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425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内箱,所述内箱内设置有电器板,且电器板位于内箱内的顶端位置,所述电器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处理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箱体上设置有内箱,可实现箱体内部的电器部件的安装与固定,进一步的对内箱内部的电器部件进行防护,有效的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问题,在箱体上设置有铰链进行连接边板,且通过边板的连接,从而对内箱的外侧实现密封,进一步的起到防尘的效果,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箱体上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位于箱体内的外圈位置,方便内箱内部的电器部件损耗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对其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换热站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热力站是热力集中、交换的地方,按供热形式分直供站和间供站,前者是电厂直接供用户,温度高,控制难,浪费热能,是最初电厂余热福利供热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热商品化,热力公司开始提高供热质量,才有间供站,这属于集中供热,还有锅炉供热,省掉电厂环节,但是效率低,污染大已近淘汰,集中供热是发展方向,间供站为主。目前阶段的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散热效果不好、密封性能欠佳以及防护能力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散热效果不好、密封性能欠佳以及防护能力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包括箱体、远端因特网端和远端显示屏,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内箱,所述内箱内设置有电器板,且电器板位于内箱内的顶端位置,所述电器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处理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箱内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位于内箱内的底端位置,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入线端,且入线端位于箱体上的底端位置。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上设置有边板,且边板通过铰链与箱体转动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边板上设置有锁扣,且锁扣位于边板上的一端位置。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边板上设置有显示板,且显示板位于边板上的顶端位置。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远端因特网端与远端显示屏电性连接,远端显示屏与转换器电性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与温度模块、压力模块与流量模块电性连接,且温度模块、压力模块与流量模块为输入端,处理器为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在箱体上设置有内箱,且通过内箱的连接,可实现箱体内部的电器部件的安装与固定,进一步的对内箱内部的电器部件进行防护,有效的增加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问题,在箱体上设置有铰链进行连接边板,且通过边板的连接,从而对内箱的外侧实现密封,进一步的起到防尘的效果。2、该技术在箱体上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位于箱体内的外圈位置,方便内箱内部的电器部件损耗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对其冷却,有效的改善箱体内部的作业环境,从而更好的进行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中:1、箱体;2、内箱;3、处理器;4、支架;5、控制器;6、入线端;7、电器板;8、铰链;9、边板;10、显示板;11、锁扣;12、散热片;13、远端因特网端;14、远端显示屏;15、转换器;16、温度模块;17、压力模块;18、流量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包括箱体1、远端因特网端13和远端显示屏14,箱体1上设置有散热片12,散热片12用来箱体1内部的散热,从而改善内箱2内部的温度,箱体1内设置有内箱2,内箱2用来连接固定电器元件,内箱2内设置有电器板7,电器板7用来电器部件的安装固定,且电器板7位于内箱2内的顶端位置,电器板7的底端安装有支架4,支架4用来固定处理器3的位置,支架4上设置有处理器3,处理器3用来数据的处理,从而通过控制器5进行另一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进一步,内箱2内设置有控制器5,控制器5用来传输处理器3收集的数据,从而进行传输至转换器15内部,且控制器5位于内箱2内的底端位置,箱体1上设置有入线端6,且入线端6位于箱体1上的底端位置。进一步,箱体1上设置有铰链8,铰链8用来带动边板9进行转动连接箱体1的位置,铰链8上设置有边板9,边板9用来密封内箱2的外侧位置,且边板9通过铰链8与箱体1转动连接。进一步,边板9上设置有锁扣11,锁扣11用来固定边板9与箱体1之间的密封,且锁扣11位于边板9上的一端位置。进一步,边板9上设置有显示板10,显示板10设置为透明板,方便内箱2内部的电器部件的观察,且显示板10位于边板9上的顶端位置。进一步,远端因特网端13与远端显示屏14电性连接,远端显示屏14与转换器15电性连接,远端因特网端13设置为网络连接方式,便于远端数据的传输。进一步,转换器15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控制器5与处理器3电性连接,转换器15用来数据之间的转换,进而通过远端显示屏14进行显示。进一步,处理器3与温度模块16、压力模块17与流量模块18电性连接,且温度模块16、压力模块17与流量模块18为输入端,处理器3为输出端,温度模块16、压力模块17与流量模块18为热换站内部的数据端的连接,且通过处理器3与温度模块16、压力模块17与流量模块18之间的连接,方便温度模块16、压力模块17与流量模块18内部的数据的传输,进而通过远端显示屏14进行显示,方便观察。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箱体1上的散热片12进行箱体1内部的散热,通过箱体1上的铰链8进行连接边板9的位置,从而通过边板9进行固定显示板10的位置,通过边板9上的锁扣11进行密封内箱2的外侧位置,通过内箱2进行固定电器板7的连接,从而实现电器部件的安装,通过内箱2上的支架4进行连接固定处理器3的位置,通过处理器3连接控制器5的位置,通过入线端6进行外端设备的连接,进而通过内箱2内部的处理器3与控制器5进行数据的传输转换,进而通过远端因特网端13的连接,通过远端因特网端13连接远端显示屏14的位置,进而通过外端的转换器15实现数据的转换,进而通经过远端显示屏14实现数据的显示。,通过箱体1上的铰链8连接边板9的位置,进而通过边板9进行密封内箱2的外侧位置,通过边板9上的锁扣11实现边板9与内箱2之间的密封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包括箱体(1)、远端因特网端(13)和远端显示屏(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散热片(12),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内箱(2),所述内箱(2)内设置有电器板(7),且电器板(7)位于内箱(2)内的顶端位置,所述电器板(7)的底端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上设置有处理器(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包括箱体(1)、远端因特网端(13)和远端显示屏(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散热片(12),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内箱(2),所述内箱(2)内设置有电器板(7),且电器板(7)位于内箱(2)内的顶端位置,所述电器板(7)的底端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上设置有处理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2)内设置有控制器(5),且控制器(5)位于内箱(2)内的底端位置,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入线端(6),且入线端(6)位于箱体(1)上的底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铰链(8),所述铰链(8)上设置有边板(9),且边板(9)通过铰链(8)与箱体(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站控制检测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煜顾鸣孙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