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95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浴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磁阀、出水组件、侧向感应器、底部感应器、主控板和电源,侧向感应器位于壳体侧边,底部感应器位于壳体底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组件之间通过电磁阀控制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可实现无菌接触,集合两种感应方式与多功能控制出水装置于一体,可独立控制各个功能模式;该出水装置可置于面盆龙头、厨房龙头、淋浴龙头上实现感应控制,应用范围广;多种水花切换,应对不同使用场景,使用更加便捷;USB充电,无需反复更换电池。无需预埋电源,出水伴随有多彩展示;产品一体性高,拆装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卫浴用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固定式的水龙头由于龙头无法移动或是只能进行旋转,在实际使用场景下,冲洗范围较小。为了解决冲洗范围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抽拉式的水龙头,因为抽拉龙头的可抽拉性,无论什么尺寸的台盆/水槽均可搭配,几乎不存在尺寸不适配的问题,可应用于面盆龙头、厨房龙头或淋浴龙头。目前市场上抽拉头普遍没有感应功能,只有单纯的切换功能,也无法实现停水功能。常用感应装置主要置于龙头本体、弯管处,再由线缆连接至电磁阀,实现感应功能,配件繁多,装配繁琐,返修难度大,更换电池频繁,连接电源受实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其特征在征在于:包括外壳、电磁阀、出水组件、侧向感应器、底部感应器、主控板和电源,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组件设置于外壳出水端,所述侧向感应器位于壳体侧边,所述底部感应器位于壳体底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组件之间通过电磁阀控制通断,所述电池阀与主控板输出控制端电路连接,所述电源与主控板电路连接,所述侧向感应器、底部感应器与主控板信号输入端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阀体、切换阀芯、出水件和起泡器,所述出水阀体的进水端与电磁阀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阀体内部设有标准水道和气泡水道,所述出水件上设有标准出水孔,所述标准水道与标准出水孔连通,所述气泡水道与起泡器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水端通过切换阀芯控制与标准水道和气泡水道的通断。优选的,所述出水阀体内部设有刀片水道,所述出水件上设有刀片出水孔,所述刀片水道与刀片出水孔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水端通过切换阀芯控制与标准水道、刀片水道和气泡水道的通断。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与主控板电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上盖设有软塞。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螺纹接口和锁紧螺母,所述螺纹接口穿过外壳体顶部并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进水口设置于螺纹接口顶部。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灯源,所述灯源与主控板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灯源为LED灯。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灯光感应底壳,所述灯源和底部感应器固设于灯光感应底壳的底部,所述侧向感应器固设于灯光感应底壳的侧面。优选的,所述出水件上设有限位外沿,所述出水件穿过灯光感应底壳并与出水阀体螺纹连接,所述灯光感应底壳被出水件上的限位外沿所固定。优选的,所述起泡器与灯光感应底壳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实现无菌接触,集合两种感应方式与多功能控制出水装置于一体,可独立控制各个功能模式;该出水装置可置于面盆龙头、厨房龙头、淋浴龙头上实现感应控制,应用范围广;多种水花切换,应对不同使用场景,使用更加便捷;USB充电,无需反复更换电池。无需预埋电源,出水伴随有多彩展示;产品一体性高,拆装简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所示,本技术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包括外壳1、电磁阀2、出水组件3、侧向感应器4、底部感应器5、主控板、电源6、灯源7。外壳1上设有进水口,出水组件3设置于外壳1出水端,侧向感应器4位于壳体侧边,底部感应器5位于壳体底部,侧向感应器4和底部感应器5可选用现有产品中的红外感应器,进水口和出水组件3之间通过电磁阀2控制通断,电磁阀2选用现有产品中的型号和类型,电池阀与主控板输出控制端电路连接,电源6与主控板电路连接,侧向感应器4、底部感应器5与主控板信号输入端电路连接,外壳1底部设有灯源7,灯源7与主控板输出控制端电路连接。感应出水利用红外线反射原理,当人体的手放在侧向感应器4和底部感应器5的红外线区域内,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体手的摭挡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通过主控板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电磁阀2,电磁阀2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令打开阀芯来控制水龙头出水;当人体的手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电磁阀2没有接受到信号,电磁阀2阀芯则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来控制水龙头的关水,主控板采用的微电脑型号采用现有技术或市售产品,主控板在附图中未图示。出水组件3包括出水阀体31、切换阀芯32、出水件33和起泡器34,出水阀体31的进水端与电磁阀2的出水端连接,切换阀芯32设置于出水阀体31内部,切换阀芯32上固设有按钮35,出水阀体31内部设有标准水道311和气泡水道312,出水件33上设有标准出水孔331,标准水道311与标准出水孔331连通,气泡水道312与起泡器34连通,电磁阀2的出水端通过切换阀芯32控制与标准水道311和气泡水道312的通断。起泡器34的具体结构参考现有技术,本技术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出水阀体31内部设有刀片水道(未图示),出水件33上设有刀片出水孔332,刀片水道与刀片出水孔332连通,电磁阀2的出水端通过切换阀芯32控制与标准水道311、刀片水道和气泡水道312中的任一个连通。标准出水孔331为圆孔,刀片出水孔332为宽度上大下小的楔形,使得水流在经过刀片出水孔332时,水压逐渐增大并且水流宽度逐渐减小,形成高压细流。出水阀体31和切换阀芯32构成的出水方式切换阀可采用手动阀门或电磁阀2门,阀门为三位四通阀门,其中四个通口包括出水阀门的进水通口和连通标准水道311、刀片水道和气泡水道312的三个出水通口,三位包括阀芯的三个工作位置,具体为标准水道311通口接通进水通口、刀片水道通口接通进水通口、气泡水道312通口接通进水通口,出水阀体31和切换阀芯32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的阀门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当采用电磁阀门时,也可与电磁阀整合在一起,实施多种阀位切换,此时电磁阀为四位四通阀门,其中四位除了标准水道311通口接通进水通口、刀片水道通口接通进水通口、气泡水道312通口接通进水通口,还包括进水通口不与任何一个出水通口接通(断开)。外壳1上设有充电接口11,该充电接口11与主控板电路连接,充电接口11上盖设有软塞12,通过充电接口11可以为电源6进行充电,摆脱直接的电路连接。外壳1上设有螺纹接口13和锁紧螺母14,螺纹接口13穿过外壳1体顶部并与锁紧螺母14螺纹连接,螺纹接口13的底部直径大于螺纹部分,螺纹接口13从外壳1内往上穿过时,底部被壳体所限位,加上锁紧螺母14的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其特征在征在于:包括外壳、电磁阀、出水组件、侧向感应器、底部感应器、主控板和电源,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组件设置于外壳出水端,所述侧向感应器位于壳体侧边,所述底部感应器位于壳体底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组件之间通过电磁阀控制通断,所述电磁阀与主控板输出控制端电路连接,所述电源与主控板电路连接,所述侧向感应器、底部感应器与主控板信号输入端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其特征在征在于:包括外壳、电磁阀、出水组件、侧向感应器、底部感应器、主控板和电源,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组件设置于外壳出水端,所述侧向感应器位于壳体侧边,所述底部感应器位于壳体底部,所述进水口和出水组件之间通过电磁阀控制通断,所述电磁阀与主控板输出控制端电路连接,所述电源与主控板电路连接,所述侧向感应器、底部感应器与主控板信号输入端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其特征在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阀体、切换阀芯、出水件和起泡器,所述出水阀体的进水端与电磁阀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出水阀体内部设有标准水道和气泡水道,所述出水件上设有标准出水孔,所述标准水道与标准出水孔连通,所述气泡水道与起泡器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水端通过切换阀芯控制与标准水道和气泡水道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感应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阀体内部设有刀片水道,所述出水件上设有刀片出水孔,所述刀片水道与刀片出水孔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水端通过切换阀芯控制与标准水道、刀片水道和气泡水道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发郑祥生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锋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