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505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左侧安装有充气束缚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充气束缚带套在大腿股动脉处,利用调节绳拉动使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粘面贴合,启动微型鼓风机,带动气流通过进气管进入充气层,充气层鼓起对患者大腿处贴合压紧,从而装牢固增强患者舒适度,提高了贴合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缸带动推杆推动第一齿杆移动,第一齿杆带动齿轮在连接杆的表面上转动,带动第二齿杆移动,第二齿杆带动伸缩杆推动伸缩板活动,伸缩板带动弧形压板挤压患处,缓冲弹簧被压缩;药棉块吸收患者血液,压力传感器根据患处动脉压力自我调节气伸缩,从而压迫力度自动控制,提高了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出现在肿瘤治疗中。其中,血管介入手术作为一种用于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手术治疗,由于其创伤小,操作简便,介入部位准确的特点而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血管介入手术通常需要经皮行股动脉穿刺进入动脉中,而股动脉穿刺部位伤口的常用方法是采用人工压迫,股动脉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外科手术,采集动脉血液标本、特殊检查、加压输血或心脑血管介入手术等都要实施股动脉穿刺术,但股动脉穿刺术后止血问题是所有医护人员耗时较长、消耗体力较大并且有一定技术难度的问题,在股动脉穿刺术中由于穿刺鞘管粗,动脉血压大,手术时还有抗凝剂的使用,导致穿刺口止血存在一定困难,现代临床当中动脉穿刺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项常规手段,而动脉穿刺需要的压迫时间长、压力适当等问题,如何做到有效压迫止血,降低并发症,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新问题。在ICU病房,动脉采血做血气分析等检查是常规手段,随着ECMO、IABP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完善,此类患者日渐增多,股动脉穿刺术的术后常规护理为拔除动脉鞘管后,医护人员要不换手按压穿刺部位15~20min,再以绷带交叉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8小时,以达到止血目的如果采用人工压迫则由于耗时太长会严重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压迫不当会出现血肿、肢体的缺血、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无法实时调整压迫压力,如果压迫过紧则会影响血液供应而不利于伤口愈合,如果压迫过松则起不到压迫止血作用,不利于对股动脉穿刺部位伤口修复,同时无法保证患者的舒适度,股动脉所处的位置位于大腿根部内侧,位置特殊,传统压迫器在摁压时,患者不能动,一旦稍微屈膝活动时,极易导致压迫器移位偏离或掉落,导致压迫失败,固定不够牢固,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具备压迫力度自动控制和安装牢固增强患者舒适度的优点,解决了如果压迫不当会出现血肿、肢体的缺血、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无法实时调整压迫压力,如果压迫过紧则会影响血液供应而不利于伤口愈合,如果压迫过松则起不到压迫止血作用,不利于对股动脉穿刺部位伤口修复,同时无法保证患者的舒适度,股动脉所处的位置位于大腿根部内侧,位置特殊,传统压迫器在摁压时,患者不能动,一旦稍微屈膝活动时,极易导致压迫器移位偏离或掉落,导致压迫失败,固定不够牢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左侧安装有充气束缚带,所述充气束缚带的另一端安装有调节绳,所述控制盒的右侧栓接有卡扣,所述调节绳的一端贯穿调节绳并栓接有粘贴条,所述充气束缚带的表面安装有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束缚带的内壁内嵌有充气层,所述控制盒内壁的底部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前端栓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一齿杆,两个所述第一齿杆的前端均栓接有第一滑杆,所述控制盒内壁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一固定环,且第一固定环的内部与第一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盒内壁的底部与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齿轮,且第一齿杆远离推杆的一侧与齿轮的一侧相啮合,所述齿轮远离第一齿杆的一端啮合有第二齿杆,所述第二齿杆的后端栓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后端栓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背面设置有弧形压板,所述弧形压板的背面滑动连接有药棉块,所述药棉块的内部安装有灭菌层,所述灭菌层的背面安装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背面安装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背面安装有抑菌层,所述控制盒的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盒的正面内嵌有调节板,且调节板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微型鼓风机,所述微型鼓风机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且进气管远离微型鼓风机的一端安装在充气束缚带的表面。优选的,所述微型鼓风机的型号为HTB100-505多段式鼓风机。优选的,所述充气层采用高弹性亲肤无菌硅胶材质。优选的,所述粘贴条的背面安装有魔术贴勾面,所述充气束缚带的表面安装有魔术贴粘面,且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粘面卡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杆的前端栓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前端栓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环,且第二固定环底部栓接在控制盒内壁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的前端栓接有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滑杆的前端栓接有第二限位块。优选的,所述伸缩板背面的两侧均内嵌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后端安装在弧形压板的正面。优选的,所述弧形压板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背面滑动连接有凸条,且凸条与凹槽均采用“T”字型。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稳定环,且稳定环的底部栓接在控制盒内壁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充气束缚带套在大腿股动脉处,利用调节绳拉动使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粘面贴合,启动微型鼓风机,带动气流通过进气管进入充气层,充气层鼓起对患者大腿处贴合压紧,从而装牢固增强患者舒适度,提高了贴合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气缸带动推杆推动第一齿杆移动,第一齿杆带动齿轮在连接杆的表面上转动,带动第二齿杆移动,第二齿杆带动伸缩杆推动伸缩板活动,伸缩板带动弧形压板挤压患处,缓冲弹簧被压缩;药棉块吸收患者血液,压力传感器根据患处动脉压力自我调节气伸缩,从而压迫力度自动控制,提高了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盒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弧形压板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4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立体图。图中:1、控制盒;2、充气束缚带;3、调节绳;4、卡扣;5、粘贴条;6、充气机构;61、微型鼓风机;62、进气管;7、充气层;8、气缸;9、推杆;10、第一齿杆;11、第一滑杆;12、第一固定环;13、连接杆;14、齿轮;15、第二齿杆;16、伸缩杆;17、伸缩板;18、弧形压板;19、药棉块;20、灭菌层;21、透气层;22、吸附层;23、抑菌层;24、压力传感器;25、调节板;26、控制开关;27、魔术贴勾面;28、魔术贴粘面;29、第二滑杆;30、第二限位块;31、第二固定环;32、第一限位块;33、缓冲弹簧;34、凹槽;35、凸条;36、稳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包括控制盒1,控制盒1的左侧安装有充气束缚带2,充气束缚带2的另一端安装有调节绳3,控制盒1的右侧栓接有卡扣4,调节绳3的一端贯穿调节绳3并栓接有粘贴条5,充气束缚带2的表面安装有充气机构6,充气束缚带2的内壁内嵌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包括控制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的左侧安装有充气束缚带(2),所述充气束缚带(2)的另一端安装有调节绳(3),所述控制盒(1)的右侧栓接有卡扣(4),所述调节绳(3)的一端贯穿调节绳(3)并栓接有粘贴条(5),所述充气束缚带(2)的表面安装有充气机构(6),所述充气束缚带(2)的内壁内嵌有充气层(7),所述控制盒(1)内壁的底部栓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前端栓接有推杆(9),所述推杆(9)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一齿杆(10),两个所述第一齿杆(10)的前端均栓接有第一滑杆(11),所述控制盒(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一固定环(12),且第一固定环(12)的内部与第一滑杆(11)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盒(1)内壁的底部与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3),两个所述连接杆(1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齿轮(14),且第一齿杆(10)远离推杆(9)的一侧与齿轮(14)的一侧相啮合,所述齿轮(14)远离第一齿杆(10)的一端啮合有第二齿杆(15),所述第二齿杆(15)的后端栓接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的后端栓接有伸缩板(17),所述伸缩板(17)的背面设置有弧形压板(18),所述弧形压板(18)的背面滑动连接有药棉块(19),所述药棉块(19)的内部安装有灭菌层(20),所述灭菌层(20)的背面安装有透气层(21),所述透气层(21)的背面安装有吸附层(22),所述吸附层(22)的背面安装有抑菌层(23),所述控制盒(1)的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4),所述控制盒(1)的正面内嵌有调节板(25),且调节板(25)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26)。/n...

【技术特征摘要】
1.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包括控制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的左侧安装有充气束缚带(2),所述充气束缚带(2)的另一端安装有调节绳(3),所述控制盒(1)的右侧栓接有卡扣(4),所述调节绳(3)的一端贯穿调节绳(3)并栓接有粘贴条(5),所述充气束缚带(2)的表面安装有充气机构(6),所述充气束缚带(2)的内壁内嵌有充气层(7),所述控制盒(1)内壁的底部栓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前端栓接有推杆(9),所述推杆(9)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一齿杆(10),两个所述第一齿杆(10)的前端均栓接有第一滑杆(11),所述控制盒(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第一固定环(12),且第一固定环(12)的内部与第一滑杆(11)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盒(1)内壁的底部与顶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3),两个所述连接杆(1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齿轮(14),且第一齿杆(10)远离推杆(9)的一侧与齿轮(14)的一侧相啮合,所述齿轮(14)远离第一齿杆(10)的一端啮合有第二齿杆(15),所述第二齿杆(15)的后端栓接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的后端栓接有伸缩板(17),所述伸缩板(17)的背面设置有弧形压板(18),所述弧形压板(18)的背面滑动连接有药棉块(19),所述药棉块(19)的内部安装有灭菌层(20),所述灭菌层(20)的背面安装有透气层(21),所述透气层(21)的背面安装有吸附层(22),所述吸附层(22)的背面安装有抑菌层(23),所述控制盒(1)的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4),所述控制盒(1)的正面内嵌有调节板(25),且调节板(25)的右侧设置有控制开关(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动脉气动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6)包括微型鼓风机(61),所述微型鼓风机(61)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62),且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娜毛玉兰蔡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