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23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包括蜂鸣报警器、显示屏、渗血传感器(70)、充气囊和微控制器,还包括表状外壳,表状外壳内设置有电池,表状外壳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计时按钮,表状外壳的中心处还设置有圆台型通孔,圆台型通孔的大端的顶部设置有盖板,圆台型通孔的小端底部设置有弹性压迫片,表状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渗血孔,圆台型通孔通过充气管与外界连通,表状外壳的外壁上连接有绑紧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通过计时方式避免患者遗忘压迫时间,并且充气袋呈近似倒锥型对创口进行压迫使得压迫效果更佳,同时创口出血后能够及时提醒患者,使用方便且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导管拔管后压迫8小时需家属按压8小时,费时费力。时间长了手容易麻,按压力度太小容易出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包括蜂鸣报警器、显示屏、渗血传感器(70)、充气囊和微控制器,蜂鸣报警器、显示屏和渗血传感器(70)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表状外壳,所述蜂鸣报警器、渗血传感器(70)和微控制器均设置在表状外壳内部,表状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池,显示屏设置在表状外壳的外侧壁上,表状外壳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计时按钮,计时按钮与微控制器电连接,表状外壳的中心处还设置有连通表状外壳上下端面的圆台型通孔,圆台型通孔的大端竖直向上并且其顶部设置有与之密封盖合的盖板,圆台型通孔的小端竖直向下并且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弹性压迫片,表状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供血液通过的渗血孔,圆台型通孔通过一根充气管与外界连通,充气管的末端与充气囊连接,表状外壳的外侧壁上连接有与大腿根部或者脖子绑紧的绑紧带,充气囊上设有气囊单向阀门,充气管(8)上设有气囊开关(18)。优选的,所有所述渗血孔沿圆台型通孔底部的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渗血传感器(70)设置在表状外壳内腔的底部并且覆盖所有渗血孔。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螺纹旋紧盖合在圆台型通孔的顶部,圆台型通孔内设置有能够充放气的充气袋,充气袋与充气管连通。优选的,所述表状外壳的底部贴合设置有一个压迫垫片,压迫垫片与大腿根部或者脖子贴合的一侧为凹弧面结构。优选的,所述绑紧带包括分别设置在表状外壳两侧的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的一端分别与表状外壳的外壁铰接,第一束紧带和第二束紧带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互相粘合的魔术贴。优选的,所述表状外壳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扬声孔。优选的,所述表状外壳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给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使用时通过绑紧带将表状外壳戴在大腿根部或者脖子上,使弹性压迫片对准大腿根部或者脖子上的创口并贴合,通过充气囊给充气袋充气,充气袋充气后膨胀,由于圆台型通孔的顶部通过盖板螺纹闭合,充气袋膨胀后只能向下挤压弹性压迫片,弹性压迫片受力发生形变从而对创口进行压迫,同时按下计时按钮,显示屏上显示时间开始计时,防止患者和家属遗忘压迫时长,在创口压迫愈合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出血,血液通过渗血孔被渗血传感器(70)检测到,渗血传感器(70)发送信号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蜂鸣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患者或者家属,所有渗血孔呈圆形分布在创口的周围,保证了能够准确的检测到创口出血,压迫垫片的凹弧面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能够能加贴合的与大腿根部或者脖子接触,保证了弹性压迫片对创口的压迫效果,圆台型通孔的设计使得充气袋充气后的下半部近似于倒锥型,从而使弹性压迫片的挤压受力点更加集中,从而对创口的压迫效果更好,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通过计时方式避免患者遗忘压迫时间,并且充气袋呈近似倒锥型对创口进行压迫使得压迫效果更佳,同时创口出血后能够及时提醒患者,使用方便且灵活。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平面剖视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控制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显示屏1,表状外壳2,计时按钮3,圆台型通孔4,盖板5,弹性压迫片6,渗血孔7,充气管8,充气囊9,充气袋10,压迫垫片11,第一束紧带12,第二束紧带13,魔术贴14,扬声孔15,充电接口16,气囊单向阀门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包括蜂鸣报警器、显示屏1、渗血传感器(70)、充气囊9和微控制器,蜂鸣报警器、显示屏1和渗血传感器(70)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表状外壳2,所述蜂鸣报警器、渗血传感器(70)和微控制器均设置在表状外壳2内部,表状外壳2内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池,显示屏1设置在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计时按钮3,计时按钮3与微控制器电连接,表状外壳2的中心处还设置有连通表状外壳2上下端面的圆台型通孔4,圆台型通孔4的大端竖直向上并且其顶部设置有与之密封盖合的盖板5,圆台型通孔4的小端竖直向下并且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弹性压迫片6,表状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供血液通过的渗血孔7,圆台型通孔4通过一根充气管8与外界连通,充气管8的末端与充气囊9连接,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连接有与大腿根部或者脖子绑紧的绑紧带,充气囊9上设有气囊单向阀门17,充气管(8)上设有气囊开关(18)。所有所述渗血孔7沿圆台型通孔4底部的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渗血传感器(70)设置在表状外壳2内腔的底部并且覆盖所有渗血孔7,表状外壳2通过绑紧带戴在大腿根部或者脖子上,弹性压迫片6与创口贴合,通过充气囊9向圆台型通孔4内充气,圆台型通孔4内的气体充满后挤压弹性压迫片6,使弹性压迫片6发生形变,从而对创口进行压迫,在创口压迫愈合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出血,血液通过渗血孔7被渗血传感器(70)检测到,渗血传感器(70)发送信号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蜂鸣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患者或者家属,所有渗血孔7呈圆形分布在创口的周围,保证了能够准确的检测到创口出血。所述盖板5通过螺纹旋紧盖合在圆台型通孔4的顶部,圆台型通孔4内设置有能够充放气的充气袋10,充气袋10与充气管8连通,还可以通过充气袋10来对弹性压迫片6进行挤压,通过充气囊9给充气袋10充气,充气袋10充气后膨胀,由于圆台型通孔4的顶部通过盖板5螺纹闭合,充气袋10膨胀后只能向下挤压弹性压迫片6,弹性压迫片6受力发生形变从而对创口进行压迫,长时间使用后旋开盖板5更换充气袋10,使用方便。所述表状外壳2的底部贴合设置有一个压迫垫片11,压迫垫片11与大腿根部或者脖子贴合的一侧为凹弧面结构,压迫垫片11和弹性压迫片6均为硅胶材质,压迫垫片11的凹弧面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能够能加贴合的与大腿根部或者脖子接触,保证了弹性压迫片6对创口的压迫效果。所述绑紧带包括分别设置在表状外壳2两侧的第一束紧带12和第二束紧带13,第一束紧带12和第二束紧带13的一端分别与表状外壳2的外壁铰接,第一束紧带12和第二束紧带1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互相粘合的魔术贴14,通过魔术贴14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大腿根部或者脖子上的创口处,使用和拆除都十分便捷。所述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扬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包括蜂鸣报警器、显示屏(1)、渗血传感器(70)、充气囊(9)和微控制器,蜂鸣报警器、显示屏(1)和渗血传感器(70)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表状外壳(2),所述蜂鸣报警器、渗血传感器(70)和微控制器均设置在表状外壳(2)内部,表状外壳(2)内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池,显示屏(1)设置在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计时按钮(3),计时按钮(3)与微控制器电连接,表状外壳(2)的中心处还设置有连通表状外壳(2)上下端面的圆台型通孔(4),圆台型通孔(4)的大端竖直向上并且其顶部设置有与之密封盖合的盖板(5),圆台型通孔(4)的小端竖直向下并且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弹性压迫片(6),表状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供血液通过的渗血孔(7),圆台型通孔(4)通过一根充气管(8)与外界连通,充气管(8)的末端与充气囊(9)连接,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连接有与大腿根部或者脖子绑紧的绑紧带,充气囊(9)上设有气囊单向阀门(17),充气管(8)上设有气囊开关(18);所有所述渗血孔(7)沿圆台型通孔(4)底部的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渗血传感器(70)设置在表状外壳(2)内腔的底部并且覆盖所有渗血孔(7);所述盖板(5)通过螺纹旋紧盖合在圆台型通孔(4)的顶部,圆台型通孔(4)内设置有能够充放气的充气袋(10),充气袋(10)与充气管(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血液透析导管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带,包括蜂鸣报警器、显示屏(1)、渗血传感器(70)、充气囊(9)和微控制器,蜂鸣报警器、显示屏(1)和渗血传感器(70)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表状外壳(2),所述蜂鸣报警器、渗血传感器(70)和微控制器均设置在表状外壳(2)内部,表状外壳(2)内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池,显示屏(1)设置在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计时按钮(3),计时按钮(3)与微控制器电连接,表状外壳(2)的中心处还设置有连通表状外壳(2)上下端面的圆台型通孔(4),圆台型通孔(4)的大端竖直向上并且其顶部设置有与之密封盖合的盖板(5),圆台型通孔(4)的小端竖直向下并且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弹性压迫片(6),表状外壳(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供血液通过的渗血孔(7),圆台型通孔(4)通过一根充气管(8)与外界连通,充气管(8)的末端与充气囊(9)连接,表状外壳(2)的外侧壁上连接有与大腿根部或者脖子绑紧的绑紧带,充气囊(9)上设有气囊单向阀门(17),充气管(8)上设有气囊开关(18);所有所述渗血孔(7)沿圆台型通孔(4)底部的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渗血传感器(70)设置在表状外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娴曹佳宁钱茜须蒙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