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头部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25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的头部约束带,其结构包括:第一约束带为通过其两端可拆卸连接形成的可弯曲的环形结构,且该环形结构能够进行弯曲。第二约束带为两条弧形带可拆卸连接形成的半环形结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约束带的两侧,且第二约束带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约束带所在的平面。第一绑带的长度大于第二绑带,第一绑带的一端、第二绑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的连接部的两侧,且第二绑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绑带上。软质层固定在第一约束带的内侧面上以及第二约束带的内侧面上。该约束带能够固定在患者头部后,再与手术床固定,有效提高了头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头部约束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头部约束带。
技术介绍
本部分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颅脑损伤(TBI)是指头颅部,特别是脑受到外来暴力打击所造成的脑部损伤,又称脑外伤(BIorBD)或头损伤(HI),可导致意识障碍、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导致该损伤常见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失足跌倒、工伤事故和火器伤。颅脑损伤患者多存在精神症状或躁动状态,对于难以进行手术的患者,如果仅对患者四肢及躯干进行保护性约束,则头部的稳定性难以控制,这回增加穿刺难度,也会有污染术区的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医生一般采取给予适量镇静剂或全麻下完成手术,然而,给予镇静剂会增加患者呼吸暂停的危险,而全麻完成手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延长了手术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头部约束带,该约束带能够固定在患者头部后再与手术床固定,有效提高了头部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头部约束带,包括: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软质层。其中:所述第一约束带为通过其两端可拆卸连接形成的可弯曲的环形结构,且该环形结构能够进行弯曲。所述第二约束带为两条弧形带可拆卸连接形成的半环形结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约束带的两侧,且第二约束带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约束带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绑带的长度大于第二绑带,第一绑带的一端、第二绑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的连接部的两侧,且第二绑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绑带上,从而使第一约束带、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形成三角形结构,以便于更加稳固地进行头部的固定。所述软质层固定在所述第一约束带的内侧面上以及第二约束带的内侧面上,以保护患者头部,增加患者使用舒适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均为柔性塑料条带,其具有一定的刚性和良好的柔韧性,可根据患者头部大小、形状方便地调节两个约束带,从而使约束带与头部紧密贴合,提高固定的牢固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两端通过调节钮组件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钮组件包括螺栓和开设在第一约束带上且沿着第一约束带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螺孔,通过所述螺栓螺接在螺孔中将第一约束带的两端拆卸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约束带的两端通过调节钮组件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钮组件包括螺栓和开设在第二约束带上且沿着第二约束带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螺孔,通过所述螺栓螺接在螺孔中将第一约束带的两端拆卸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对第一约束带大小进行调节,使第一约束带能够紧密地固定在头部侧面。进一步地,所述两条弧形带的各自的一端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后形成第二约束带,以便于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对第二约束带大小进行调节,使第二约束带能够紧密地固定在头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包括布条、绳子等中的任意一种,通过将第一绑带的另一端捆绑在手术床的两侧,进一步稳定患者头部。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层可选为海绵层等中的任意一种,其可以增加患者头部的舒适性,减小患者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约束带能够有效地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手术床上,有效提高了头部稳定性,解决了颅脑损伤患者存在的精神症状或躁动状态导致手术风险增大的问题。而且本技术的约束带还能够调节松紧,避免约束带过松脱落、稳定效果不佳,而过紧会造成患者头部损伤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头部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约束带两端可拆卸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头部约束带的使用示意图。图中标记分别代表:1-第一约束带、2-第二约束带、3-第一绑带、4-第二绑带、5-软质层、6-调节钮组件、7-螺栓、8-螺孔、9-头顶。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解释部分:本技术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正如前文所述,为了解决颅脑损伤患者多存在精神症状或躁动状态的问题,医生一般采取给予适量镇静剂或全麻下完成手术,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头部约束带;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首先,参考附图1-5,对于所述附图示例的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头部约束带,其主要包括:第一约束带1、第二约束带2、第一绑带3、第二绑带4和软质层5;其中:所述第一约束带1、第二约束带2均为柔性塑料条带,其具有一定的刚性和良好的柔韧性,可根据患者头部大小、形状方便地调节两个约束带,从而使约束带与头部紧密贴合,提高固定的牢固性。所述第一约束带1为通过其两端可拆卸连接形成的环形结构,且该环形结构能够进行弯曲。具体地,参考图3,所述第一约束带1的两端通过调节钮组件6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钮组件6包括螺栓7和开设在第一约束带1上且沿着第一约束带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个螺孔8,通过所述螺栓7螺接在螺孔8中将第一约束带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的头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约束带,其为通过两端可拆卸连接形成的环形结构,且该环形结构能够进行弯曲;/n第二约束带,其是两条弧形带可拆卸连接形成的能够弯曲的半环形结构;/n所述半环形结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两侧,且第二约束带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约束带所在的平面;/n第一绑带;/n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长度大于第二绑带,第一绑带的一端、第二绑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的连接部的两侧,第二绑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绑带上;/n软质层,其固定在所述第一约束带的内侧面以及第二约束带的内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的头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约束带,其为通过两端可拆卸连接形成的环形结构,且该环形结构能够进行弯曲;
第二约束带,其是两条弧形带可拆卸连接形成的能够弯曲的半环形结构;
所述半环形结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两侧,且第二约束带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约束带所在的平面;
第一绑带;
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的长度大于第二绑带,第一绑带的一端、第二绑带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的连接部的两侧,第二绑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绑带上;
软质层,其固定在所述第一约束带的内侧面以及第二约束带的内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的头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局麻手术使用的头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弧形带的各自的一端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后形成第二约束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树欢张紫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