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88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风机,包括风机本体、进风罩和出风罩、设置于风机本体下方并与进风罩和出风罩紧固的固定座、以及用于进风罩和出风罩分别与风机本体的两端口紧固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固定座采用钣金一体折弯成型,固定座的相对两侧壁的端部均向外翻折有托板,两托板分别与对应的进风罩和出风罩的壁面贴合并紧固;进风罩和出风罩均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以此结构设计的管道风机,固定座采用钣金一体折弯成型,成本低,方便产品变更,此外,与进风罩和出风罩装配后,能够方便物料的管控,且便于通过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将进风罩和出风罩与风机本体装配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便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风机
本技术涉及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风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管道风机的固定座大多采用塑胶注塑一体成型,由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生命周期较短,需要根据客户需要不断的进行变更或换代,因此使得注塑模具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且很难使得注塑模具费回本;此外,由于管道风机自身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零部件在组装前过于分散,因此也使得组装耗时耗力,造成人力物力的较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风机,该管道风机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便于装配。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风机,包括风机本体、与所述风机本体的相对两端口相连接的进风罩和出风罩、设置于所述风机本体下方并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紧固的固定座、以及用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分别与所述风机本体的两端口紧固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固定座采用钣金一体折弯成型,所述固定座的相对两侧壁的端部均向外翻折有托板,两所述托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的壁面贴合并紧固;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均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其中,所述风机本体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同轴一体设置的定子座、与所述定子座同轴紧固的定子、以及与所述定子同轴转动连接的转子,所述定子座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周向均布有导流板,相邻所述导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壳体相配合的两端面的边缘均凸设有第一环形凸缘,两所述第一环形凸缘通过所述第一卡箍相卡接。其中,所述出风罩和所述壳体相配合的两端面的边缘均凸设有第二环形凸缘,两所述第二环形凸缘通过所述第二卡箍相卡接。其中,所述进风罩的进风口的内径和所述出风罩的出风口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径。其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一体折弯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的两支撑板、以及分别折弯设置于两所述支撑板上端的两所述托板,两所述托板均向外翻折。其中,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一端的外周面均设置有锥面,两所述托板分别与对应的锥面相贴合并紧固。其中,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方向压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腰形槽。其中,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的两端口均通过螺杆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风机,包括风机本体、与风机本体的相对两端口相连接的进风罩和出风罩、设置于风机本体下方并与进风罩和出风罩紧固的固定座、以及用于进风罩和出风罩分别与风机本体的两端口紧固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固定座采用钣金一体折弯成型,固定座的相对两侧壁的端部均向外翻折有托板,两托板分别与对应的进风罩和出风罩的壁面贴合并紧固;进风罩和出风罩均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以此结构设计的管道风机,固定座采用钣金一体折弯成型,成本低,方便产品变更,此外,与进风罩和出风罩装配后,能够方便物料的管控,且便于通过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将进风罩和出风罩与风机本体装配为一体。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便于装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管道风机的分解图。图2是图1的装配图。图3是图1中风机本体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风机,包括风机本体1、与所述风机本体1的相对两端口相连接的进风罩2和出风罩3、设置于所述风机本体1下方并与所述进风罩2和所述出风罩3紧固的固定座4、以及用于所述进风罩2和所述出风罩3分别与所述风机本体1的两端口紧固的第一卡箍5和第二卡箍6;所述固定座4采用钣金一体折弯成型,所述固定座4的相对两侧壁的端部均向外翻折有托板41,两所述托板4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风罩2和所述出风罩3的壁面贴合并紧固;所述进风罩2和所述出风罩3均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作为优选,防止装配前物料过于分散,可预先将进风罩2和出风罩3与固定座4装配为一体,之后再与风机本体1通过第一卡箍5和第二卡箍6装配。进一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4包括底板42、一体折弯设置于所述底板42两端的两支撑板43、以及分别折弯设置于两所述支撑板43上端的两所述托板41,两所述托板41均向外翻折,为了稳定可靠的与所述进风罩2和所述出风罩3紧固,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两所述托板4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风罩2和所述出风罩3上的锥面贴合后通过螺丝和垫片紧固。更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罩2和所述出风罩3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一端的外周面均设置为锥面,所述底板42沿长度方向方向压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腰形槽。以此方便固定座4通过多个腰形槽与安装面紧固。进一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风机本体1包括壳体11、与所述壳体11同轴一体设置的定子座12、与所述定子座12同轴紧固的定子13、以及与所述定子13同轴转动连接的转子14,所述定子座12与所述壳体11内壁之间周向均布有导流板15,相邻所述导流板15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风机本体1的出风口,之后出风口中流出的风再通过出风罩3导出。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通过第一卡箍5和第二卡箍6将进风罩2和出风罩3与风机本体1装配为一体,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罩2和所述壳体11相配合的两端面的边缘均凸设有第一环形凸缘16,两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6通过所述第一卡箍5相卡接;所述出风罩3和所述壳体11相配合的两端面的边缘均凸设有第二环形凸缘17,两所述第二环形凸缘17通过所述第二卡箍6相卡接,所述第一卡箍5和所述第二卡箍6的两端口均通过螺杆连接。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调节风机本体1的风量和风压参数,使之满足设计要求,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罩2的进风口的内径和所述出风罩3的出风口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壳体11的内径。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本体、与所述风机本体的相对两端口相连接的进风罩和出风罩、设置于所述风机本体下方并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紧固的固定座、以及用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分别与所述风机本体的两端口紧固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固定座采用钣金一体折弯成型,所述固定座的相对两侧壁的端部均向外翻折有托板,两所述托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的壁面贴合并紧固;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均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本体、与所述风机本体的相对两端口相连接的进风罩和出风罩、设置于所述风机本体下方并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紧固的固定座、以及用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分别与所述风机本体的两端口紧固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所述固定座采用钣金一体折弯成型,所述固定座的相对两侧壁的端部均向外翻折有托板,两所述托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的壁面贴合并紧固;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出风罩均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本体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同轴一体设置的定子座、与所述定子座同轴紧固的定子、以及与所述定子同轴转动连接的转子,所述定子座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周向均布有导流板,相邻所述导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和所述壳体相配合的两端面的边缘均凸设有第一环形凸缘,两所述第一环形凸缘通过所述第一卡箍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颖付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信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