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48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细胞的前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包括:集成块,其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孔组、抽气通道及抽气孔组,进气孔组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孔,至少两个进气孔均与进气通道连通,抽气孔组包括两个抽气孔,两个抽气孔均与抽气通道连通;气泵,分别与进气通道和抽气通道连通;若干个控制阀,每个进气孔处设有一个控制阀,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进气孔与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每个抽气孔处设有一个控制阀,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抽气孔与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气路集成化程度增高且利于模块化设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单细胞的前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单细胞核酸处理仪器用于提取细胞中的DNA或者RNA,现有的单细胞核酸处理仪器包括芯片结构和气路装置,芯片结构上设有至少两个加样槽、一个废液槽和一个样本槽及微通道,微通道的一端与加样槽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废液槽和样本槽连通,气路装置包括气泵、进气细管、进气阀、抽气细管及抽气阀,进气细管和抽气细管均与气泵连通,每个加样槽与一个进气细管连通,每个进气细管上设有一个进气阀,废液槽和样本槽分别与抽气细管连通,每个抽气细管上设有一个抽气阀。实验时,每个加样槽内分别盛放有实验所需的试剂,分别将加样槽内的试剂按顺序加入微通道内,具体地,开启与加样槽对应的进气细管上的进气阀,进气细管向该加样槽内通入气体,加样槽内的试剂进入微通道,试剂进入微通道内后,开启一个抽气阀,抽气细管能够对微通道抽气以使微通道内的液态的试剂流动,由于气路装置包括多个进气细管和多个抽气细管使得气路装置的细管较多且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结构简单且气路集成化程度增高,利于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模块化设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包括:集成块,所述集成块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孔组、抽气通道及抽气孔组,所述进气孔组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孔,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孔均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孔分别与芯片结构的至少两个加样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抽气孔组包括两个抽气孔,两个所述抽气孔均与所述抽气通道连通,两个所述抽气孔分别与所述芯片结构的废液槽和样本槽连通对应设置;气泵,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抽气通道连通;若干个控制阀,每个所述进气孔处设有一个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每个所述抽气孔处设有一个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抽气孔与所述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作为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孔包括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直径,所述进气孔处的控制阀为第一进气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气控制阀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进气孔内且与所述进气孔形成第一中部进气腔及第一底部进气腔,所述第一进气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中部进气腔与所述第一底部进气腔的连通或者断开,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中部进气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第一底部进气腔连通。作为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成块上设有进气盲孔,所述进气盲孔处设置有第二进气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气控制阀的一端伸入所述进气盲孔内且与所述进气盲孔形成第二上部进气腔、第二中部进气腔及第二底部进气腔,所述第二中部进气腔位于所述第二上部进气腔与所述第二底部进气腔之间,所述第二中部进气腔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第二底部进气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气控制阀被配置为断电时将所述第二上部进气腔和所述第二中部进气腔连通,通电时将所述第二中部进气腔与所述第二底部进气腔连通。作为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成块上设有设有第一检测孔,所述第一检测孔与所述第二上部进气腔连通。作为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抽气孔分别为第一抽气孔和第二抽气孔,所述第一抽气孔包括第一抽气连通孔和第一连接盲孔,所述第一抽气连通孔与所述废液槽连通,所述第二抽气孔包括第二抽气连通孔和第二连接盲孔,所述第二抽气连通孔与所述样本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盲孔和所述第二连接盲孔内分别设置有所述控制阀,所述第一连接盲孔处设置的所述控制阀为第一抽气控制阀,所述第一抽气控制阀与所述第一连接盲孔形成第一上部连接腔和第一中部连接腔,所述第一中部连接腔与所述第一抽气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盲孔处设置的所述控制阀为第二抽气控制阀,所述第二抽气控制阀与所述第二连接盲孔形成第二上部连接腔、第二中部连接腔及第二底部连接腔,所述第二中部连接腔位于所述第二上部连接腔和所述第二底部连接腔之间,所述第二上部连接腔与所述第二抽气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中部连接腔与所述抽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底部连接腔与所述第一上部连接腔连通,所述第二抽气控制阀被配置为断电时将所述第二上部连接腔和所述第二中部连接腔连通,通电时将所述第二中部连接腔与所述第二底部连接腔连通。作为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抽气控制阀还与所述第一连接盲孔形成第一底部连接腔,所述第一抽气控制阀被配置为断电时将所述第一上部连接腔和所述第一中部连接腔连通,通电时将所述第一中部连接腔与所述第一底部连接腔连通,所述集成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底部连接腔连通的第二检测孔。作为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成块上设有抽气盲孔和第三检测孔,所述抽气盲孔处设有第三抽气控制阀,所述第三抽气控制阀的一端伸入所述抽气盲孔内且与所述抽气盲孔形成上部抽气腔、中部抽气腔及底部抽气腔,所述中部抽气腔位于所述上部抽气腔与所述底部抽气腔之间,所述第三检测孔与所述上部抽气腔连通,所述中部抽气腔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底部抽气腔与所述抽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抽气控制阀被配置为断电时将所述上部抽气腔和所述中部抽气腔连通,通电时将所述中部抽气腔与所述底部抽气腔连通。作为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集成块上还设有检测盲孔和第四检测孔,所述检测盲孔处设有检测控制阀,所述检测控制阀与所述检测盲孔形成中部检测腔和底部检测腔,所述底部检测腔与所述第四检测孔连通,所述中部检测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检测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中部检测腔与所述底部检测腔的连通或者断开。作为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通道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孔组的个数与所述进气通道的个数相同,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孔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抽气通道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抽气孔组的个数与所述抽气通道的个数相同,所述抽气通道与所述抽气孔组一一对应设置。作为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若干个所述控制阀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的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增设的集成块替换了现有技术中的进气细管和抽气细管,集成块上的进气孔组与芯片结构上的加样槽连通,设置在进气孔处的控制阀能够控制进气孔与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抽气孔组与芯片结构上的废液槽和样本槽连通,设置在抽气孔处的控制阀能够控制抽气孔与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该装置结构简单且气路集成化程度增高,有利于装置的模块化设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集成块(1),所述集成块(1)上设有进气通道(101)、进气孔组、抽气通道(103)及抽气孔组,所述进气孔组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孔(102),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孔(102)均与所述进气通道(101)连通,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孔(102)分别与芯片结构的至少两个加样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抽气孔组包括两个抽气孔,两个所述抽气孔均与所述抽气通道(103)连通,两个所述抽气孔分别与所述芯片结构的废液槽和样本槽连通对应设置;/n气泵,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101)和所述抽气通道(103)连通;/n若干个控制阀,每个所述进气孔(102)处设有一个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进气孔(102)与所述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每个所述抽气孔处设有一个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抽气孔与所述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023 CN 20202238617161.一种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成块(1),所述集成块(1)上设有进气通道(101)、进气孔组、抽气通道(103)及抽气孔组,所述进气孔组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孔(102),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孔(102)均与所述进气通道(101)连通,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孔(102)分别与芯片结构的至少两个加样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抽气孔组包括两个抽气孔,两个所述抽气孔均与所述抽气通道(103)连通,两个所述抽气孔分别与所述芯片结构的废液槽和样本槽连通对应设置;
气泵,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101)和所述抽气通道(103)连通;
若干个控制阀,每个所述进气孔(102)处设有一个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进气孔(102)与所述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每个所述抽气孔处设有一个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抽气孔与所述气泵的连通或者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102)包括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直径,所述进气孔(102)处的控制阀为第一进气控制阀(21),所述第一进气控制阀(21)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进气孔内且与所述进气孔(102)形成第一中部进气腔(2102)及第一底部进气腔(2103),所述第一进气控制阀(21)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中部进气腔(2102)与所述第一底部进气腔(2103)的连通或者断开,所述进气通道(101)与所述第一中部进气腔(2102)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第一底部进气腔(210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1)上设有进气盲孔(105),所述进气盲孔(105)处设置有第二进气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气控制阀的一端伸入所述进气盲孔(105)内且与所述进气盲孔(105)形成第二上部进气腔、第二中部进气腔及第二底部进气腔,所述第二中部进气腔位于所述第二上部进气腔与所述第二底部进气腔之间,所述第二中部进气腔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第二底部进气腔与所述进气通道(101)连通,所述第二进气控制阀被配置为断电时将所述第二上部进气腔和所述第二中部进气腔连通,通电时将所述第二中部进气腔与所述第二底部进气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块(1)上设有设有第一检测孔(106),所述第一检测孔(106)与所述第二上部进气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细胞前处理的气路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抽气孔分别为第一抽气孔(1041)和第二抽气孔(1042),所述第一抽气孔(1041)包括第一抽气连通孔(10411)和第一连接盲孔(10412),所述第一抽气连通孔(10411)与所述废液槽连通,所述第二抽气孔(1042)包括第二抽气连通孔(10421)和第二连接盲孔(10422),所述第二抽气连通孔(10421)与所述样本槽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盲孔(10412)和所述第二连接盲孔(10422)内分别设置有所述控制阀,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四福仇春松车军伟储冬东徐传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格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