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98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底部固定连接在四个防滑地脚上;平面创作装置,平面创作装置滑动连接在支撑装置上;底稿移动装置,底稿移动装置固定嵌装在平面创作装置内部;一体切换装置,一体切换装置设有两组,且两组一体切换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平面创作装置两侧;建模工作平台,建模工作平台滑动连接在支撑装置上;建模清理装置,建模清理装置固定连接在建模工作平台的侧面,设置了平面创作装置,采用了带有两个底稿护板,可以更好的保护设计稿纸,同时配合设置的底稿移动装置,通过底稿收卷辊对长卷的稿纸进行收卷可以更好的收紧稿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艺术设计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
技术介绍
平面设计是一种沟通的手段。它指所有通过铅印图像传递信息的艺术作品和创造作品的过程。在可视化交流中,它不可或缺。它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一切可用来做平面设计的材料,所谓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换句话说,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整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这其中也包括建模设计,那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一款好的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申请号:CN201910304687.0中涉及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属于艺术设计领域。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包括创作台主体,平面设计台、建模设计台以及建模组件收纳盒;通过在创作台主体顶面设置可以活动分开的平面设计台,利用闭合的平面设计台使得艺术设计者可以在其表面绘制或设计平面艺术品。当打开平面设计台后,位于创作台主体内部的建模设计台升出,与此同时位于建模设计台两侧的建模组件收纳盒跟随升出,便于建模设计者通过建模组件收纳盒内的建模组件在建模设计台上构造立体艺术品,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有效利用创作台主体的内部空间,使得该创作台不仅可以满足艺术设计者的平面需求还可以提供建模所需的工作环境。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未设置双向切换结构,切换时会破坏建模平台上的模型,无法同时满足设计师对平面与建模平台的需求,设计师无法直观的观察建模模型;未设置快捷切换装置,依靠双手,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建模污渍易污染平面稿纸,未设置建模通风清理装置,影响台面整洁,未设置平面稿纸移动装置,无法对稿纸进行保护收集,极易破损丢失的同时纸张无法收紧压平,影响平面创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以解决现有的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未设置双向切换结构,切换时会破坏建模平台上的模型,无法同时满足设计师对平面与建模平台的需求,设计师无法直观的观察建模模型;未设置快捷切换装置,依靠双手,降低工作效率的同时建模污渍易污染平面稿纸,未设置建模通风清理装置,影响台面整洁,未设置平面稿纸移动装置,无法对稿纸进行保护收集,极易破损丢失的同时纸张无法收紧压平,影响平面创作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底部固定连接在四个防滑地脚上;平面创作装置,平面创作装置滑动连接在支撑装置上;底稿移动装置,底稿移动装置固定嵌装在平面创作装置内部;一体切换装置,一体切换装置设有两组,且两组一体切换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平面创作装置两侧;建模工作平台,建模工作平台滑动连接在支撑装置上;建模清理装置,建模清理装置固定连接在建模工作平台的侧面;切换驱动装置,切换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支撑装置的底部;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有两个,且两个定位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装置底部前后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切换驱动装置还包括:平面切换斜块,平面切换斜块为底部斜面结构,且平面切换斜块固定连接在平面创作平台的底部;切换稳定轴,切换稳定轴设有两个,且两个切换稳定轴分别固定连接在平面切换斜块的内部;斜面推进块,斜面推进块顶部为斜面结构,斜面推进块固定连接在切换推进杆上;稳定轴套,稳定轴套设有两个,且两个稳定轴套分别滑动套装在两个切换稳定轴上;两个稳定轴套底部固定连接在斜面推进块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支架主体,支撑支架主体底部固定连接在四个防滑地脚上;支撑支架主体底部设有一个稳定底板;平面滑动槽,平面滑动槽设有两个,且两个平面滑动槽分别固定开设在支撑支架主体的内侧;建模滑动槽,建模滑动槽设有两组,且两组建模滑动槽分别固定开设在支撑支架主体的两部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底稿移动装置包括:底稿驱动旋钮,底稿驱动旋钮固定套装在底稿驱动螺纹杆上,且底稿驱动旋钮中部设有齿轮;底稿驱动旋钮的顶部穿过平面创作平台;底稿驱动螺纹杆,底稿驱动螺纹杆两侧通过轴承旋转轴接在平面创作平台上;辊轴从动齿轮,辊轴从动齿轮设有两个,且两个辊轴从动齿轮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底稿收卷辊上;两个辊轴从动齿轮分别啮合于底稿驱动螺纹杆的两侧;底稿收卷辊,底稿收卷辊设有两个,且两个底稿收卷辊分别旋转轴接在平面创作平台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球头定位销,球头定位销设有两个,且两个球头定位销滑动连接在定位支架上;球头定位销外侧套装有拉簧,拉簧固定连接在定位支架与球头定位销尾部之间;定位支架,定位支架设有两个,且两个定位支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支架主体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平面创作装置包括:平面创作平台,平面创作平台固定连接在两个创作平台滑动条之间,且平面创作平台两侧设有底稿安装槽;平面创作平台的后侧顶部设有螺纹杆安装槽;创作平台滑动条,创作平台滑动条设有两个,且两个创作平台滑动条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平面滑动槽上;底稿护板,底稿护板设有两个,且两个底稿护板上均设有底稿抽拉孔;两个底稿护板分别固定嵌装在平面创作平台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建模工作平台包括:建模平台,建模平台固定连接在两个建模平台滑块上,且建模平台的顶部设有“回”字形废料槽;建模平台顶部设有圆形开槽;建模平台的底部设有齿条安装槽;旋转建模盘,旋转建模盘底部设有转轴,且旋转建模盘通过转轴旋转轴接在建模平台上;旋转建模盘顶部与建模平台平齐;底稿驱动齿条,底稿驱动齿条固定连接在建模平台底部,且底稿驱动齿条啮合于底稿驱动旋钮;建模平台滑块,建模平台滑块设有两组,且两组建模平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建模滑动槽上。进一步的,所述切换驱动装置包括:切换脚踏支架,切换脚踏支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支架主体的底部;切换脚踏滑槽,切换脚踏滑槽滑动连接在切换脚踏支架上,且切换脚踏支架后侧设有脚踏;切换杠杆,切换杠杆固定连接在切换脚踏滑槽前侧,且切换杠杆首端设有连接轴;切换推进杆,切换推进杆底部旋转轴接在切换杠杆上,且切换推进杆滑动套装在推进杆套上;推进杆套,固定连接在支撑支架主体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建模清理装置包括:建模清理风箱,建模清理风箱固定连接在建模平台的顶部侧面;建模清理风箱上设有一条出风口;清理叶片,清理叶片旋转轴接在建模清理风箱内部,且清理叶片背部穿过建模清理风箱并固定连接有叶片齿轮;加速连接齿轮,加速连接齿轮旋转轴接在建模平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n所述支撑装置(1),支撑装置(1)底部固定连接在四个防滑地脚(9)上;/n平面创作装置(2),平面创作装置(2)滑动连接在支撑装置(1)上;/n底稿移动装置(3),底稿移动装置(3)固定嵌装在平面创作装置(2)内部;/n一体切换装置(4),一体切换装置(4)设有两组,且两组一体切换装置(4)分别固定连接在平面创作装置(2)两侧;/n建模工作平台(5),建模工作平台(5)滑动连接在支撑装置(1)上;/n建模清理装置(6),建模清理装置(6)固定连接在建模工作平台(5)的侧面;/n切换驱动装置(7),切换驱动装置(7)固定连接在支撑装置(1)的底部;/n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设有两个,且两个定位装置(8)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装置(1)底部前后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
所述支撑装置(1),支撑装置(1)底部固定连接在四个防滑地脚(9)上;
平面创作装置(2),平面创作装置(2)滑动连接在支撑装置(1)上;
底稿移动装置(3),底稿移动装置(3)固定嵌装在平面创作装置(2)内部;
一体切换装置(4),一体切换装置(4)设有两组,且两组一体切换装置(4)分别固定连接在平面创作装置(2)两侧;
建模工作平台(5),建模工作平台(5)滑动连接在支撑装置(1)上;
建模清理装置(6),建模清理装置(6)固定连接在建模工作平台(5)的侧面;
切换驱动装置(7),切换驱动装置(7)固定连接在支撑装置(1)的底部;
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设有两个,且两个定位装置(8)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装置(1)底部前后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
支撑支架主体(101),支撑支架主体(101)底部固定连接在四个防滑地脚(9)上;支撑支架主体(101)底部设有一个稳定底板;
平面滑动槽(102),平面滑动槽(102)设有两个,且两个平面滑动槽(102)分别固定开设在支撑支架主体(101)的内侧;
建模滑动槽(103),建模滑动槽(103)设有两组,且两组建模滑动槽(103)分别固定开设在支撑支架主体(101)的两部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创作装置(2)包括:
平面创作平台(201),平面创作平台(201)固定连接在两个创作平台滑动条(202)之间,且平面创作平台(201)两侧设有底稿安装槽;平面创作平台(201)的后侧顶部设有螺纹杆安装槽;
创作平台滑动条(202),创作平台滑动条(202)设有两个,且两个创作平台滑动条(202)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平面滑动槽(102)上;
底稿护板(203),底稿护板(203)设有两个,且两个底稿护板(203)上均设有底稿抽拉孔;两个底稿护板(203)分别固定嵌装在平面创作平台(201)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稿移动装置(3)包括:
底稿驱动旋钮(301),底稿驱动旋钮(301)固定套装在底稿驱动螺纹杆(302)上,且底稿驱动旋钮(301)中部设有齿轮;底稿驱动旋钮(301)的顶部穿过平面创作平台(201);
底稿驱动螺纹杆(302),底稿驱动螺纹杆(302)两侧通过轴承旋转轴接在平面创作平台(201)上;
辊轴从动齿轮(303),辊轴从动齿轮(303)设有两个,且两个辊轴从动齿轮(30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底稿收卷辊(303)上;两个辊轴从动齿轮(303)分别啮合于底稿驱动螺纹杆(302)的两侧;
底稿收卷辊(304),底稿收卷辊(304)设有两个,且两个底稿收卷辊(304)分别旋转轴接在平面创作平台(201)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平面和建模为一体的艺术设计创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切换装置(4)包括:
换向齿轮(401),换向齿轮(401)设有两个,且两个换向齿轮(401)分别旋转轴接在支撑支架主体(101)内侧;
平面创作齿条(402),平面创作齿条(402)设有两个,且两个平面创作齿条(402)分别固定连接在平面创作平台(201)的两侧;两个平面创作齿条(402)分别啮合于两个换向齿轮(401)。
建模齿条(403),建模齿条(403)设有两个,且两个建模齿条(403)分别固定连接在建模工作平台(5)的两侧。两个建模齿条(403)分别啮合于两个换向齿轮(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丽白晓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