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10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辅助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包括底盘,底盘顶部外表面与U型架一底部固定连接,U型架一内壁通过轴承与伸缩外管二一端转动连接,伸缩外管二另一端与伸缩内杆二一端插接,伸缩内杆二另一端与操作板底部外表面卡接,操作板一侧通过合页与盖板一侧转动连接。该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通过U型架二在底盘底部开有的T型槽前后滑动,每组两个支撑杆通过中部的轴承转动使其折叠,按下限位球一使伸缩内杆三、伸缩内杆二收回,可使盖板、操作板通过合页折叠,实现了装置的折叠,方便携带,解决的传统绘图架体积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
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探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
技术介绍
地质勘探使利用多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察、探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野外地质勘探对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貌等地质情况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发现矿床、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后续的开采利用提供地质资料。在野外进行地质勘探中,常常需要进行临时绘图,便于及时记录野外勘探地质获得的相关信息,是进行后续的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现有的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作用单一,不利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绘图,且无法应对野外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严重影响绘图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具备可折叠便于携带,可存放图纸和小型勘探工具,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提供辅助照明功能,有效的提升绘图的效率,且在野外面对突如其来的雨可有效地防止雨水打湿图纸等优点,解决了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作用单一,不利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绘图,且无法应对野外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严重影响绘图的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可折叠便于携带,可存放图纸和小型勘探工具,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提供辅助照明功能,有效的提升绘图的效率,且在野外面对突如其来的雨可有效地防止雨水打湿图纸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底盘顶部外表面与U型架一底部固定连接,U型架一内壁通过轴承与伸缩外管二一端转动连接,伸缩外管二另一端与伸缩内杆二一端插接,伸缩内杆二另一端与操作板底部外表面卡接,操作板一侧通过合页与盖板一侧转动连接,盖板底部外表面与伸缩内杆三一端卡接,伸缩内杆三另一端与伸缩外管三一端插接,伸缩外管三另一端通过轴承与U型架三内壁转动连接,U型架三底部与操作板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操作板另一侧通过合页与底盘一侧转动连接。底盘底部通过开有的T型槽与U型架二顶部滑动连接,U型架二内壁通过轴承与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伸缩外管一一端转动连接,伸缩外管一另一端与伸缩内杆一一端插接。优选的,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两个为一组,两组支撑杆为对称设置,每组两个支撑杆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四个支撑杆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U型架二内壁转动连接。优选的,伸缩外管一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伸缩外管一两个为一组,两组伸缩外管一为对称设置,两个伸缩外管一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四个伸缩外管一一端均开有限位孔。优选的,伸缩内杆三、伸缩内杆一、伸缩内杆二一端均设置有同规格限位球一,且限位球一与限位孔直径一致。优选的,底盘顶部开有放置槽,底盘顶部开有放置槽,且底盘开有的放置槽内壁与蓄电池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盖板正面与背带两端固定连接,且盖板背面固定设置有照明灯。优选的,U型架二的数量为四个,四个U型架二顶部分别与底盘底部开有的T型槽滑动连接,且四个U型架二内壁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通过U型架二在底盘底部开有的T型槽前后滑动,每组两个支撑杆通过中部的轴承转动使其折叠,按下限位球一使伸缩内杆三、伸缩内杆二收回,可使盖板、操作板通过合页折叠,实现了装置的折叠,方便携带,解决的传统绘图架体积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2、该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可根据地面的平整度调节四个伸缩内杆一的高度,达到了适应各种野外地形,结构简单,使用完毕后可进行折叠收起,携带方便,开有的放置槽可将绘制过的图纸直接放置其中,避免了来回拿放图纸造成图纸的损坏或丢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后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仰视示意图。图中:1伸缩内杆一、2伸缩外管一、3限位球一、4支撑杆、5U型架二、6伸缩内杆二、7U型架三、8底盘、9U型架一、10伸缩外管二、11操作板、12盖板、13背带、14伸缩内杆三、15蓄电池、16伸缩外管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包括底盘8,底盘8顶部开有放置槽,且底盘8开有的放置槽内壁与蓄电池15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蓄电池15的设置可为照明灯供电,使在野外光线不足情况下可以正常工作,提高绘图精度,也可在紧急情况下在野外提供电源,底盘8顶部外表面与U型架一9底部固定连接,U型架一9内壁通过轴承与伸缩外管二10一端转动连接,伸缩外管二10另一端与伸缩内杆二6一端插接,伸缩内杆二6另一端与操作板11底部外表面卡接,操作板11一侧通过合页与盖板12一侧转动连接,盖板12的设置可在下雨时遮挡住操作板11,防止雨水将图纸打湿,盖板12正面与背带13两端固定连接,背带13的设置可让使用者将绘图架背在身上,使其携带方便,可以空出双手做别的事情,且盖板12背面固定设置有照明灯。盖板12底部外表面与伸缩内杆三14一端卡接,伸缩内杆三14、伸缩内杆一1、伸缩内杆二6一端均设置有同规格限位球一3,限位球一3的设置可使伸缩内杆一1、伸缩内杆二6、伸缩内杆三14固定或调节适合的高度,且限位球一3与限位孔直径一致。按下限位球一使伸缩内杆三、伸缩内杆二收回,可使盖板、操作板通过合页折叠,伸缩内杆三14另一端与伸缩外管三16一端插接,伸缩外管三16另一端通过轴承与U型架三7内壁转动连接,U型架三7底部与操作板11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操作板11另一侧通过合页与底盘8一侧转动连接。底盘8底部通过开有的T型槽与U型架二5顶部滑动连接,通过U型架二在底盘底部开有的T型槽前后滑动,每组两个支撑杆通过中部的轴承转动使其折叠,U型架二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U型架二5顶部分别与底盘8底部开有的T型槽滑动连接,且四个U型架二5内壁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杆4一端转动连接。U型架二5内壁通过轴承与支撑杆4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4两个为一组,两组支撑杆4为对称设置,每组两个支撑杆4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四个支撑杆4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U型架二5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杆4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伸缩外管一2一端转动连接,伸缩外管一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伸缩外管一2两个为一组,两组伸缩外管一2为对称设置,两个伸缩外管一2中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四个伸缩外管一2一端均开有限位孔。伸缩外管一2另一端与伸缩内杆一1一端插接,四个伸缩内杆一1可通过按下限位球一3根据野外地面的平整度调节不同的高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包括底盘(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8)顶部外表面与U型架一(9)底部固定连接,U型架一(9)内壁通过轴承与伸缩外管二(10)一端转动连接,伸缩外管二(10)另一端与伸缩内杆二(6)一端插接,伸缩内杆二(6)另一端与操作板(11)底部外表面卡接,操作板(11)一侧通过合页与盖板(12)一侧转动连接,盖板(12)底部外表面与伸缩内杆三(14)一端卡接,伸缩内杆三(14)另一端与伸缩外管三(16)一端插接,伸缩外管三(16)另一端通过轴承与U型架三(7)内壁转动连接,U型架三(7)底部与操作板(11)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操作板(11)另一侧通过合页与底盘(8)一侧转动连接;/n底盘(8)底部通过开有的T型槽与U型架二(5)顶部滑动连接,U型架二(5)内壁通过轴承与支撑杆(4)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4)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伸缩外管一(2)一端转动连接,伸缩外管一(2)另一端与伸缩内杆一(1)一端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包括底盘(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8)顶部外表面与U型架一(9)底部固定连接,U型架一(9)内壁通过轴承与伸缩外管二(10)一端转动连接,伸缩外管二(10)另一端与伸缩内杆二(6)一端插接,伸缩内杆二(6)另一端与操作板(11)底部外表面卡接,操作板(11)一侧通过合页与盖板(12)一侧转动连接,盖板(12)底部外表面与伸缩内杆三(14)一端卡接,伸缩内杆三(14)另一端与伸缩外管三(16)一端插接,伸缩外管三(16)另一端通过轴承与U型架三(7)内壁转动连接,U型架三(7)底部与操作板(11)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操作板(11)另一侧通过合页与底盘(8)一侧转动连接;
底盘(8)底部通过开有的T型槽与U型架二(5)顶部滑动连接,U型架二(5)内壁通过轴承与支撑杆(4)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4)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伸缩外管一(2)一端转动连接,伸缩外管一(2)另一端与伸缩内杆一(1)一端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地质勘探绘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4)两个为一组,两组支撑杆(4)为对称设置,每组两个支撑杆(4)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四个支撑杆(4)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葛孚刚付俊东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