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38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装置,它包括养殖盆,所述养殖盆内设置有多排试验组合杯,每排试验组合杯由多个试验杯组合而成,所述试验杯的杯底和杯壁上均间隔开设有通孔;所述养殖盆上部套有白色的塑料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毒性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田间防治技术也由最初的人工除草捉虫逐渐机械化。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酰胺类、新烟碱类等各种类型的化学药剂在田间的施用,电动喷雾器、无人机施药方式的引进,提高了田间防治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但是,也给野外田间的环境带来了污染。农药喷洒时的漂移以及田间水体的联通使得更多的农药进入了自然水体,导致水生生物在化学药剂的暴露下,其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目前江汉平原大规模进行的“稻虾共作”种养结合的模式为研究背景开展试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又简称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中南部和墨西哥东北部。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刺蛄科。二战期间经日本引入中国南京,经几十年的扩散,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淡水经济虾类。小龙虾具有领地意识强、生性好斗、食性杂、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在研究农药对小龙虾的致死效果时,其自相残杀的习性会影响农药对小龙虾的致死率的统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装置,该方法参照GB/T31270.21-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第21部分:大型甲壳类生物毒性试验)来设计,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易重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一种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装置,它包括养殖盆,所述养殖盆内设置有多排试验组合杯,每排试验组合杯由多个试验杯组合而成,所述试验杯的杯底和杯壁上均间隔开设有通孔;所述养殖盆上部套有白色透明的塑料袋。进一步地,所述试验杯的杯壁上周向方向竖直设置有多排通孔;每排通孔由3~5个组成;所述试验杯的杯底设置有3~6个通孔。再进一步地,所述通孔间距为0.5~2cm;通孔孔径为0.2~0.8cm。再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盆为底面小顶口大且截面为梯形的盆子,其为透明塑料盆;所述试验杯为底面小顶口大的透明塑料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装置中,养殖盆上套有白色塑料袋的目的在于循环利用时,可以有效的避免上一批试验造成的药剂残留的影响。而且,本技术采用的是加厚的塑料袋,可以避免试验期间产生破洞漏液现象;2)本技术装置省时省力,便于试验过后药液以及小龙虾的处理,免去了刷盒子的时间和人力;3)本技术装置中,透明的养殖盆与试验杯利于观察小龙虾在药剂处理下的反应;4)本技术采用一次性试验杯可以隔离小龙虾之间的接触,有效的避免自相残杀对死亡率的影响,此外,打孔保证所有的小龙虾所处的环境是一致的;5)使用本技术的装置,一个批次的实验结束后,塑料袋以及一次性试验杯就要丢弃,养殖盆清洗干净晾干以备下次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成本低,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养殖盆的示意图;图3为试验杯的细节图;图4为装有小龙虾的示意图图中,养殖盆1、试验组合杯2、试验杯2.1、通孔2.11、塑料袋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3所示的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装置,它包括养殖盆1,养殖盆1内设置有多排试验组合杯2,每排试验组合杯2由多个试验杯2.1组合而成,试验杯2.1的杯底和杯壁上均间隔开设有通孔2.11;养殖盆1上部套有白色透明的塑料袋3。试验杯2.1的杯壁上周向方向竖直设置有4排通孔2.11;每排通孔2.11由3个组成;试验杯2.1的杯底设置有4个通孔2.11。通孔2.11间距为1cm;通孔2.11孔径为0.5cm。上述养殖盆1为透明塑料盆,其底面为36*26cm,顶口为40*30*cm,高为15cm;塑料袋3规格:65*97cm,双面8丝加厚,试验杯2.1为底面小顶口大的一次性透明塑料杯,规格:高:8.0cm;底部直径:4.5cm;顶部直径:7.0cm。利用上述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小龙虾急性毒性试验装置1.小龙虾的室内驯养。a.将大小合适的小龙虾(3~4cm)从稻虾田的养殖沟内用地笼捕捞上岸,然后带会室内进行饲养驯化;b.在驯养期间,每天晚上8点进行投喂饲料。颗粒饲料由市场上购买,在网上购买食品级的螺旋藻粉,将饲料:螺旋藻粉=5:1的比例用水混匀,然后按照1粒/尾的比例进行投喂。饲养水温:21±1℃,光暗比为14:10。每个盆子里驯养10尾虾,每个盆子里放入10根PVC管(长:7cm,直径:3.5cm)作为人工洞穴,避免自相残杀;b.驯养1周时间左右,当小龙虾的自然死亡率不高于5%时就可以进行实验。2.实验条件试验用水取自当地的自来水,在实验之前进行24H以上曝气处理,使其溶解氧含量在60%以上;并且用活性炭进行过滤,除去自来水消毒时的氯以及其它杂质。实验时,水温:21±1℃;光暗比为14:10。试验用水水质指标:溶解氧:82.20%±0.06%;碱度:149.67±0.08ppm;总氯:0.037±0.03ppm;总硬度:20.133%T±0.001%T;PH:8.20±0.06。实验用虾标准:大小均一、健康活泼、附肢健全、活力旺盛。3.实验步骤(举例说明)a.为了简明,农药的名字定为A。b.将药剂A按照等比或等差原则设置6个浓度梯度,由低到高分别是:T1、T2、T3、T4、T5、T6。再设置一个清水+溶剂的空白对照为CK(药剂易溶于水则溶剂为水,反之则是其他)。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测20尾虾。c.将配制好的药液、盆子、一次性杯子、小龙虾组合好,然后编号。d.每隔6个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小龙虾的死亡情况,小龙虾的死亡判定标准为:用玻璃棒触碰小龙虾身体,并观察其反应,共触碰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为30s;三次触碰均无应激反应的确定为死亡,用一次性镊子轻轻捞出死亡小龙虾。记录死亡的小龙虾的体长与体重。记录当时实验水温,保证水温平均为21℃。e.第96h时的实验结果记录后,该实验结束。按照实验室危险废品处理方法将袋子、小龙虾和杯子进行无害化处理,用清水将盆子洗净晾干以备下次使用(图4)。4.数据处理分别计算CK、T1、T2、T3、T4、T5、T6的小龙虾的死亡率,然后统一减去CK的死亡率得到矫正死亡率为:ck%、t1%、t2%、t3%、t4%、t5%、t6%。利用SPSS20.0处理数据,得出96hLC50及其95%置信区间。按照国标GB/T31270.21-2014对化合物毒性的划分等级,可以得出该药剂对小龙虾的毒性大小。结论:利用该装置可以准确得出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养殖盆(1),所述养殖盆(1)内设置有多排试验组合杯(2),每排试验组合杯(2)由多个试验杯(2.1)组合而成,所述试验杯(2.1)的杯底和杯壁上均间隔开设有通孔(2.11);所述养殖盆(1)上部套有白色透明的塑料袋(3);所述试验杯(2.1)的杯壁上周向方向竖直设置有多排通孔(2.11);每排通孔(2.11)由3~5个组成;所述试验杯(2.1)的杯底设置有3~6个通孔(2.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田间使用化学药剂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养殖盆(1),所述养殖盆(1)内设置有多排试验组合杯(2),每排试验组合杯(2)由多个试验杯(2.1)组合而成,所述试验杯(2.1)的杯底和杯壁上均间隔开设有通孔(2.11);所述养殖盆(1)上部套有白色透明的塑料袋(3);所述试验杯(2.1)的杯壁上周向方向竖直设置有多排通孔(2.11);每排通孔(2.11)由3~5个组成;所述试验杯(2.1)的杯底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远高瞻蔡万伦华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