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42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芯,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解决了常见多个过滤层为简单地串联式布置,多个过滤层串联式的设置需要占据大量的地方,因此会对水体的过滤造成限制,并不便于净水器的应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过滤组件包括用于初级过滤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用于净水过滤的第三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呈柱状结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布置于第三过滤层的周向,且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引导流体流向的导流组件,达到既可有效地减少三个过滤层所需的空间占用率,实现串联并排布置三个过滤层时的多级过滤效果,还可装配简单便捷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滤芯
本技术涉及净水滤芯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滤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净水器开始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人们对饮用水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净水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对于净水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净水器逐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达到最佳的过滤和净化效果,通常会在净水器内安装滤芯来将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之后流入到水箱内储存起来供人们饮用。为了有效地提高净水的效率,一般会串联式连通设置多个过滤层,水体经过多个过滤层的过滤后可获得纯净水,但现有的多个过滤层为简单地串联式布置,多个过滤层串联式的设置需要占据大量的地方,因此会对水体的过滤造成限制,并不便于净水器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具有将三个同时整合于单条滤芯上,既可有效地减少三个过滤层所需的空间占用率,实现串联并排布置三个过滤层时的多级过滤效果,进而便于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还可装配简单便捷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用于初级过滤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用于净水过滤的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呈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布置于所述第三过滤层的周向,且所述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引导流体流向的导流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原水进水的第一进水端、用于废水出水的第一出水端、以及供净水过滤后出水的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一出水端、第二出水端与第三过滤层连通;所述壳体与第一过滤层之间形成有与第一进水端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导流组件内形成有连通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过滤层与壳体之间形成有与第三过滤层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二出水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过滤层的两端。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通道形成于第一导流件与第二导流件之间;所述第一导流件上设有与第一过滤层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过滤层匹配安装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导流件上设有与第二过滤层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过滤层匹配安装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三过滤层依次穿过并夹持固定于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过滤层沿着自身中轴线方向设置有第四通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浓缩水出水的第三出水端,所述第三出水端与第三过滤层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第二出水端连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层为PP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为RO膜过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待过滤的水体从第一进水端流入第一通道内,紧接着水体穿过第一过滤层,以完成水体的第一次过滤;紧接着,完成第一次过滤后的水体通过第二通道后流入第三通道内,然后水体穿过第二过滤层,以完成水体的第二次过滤;紧接着,完成第二次过滤后的水体从第二过滤层直接流入第三过滤层,以完成水体的第三次过滤;由于第三过滤层与第三出水端连通,第四通道与第二出水端连通,水体经过第三过滤层后会分离出两种水,一种是从第三过滤层(即RO膜过滤层)中的第三过滤层直接流出的浓缩水,另一种则是经过第三过滤层过滤后流入第四通道的纯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PP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RO膜过滤层同时布局整合于单条滤芯上,既可有效地减少三个过滤层所需的空间占用率,还可实现串联并排布置三个过滤层时的多级过滤效果,进而便于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出水端设有用于改善水体口感的口感滤芯。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通道形成于第一导流件与第二导流件之间;所述第一导流件上设有与第一过滤层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过滤层匹配安装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导流件上设有与第二过滤层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过滤层匹配安装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三过滤层依次穿过并夹持固定于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包括总端盖和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螺纹连接于总端盖内壁上;所述第一出水端与第二出水端设置于总端盖上,所述第一通道形成于第一筒体与第一过滤层之间,所述第三通道形成于第一筒体与第二过滤层之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端部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螺纹连接于总端盖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首先将位于第一筒体内底部的第二过滤层安装于第一筒体内;然后将第二导流件的第二凹槽匹配安装于第二过滤层上;紧接着,将第三过滤层穿入第二过滤层内;然后将第一导流件套设于第三过滤层的外壁上;紧接着,将第一过滤层匹配安装于第一导流件的第一凹槽内;紧接着,将第一端盖螺纹连接于第一过滤层上;然后,将总端盖螺纹连接于第一筒体的侧壁上;由于总端盖内设有与第一端盖相匹配的螺纹孔,因为当总端盖进行安装时,第一端盖螺纹连接于总端盖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过滤层之间的装配简单便捷,既可便于生产时的装配,还可有效地提高各个过滤层的更换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PP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RO膜过滤层同时布局整合于单条滤芯上,既可有效地减少三个过滤层所需的空间占用率;2、实现串联并排布置三个过滤层时的多级过滤效果,进而便于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3、装配简单便捷,既可便于生产时的装配,还可有效地提高各个过滤层的更换效率。总的来说本技术,将三个同时整合于单条滤芯上,既可有效地减少三个过滤层所需的空间占用率,实现串联并排布置三个过滤层时的多级过滤效果,进而便于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净化效率,还可装配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壳体;31、第一进水端;32、第一出水端;33、第二出水端;34、第三出水端;35、总端盖;36、第一筒体;4、过滤组件;41、第一过滤层;412、第一端盖;42、第二过滤层;43、第三过滤层;432、第四通道;5、导流组件;51、第一导流件;52、第二导流件;6、第一通道;7、第二通道;8、第三通道;9、口感滤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复合滤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壳体3以及设置于壳体3内的过滤组件4,过滤组件4包括用于初级过滤的第一过滤层41和第二过滤层42、用于净水过滤的第三过滤层43,第三过滤层43呈柱状结构,第一过滤层41和第二过滤层42布置于第三过滤层43的周向,且第一过滤层41与第二过滤层42之间设置有引导流体流向的导流组件5;壳体3上设有用于原水进水的第一进水端31、用于废水出水的第一出水端32、以及供净水过滤后出水的第二出水端33,第一出水端32、第二出水端33与第三过滤层43连通;壳体3与第一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壳体(3)以及设置于壳体(3)内的过滤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用于初级过滤的第一过滤层(41)和第二过滤层(42)、用于净水过滤的第三过滤层(43),所述第三过滤层(43)呈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层(41)和第二过滤层(42)布置于所述第三过滤层(43)的周向,且所述第一过滤层(41)与第二过滤层(42)之间设置有引导流体流向的导流组件(5);/n所述壳体(3)上设有用于原水进水的第一进水端(31)、用于废水出水的第一出水端(32)、以及供净水过滤后出水的第二出水端(33),所述第一出水端(32)、第二出水端(33)与第三过滤层(43)连通;/n所述壳体(3)与第一过滤层(41)之间形成有与第一进水端(31)连通的第一通道(6),所述导流组件(5)内形成有连通第一过滤层(41)与第二过滤层(42)的第二通道(7);所述第二过滤层(42)与壳体(3)之间形成有与第三过滤层(43)连通的第三通道(8)。/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8 CN 20192192634731.一种复合滤芯,包括壳体(3)以及设置于壳体(3)内的过滤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用于初级过滤的第一过滤层(41)和第二过滤层(42)、用于净水过滤的第三过滤层(43),所述第三过滤层(43)呈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层(41)和第二过滤层(42)布置于所述第三过滤层(43)的周向,且所述第一过滤层(41)与第二过滤层(42)之间设置有引导流体流向的导流组件(5);
所述壳体(3)上设有用于原水进水的第一进水端(31)、用于废水出水的第一出水端(32)、以及供净水过滤后出水的第二出水端(33),所述第一出水端(32)、第二出水端(33)与第三过滤层(43)连通;
所述壳体(3)与第一过滤层(41)之间形成有与第一进水端(31)连通的第一通道(6),所述导流组件(5)内形成有连通第一过滤层(41)与第二过滤层(42)的第二通道(7);所述第二过滤层(42)与壳体(3)之间形成有与第三过滤层(43)连通的第三通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5)包括第一导流件(51)和第二导流件(52),所述第二通道(7)形成于第一导流件(51)与第二导流件(52)之间;所述第一导流件(51)上设有与第一过滤层(41)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所述第一过滤层(41)匹配安装于第一凹槽(1)内;所述第二导流件(52)上设有与第二过滤层(42)相匹配的第二凹槽(2),所述第二过滤层(42)匹配安装于第二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庭剑白晓峰沈鑫陈逢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领尚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