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70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本体,变电站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底架,底架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变电站本体的左侧位置设置有水冷机构,水冷机构包括集水箱,集水箱超过四分之三的箱体嵌设于地下,且集水箱内部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通有循环管,循环管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与集水箱的内部相连通,集水箱的顶壁上铰接有箱盖,箱盖上固定有与集水箱内部相连通的收集管,收集管的顶端连通有收集斗,收集斗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水冷机构,收集雨水对变电站进行高效降温,节约了资源,也提高了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由于大部分的箱式变电站为了方便运转,多是安装在户外,在天气较为炎热的环境下,加上变电站内部器件的运行,仅靠变电站自身的隔热性能无法有效消除高温对变电站内部器件的影响,长时间后,会缩短变电站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本体,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底架,所述底架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左侧位置设置有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超过四分之三的箱体嵌设于地下,且所述集水箱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箱的内部相连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箱内部相连通的位置位于集水箱内部的上方,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集水箱的底端内壁上,且所述循环管整体为蛇形弯曲设置且呈半管状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底部穿过所述底架的顶壁,且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底壁与所述底架的底端内壁平齐,且所述循环管固定于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底壁上并与变电站本体的底壁相连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固定有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所述进水端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端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且所述进水端口与出水端口位于同一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且所述变电站本体的底壁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地面紧密固定,且所述变电站本体的顶壁上固定有导水顶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箱的顶壁上铰接有箱盖,箱盖上固定有与所述集水箱内部相连通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顶端连通有收集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斗内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底壁中间位置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二过滤网,且所述第一过滤网上固定有多个挂钩,所述挂钩勾在所述收集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水冷机构,可以有效降低箱式变电站内部的温度,同时可以收集雨水作为水冷循环的媒介,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雨水的利用度,解决了在天气较为炎热的环境下,加上变电站内部器件的运行,仅靠变电站自身的隔热性能无法有效消除高温对变电站内部器件的影响,长时间后,会缩短变电站的使用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循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过滤结构的前视图。图中:变电站本体1、导水顶板11、底架2、通风孔21、支撑柱22、水冷机构3、集水箱31、水泵32、出水管321、循环管33、进水端口331、出水端口332、排水管34、收集管35、收集斗351、第一过滤网36、挂钩361、连接杆362、第二过滤网36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本体1,变电站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架2,底架2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变电站本体1的左侧位置设置有水冷机构3,水冷机构3包括集水箱31,集水箱31超过四分之三的箱体嵌设于地下,且集水箱31内部安装有水泵32,水泵32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管321,出水管321远离水泵32的一端连通有循环管33,循环管33远离出水管321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管34,排水管34与集水箱31的内部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排水管34与集水箱31内部相连通的位置位于集水箱31内部的上方,水泵32安装于集水箱31的底端内壁上,且循环管33整体为蛇形弯曲设置且呈半管状态,同时,变电站本体1的底部穿过底架2的顶壁,且变电站本体1的底壁与底架2的底端内壁平齐,且循环管33固定于变电站本体1的底壁上并与变电站本体1的底壁相连通;保证了水在循环冷却的过程中,可以重新排入集水箱31内,同时蛇状和半管的设置,增加了水与变电站本体1的接触面积,确保了水冷的效果达到最佳。进一步的,循环管33的两端固定有进水端口331与出水端口332,进水端口331与出水管321相连通,出水端口332与排水管34相连通,且进水端口331与出水端口332位于同一侧;确保了循环管33能够快速安装于集水箱31上。本实施例中,底架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21,且变电站本体1的底壁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柱22,支撑柱22的底端与地面紧密固定,且变电站本体1的顶壁上固定有导水顶板11;通风孔31可以辅助水冷机构,进一步增强降温效果,同时支撑柱22用于加固变电站本体1。进一步的,集水箱31的顶壁上铰接有箱盖,箱盖上固定有与集水箱31内部相连通的收集管35,收集管35的顶端连通有收集斗351;利用收集管35和收集斗351,平时可以收集雨水,利用雨水进行降温,节省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对雨水的利用程度。进一步的,收集斗351内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网36,第一过滤网36的底壁中间位置固定有连接杆362,连接杆362的底端固定有第二过滤网363,且第一过滤网36上固定有多个挂钩361,挂钩361勾在收集斗351上;过滤机构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其中,第一过滤网36的网孔大于第二过滤网363的网孔,提高了过滤效果,保证了在水冷循环的过程中,不会含有太多杂质导致水泵出现损坏,同时,挂钩361和连接柱362,使得整个过滤机构更换清理时更加的便捷。值得说明的是,变电站本体1的底壁为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材料制成,使得整个变电站本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可以大量汇聚于底壁上,随后通过水冷机构,可以快速进行降温。需要补充的是,本技术的变电站本体1整体密封性较高,可以有效防止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架(2),所述底架(2)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变电站本体(1)的左侧位置设置有水冷机构(3),所述水冷机构(3)包括集水箱(31),所述集水箱(31)超过四分之三的箱体嵌设于地下,且所述集水箱(31)内部安装有水泵(32),所述水泵(32)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管(321),所述出水管(321)远离所述水泵(32)的一端连通有循环管(33),所述循环管(33)远离所述出水管(321)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管(34),所述排水管(34)与所述集水箱(31)的内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架(2),所述底架(2)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变电站本体(1)的左侧位置设置有水冷机构(3),所述水冷机构(3)包括集水箱(31),所述集水箱(31)超过四分之三的箱体嵌设于地下,且所述集水箱(31)内部安装有水泵(32),所述水泵(32)的出水端连通有出水管(321),所述出水管(321)远离所述水泵(32)的一端连通有循环管(33),所述循环管(33)远离所述出水管(321)的一端连通有排水管(34),所述排水管(34)与所述集水箱(31)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4)与所述集水箱(31)内部相连通的位置位于集水箱(31)内部的上方,所述水泵(32)安装于所述集水箱(31)的底端内壁上,且所述循环管(33)整体为蛇形弯曲设置且呈半管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本体(1)的底部穿过所述底架(2)的顶壁,且所述变电站本体(1)的底壁与所述底架(2)的底端内壁平齐,且所述循环管(33)固定于所述变电站本体(1)的底壁上并与变电站本体(1)的底壁相连通。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华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