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14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2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所述容器体的底壁具有发热部件、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均与所述发热部件电连接;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容器体放置于所述底座时,所述第一电极能够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能够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电连接,以使所述发热部件能够加热。本方案中,容器体与底座之间的电连接无需通过设置上下连接器实现,即容器体无需设置上连接器,当清洗容器体时,避免因上连接器内残留液体而导致的液体加热容器通电时的风险隐患,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液体加热容器用于加热液体(例如水、奶等),由于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因此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通常情况下,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底座,且容器体包含有加热部件和上连接器,底座包括下连接器,当容器体放置于底座时,上连接器与下连接器能够耦合,从而接通电路,为加热部件通电。但是,由于容器体设置有上电连接器,当清洗该容器体时,可能导致上连接器进水,当液体加热容器通电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能够提高该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所述容器体的底壁具有发热部件、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均与所述发热部件电连接;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容器体放置于所述底座时,所述第一电极能够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能够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电连接,以使所述发热部件能够加热。本方案中,当用户需要使用液体加热容器加热液体时,将容器体放置于底座,此时,第一电极与第一导电部件电连接,第二电极与第二导电部件电连接,底座接通电源后,使得发热部件与电源之间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一导电部件、第二电极与第二导电部件电连接,即使得发热部件通电,发热部件发热进而对容器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用户可将容器体与底座分离,此时,第一电极与第一导电部断开电连接,第二电极与第二导电部件断开电连接,即第一导电部件与第二导电部件均断电,使得发热部件断电,发热部件停止加热。因此,容器体与底座之间的电连接无需通过设置上下连接器实现,即容器体无需设置上连接器,当清洗容器体时,避免因上连接器内残留液体而导致的液体加热容器通电时的风险隐患,提高安全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之间。本方案中,发热部件位于第一导电部件与第二导电部件之间时,能够便于实现两个导电部件与发热部件的电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热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均为圆环形结构。本方案中,当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均为圆环结构时,容器体相对于底座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第一导电部件与第一电极始终处于电连接状态,第二导电部件与第二电极始终处于电连接状态,从而使得容器体相对于底座转动的过程中,不影响发热部件加热工作的进行。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直径为D1,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的宽度L1为:1.5×D1≤L1≤2×D1。本方案中,当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的宽度L1满足:1.5×D1≤L1≤2×D1时,能够保证第一导电部件与第一电极、第二导电部件与第二电极的电连接可靠性较高,还能够使得发热部件所占据的底壁的空间较大,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还设置有测温组件,所述容器体放置于所述底座时,所述测温组件能够与所述容器体的底壁接触。本方案中,当将测温组件设置于底座时,与现有技术中测温组件设置于容器体相比,当用户清洗容器体时,能够防止液体进入测温组件而导致测温组件损坏,同时,还能够降低测温组件的安装难度,降低加工成本,并简化容器体的结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容器体的底壁具有测温区,所述测温区位于所述容器体的底壁的中部。本方案中,当将测温区设置于容器体的底壁的中部时,该测温组件测得的温度更加准确。另外,测温区位于底壁的中部时,测温区测温组件也大致位于底座的中部,从而能够便于测温组件的设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热部件为圆环形结构,且所述发热部件位于所述测温区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直径为D1,所述发热部件的内边缘与所述测温区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2:8×D1≤L2≤12×D1。本方案中,当发热部件的内边缘与测温区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L2:8×D1≤L2≤12×D1,既可以保证测温组件测得数据准确,又可以保证发热部件的发热效率,减小加热时间。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温区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直径为D1,所述测温区的直径D2满足:4×D1≤D2≤6×D1。本方案中,当测温区的直径D2满足:4×D1≤D2≤6×D1时,能够保证测温组件与测温区充分接触,提高测得的温度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使得发热部件的面积较大,提高加热效率,减小加热时间。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测温部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测温部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本方案中,容器体放置于底座的过程中,测温部件与容器体的底壁接触,在重力作用下,容器体的底壁驱动测温部件朝向远离容器体的方向运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同时,在第一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使得测温部件与容器体的底部的测温区接触,并提高二者的接触可靠性,防止测温部件悬空造成测温失效。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热部件包括贴敷于所述容器体底壁的发热膜;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包括贴敷于所述容器体底壁的导电膜。本方案中,发热膜和导电膜贴敷于容器体底部的方式,可以使得容器体的结构简单,且容器体底壁的发热部件、第一导电部件、第二导电部件均没有缝隙,用户对容器体单独进行清洗等,不会发生水珠残留在缝隙中,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安全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液体加热容器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容器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容器体;11-发热部件;12-第一导电部件;13-第二导电部件;14-测温区;2-底座;21-第一电极;211-第一导电针;212-第二弹性件;22-第二电极;221-第二导电针;222-第三弹性件;23-测温组件;231-测温部件;232-第一弹性件;24-支撑部。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n容器体(1),所述容器体(1)的底壁具有发热部件(11)、第一导电部件(12)和第二导电部件(13),所述第一导电部件(12)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13)均与所述发热部件(11)电连接;/n底座(2),所述底座(2)设置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n其中,所述容器体(1)放置于所述底座(2)时,所述第一电极(21)能够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12)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22)能够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13)电连接,以使所述发热部件(11)能够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包括:
容器体(1),所述容器体(1)的底壁具有发热部件(11)、第一导电部件(12)和第二导电部件(13),所述第一导电部件(12)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13)均与所述发热部件(11)电连接;
底座(2),所述底座(2)设置有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
其中,所述容器体(1)放置于所述底座(2)时,所述第一电极(21)能够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12)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22)能够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13)电连接,以使所述发热部件(11)能够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11)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12)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11)、所述第一导电部件(12)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13)均为圆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21)和所述第二电极(22)的直径为D1,所述第一导电部件(12)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13)的宽度L1为:1.5×D1≤L1≤2×D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还设置有测温组件(23),所述容器体(1)放置于所述底座(2)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承李建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