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751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电机主体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外表面左侧过盈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线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子永磁极。该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设置有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铁芯,铁芯采用分段式,只需将两段铁芯中的一段进行翻转就可实现错极,生产效率高,可以一套模具实现多段(大于2段)转子错极电机错极转子,减小电机设计阶段的难度,增加电机错极转子铁芯的分段数量更好的降低谐波,减少齿槽转矩,提高电机性能,同时能减少模具投入成本,降低现场转子铁芯物料现场管理难度,减少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
本技术涉及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具体为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
技术介绍
电气伺服技术应用最广,主要原因是控制方便,灵活,容易获得驱动能源,没有公害污染,维护也比较容易,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它为电气伺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现在的永磁同步电机,为了降低谐波、减少齿槽转矩,一般都采用定子斜槽或转子错极,对于定子斜槽后,会造成嵌线困难,并且不能采用自动嵌线机,生产效率低,在转子上安装永磁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成形永久磁铁装在转子表面,即所谓外装式;另一种是将形成永久磁铁埋入转子里面,即所谓内装式,永久磁铁的形状可分为扇形和矩形两种。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0053353.1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错极转子结构包括电机磁钢、电机转子铁芯和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圆周表面分别形成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截面的中心线和第二凹槽的截面的中心线呈180°夹角,电机转子铁芯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包括电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1)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2),所述电机转轴(2)的外表面左侧过盈连接有轴承(3),所述轴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子铁芯(4),所述第一定子铁芯(4)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定子铁芯(5),所述第二定子铁芯(5)的内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子绕组线圈(6),所述定子绕组线圈(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子永磁极(7),所述转子永磁极(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子磁轭(8),所述转子磁轭(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子铁芯(9),所述子铁芯(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键槽(10),所述子铁芯(9)的中部开设有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包括电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1)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转轴(2),所述电机转轴(2)的外表面左侧过盈连接有轴承(3),所述轴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子铁芯(4),所述第一定子铁芯(4)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定子铁芯(5),所述第二定子铁芯(5)的内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子绕组线圈(6),所述定子绕组线圈(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子永磁极(7),所述转子永磁极(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子磁轭(8),所述转子磁轭(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子铁芯(9),所述子铁芯(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键槽(10),所述子铁芯(9)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孔(11),所述子铁芯(9)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键槽(12),所述电机转轴(2)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定位键槽(13),所述电机转轴(2)的底部开设有第四定位键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错极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铁芯(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铁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