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38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6
一种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属于举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式举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包括承重平板(1‑3),其特征在于,承重平板(1‑3)上连接有滑车(1‑7),滑车(1‑7)套在立柱(1‑8)上,滑车(1‑7)上连接有卷扬机(1‑4);钢丝绳(1‑9)一端固定在卷扬机(1‑4)的滚筒上,然后绕过立柱(1‑8)上端的滑轮(1‑10),固定在滑车内部,构成动滑轮结构;所述承重平板(1‑3)后端设置有护栏(1‑6);所述承重平板(1‑3)为可伸缩结构,承重平板(1‑3)的可伸缩端通过可伸缩锁紧的绳子(1‑5)与护栏(1‑6)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举升机
,尤其涉及一种柱式举升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存储空间不足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提高不同高度空间的利用率才能弥补使用空间的不足。单柱举升机能将重物方便省力的举起,具有省时省力的效果,方便放置物品。现有单柱举升采用液压结构,此结构泵站占用空间大、噪音大、液压油污染环境。而要设计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单柱举升机,则需要设计一种相配套的使用效果好的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包括承重平板(1-3),其特征在于,承重平板(1-3)上连接有滑车(1-7),滑车(1-7)套在立柱(1-8)上,滑车(1-7)上连接有卷扬机(1-4);钢丝绳(1-9)一端固定在卷扬机(1-4)的滚筒上,然后绕过立柱(1-8)上端的滑轮(1-10),固定在滑车内部,构成动滑轮结构;所述承重平板(1-3)后端设置有护栏(1-6);所述承重平板(1-3)为可伸缩结构,承重平板(1-3)的可伸缩端通过可伸缩锁紧的绳子(1-5)与护栏(1-6)相连;所述承重平板(1-3)前下端设置有可折叠的安全支撑(1-2);所述可伸缩端前端设置有引桥(1-1),安全支撑(1-2)设置在可伸缩端前下端;所述承重平板(1-3)与滑车(1-7)、护栏(1-6)、卷扬机(1-4)之间(可用螺钉连接)固定形成一个升降整体;所述承重平板(1-3)包括中间加强梁合件(3-19),中间加强梁合件(3-19)包括两侧中间梁合件一(3-19-1),中间梁合件一(3-19-1)后端设置有中间梁合件耳(3-19-2),两侧中间梁合件一(3-19-1)之间连接有中间梁加强管(3-19-4),中间梁加强管(3-19-4)转角处设置有加强筋支角(3-19-3);中间加强梁合件(3-19)通过连接管合件三(3-13)、连接管合件二(3-14)、连接管合件一(3-16)分别与右支臂合件(3-1)、左支臂合件(3-15)相连,左支臂合件(3-15)内设置有左伸缩臂合件(3-12),左伸缩臂合件(3-12)上有多个限位孔用限位螺钉(3-2)固定承重平板不同伸长尺寸;伸缩臂合件一(3-5)、伸缩臂合件二(3-4)分别装入中间加强梁合件(3-19);右伸缩臂合件(3-3)装入右支臂合件(3-1)同左伸缩臂合件(3-12)装入左支臂合件(3-15);右伸缩臂合件(3-3)、伸缩臂合件二(3-4)、伸缩臂合件一(3-5)、左伸缩臂合件(3-12)前端与平板前端合件(3-9)用螺钉进行紧固;引桥踏板合件(3-6)两侧装滑道轮(3-8)用轴用卡簧(3-7)固定,整体装入平板前端合件(3-9)滑道内,后端用引桥平板限位(3-10)限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连接管合件一(3-16)和连接管合件三(3-13)外侧下端设置有橡胶垫(3-17)。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滑车(1-7)的滚轮(100)用立柱(1-8)四角作为滑道滑动(见图14)。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卷扬机(1-4)采用将涡轮箱、伺服电机集成在一起的涡轮一体机(7-1),卷扬机(1-4)的轴上装入平键(7-2),滚筒合件(7-3)装入涡轮一体机(7-1)轴上,钢丝绳(6-22)一端装入涡轮一体机(7-1)轴孔内,用内六角紧定(7-4)顶住,用螺母(7-4)锁紧。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涡轮一体机(7-1)的主轴(7-1-7)用平键(7-1-6)与涡轮(7-1-6)固定,主轴(7-1-7)用轴承(7-1-2)与上壳体(7-1-8)、下壳体(7-1-1)连接固定,蜗杆(7-1-3)与涡轮(7-1-6)啮合,蜗杆(7-1-3)与伺服电机(7-1-4)连接固定,伺服电机(7-1-4)固定在上壳体(7-1-8)、下壳体(7-1-1)上(见图7)。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安全支撑(1-2)包括快插销(2-1),快插销(2-1)穿过支撑管套(2-2)与支撑腿加长杆(2-3)多个孔位按实际不同高度进行固定,支撑腿加长杆(2-3)与脚座(2-4)连接,安全支撑(1-2)固定时调节脚座(2-4)与地面进行支撑。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限位螺丝(3-2)采用两段螺纹方式,当第一段螺丝旋出,见到无螺纹时停止旋出,防止限位螺钉脱落,左伸缩臂合件(3-12)可以在左支臂合件(3-15)内滑动。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右支臂合件(3-1)、左支臂合件(3-15)上增加半孔,半孔与限位孔重合时,锁紧限位螺钉(3-2)旋入,伸长端固定。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护栏(1-6)包括主横梁(4-11),主横梁(4-11)中部上端与纵向加强梁左(4-12)、纵向加强梁右(4-13)下端相连,纵向加强梁左(4-12)、纵向加强梁右(4-13)上端与护栏加强横梁(4-2)中部下端相连,护栏加强横梁(4-2)两端与护栏左纵梁(4-6)上端、护栏右纵梁(4-14)上端相连,主横梁(4-11)两侧下端设置有加强角(4-15);护栏左纵梁(4-6)上部与承重平板(1-3)左后部之间设置有拉筋左(4-7),护栏右纵梁(4-14)与承重平板(1-3)右后部之间设置有拉筋右(4-16)。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护绳(4-10)(护栏空隙大,货物存放时,防止倾倒,拦截货物)穿入护绳固定螺栓(4-9)孔内,然后护绳固定螺栓(4-9)旋入在护栏左纵梁(4-6)中的护绳锁紧螺栓(4-8)内使护绳(4-10)锁紧;护绳(4-10)穿入护绳锁紧螺杆(4-18)内,用两个螺母(4-17)锁紧,锁紧后穿入护栏右纵梁(4-14)、平垫圈(4-19)用螺母(4-17)锁紧并调节护绳(4-10)的松紧度。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主横梁(4-11)采用工字钢结构。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护栏加强横梁(4-2)中部上端扣有倒U形加强槽(4-3)。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纵向加强梁左(4-12)、纵向加强梁右(4-13)上端与护栏加强横梁(4-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支角(4-4)。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护栏左纵梁(4-6)、护栏右纵梁(4-14)采用方管,方管上端内侧装有管堵(4-1)。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立柱(1-8)设置在底板(5-3)上,立柱(1-8)下部与底板(5-3)之间设置有立柱加强筋(5-1),底板(5-3)上设置有槽钢固定块(5-2),槽钢固定块(5-2)通过螺栓组件(5-7)与底座加强槽钢(5-4)连接;立柱(1-8)上端设置有横向滑轮轴固定管(5-18),滑轮(5-21)压入轴套(5-20)装入滑轮固定轴(5-19)用螺钉(5-23)、立柱滑轮垫(5-22)固定锁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包括承重平板(1-3),其特征在于承重平板(1-3)上连接有滑车(1-7),滑车(1-7)套在立柱(1-8)上,滑车(1-7)上连接有卷扬机(1-4);/n钢丝绳(1-9)一端固定在卷扬机(1-4)的滚筒上,然后绕过立柱(1-8)上端的滑轮(1-10),固定在滑车内部,构成动滑轮结构;/n所述承重平板(1-3)后端设置有护栏(1-6);/n所述承重平板(1-3)为可伸缩结构,承重平板(1-3)的可伸缩端通过可伸缩锁紧的绳子(1-5)与护栏(1-6)相连;/n所述承重平板(1-3)前下端设置有可折叠的安全支撑(1-2);/n所述可伸缩端前端设置有引桥(1-1),安全支撑(1-2)设置在可伸缩端前下端;/n所述承重平板(1-3)与滑车(1-7)、护栏(1-6)、卷扬机(1-4)之间(可用螺钉连接)固定形成一个升降整体;/n所述承重平板(1-3)包括中间加强梁合件(3-19),中间加强梁合件(3-19)包括两侧中间梁合件一(3-19-1),中间梁合件一(3-19-1)后端设置有中间梁合件耳(3-19-2),两侧中间梁合件一(3-19-1)之间连接有中间梁加强管(3-19-4),中间梁加强管(3-19-4)转角处设置有加强筋支角(3-19-3);/n中间加强梁合件(3-19)通过连接管合件三(3-13)、连接管合件二(3-14)、连接管合件一(3-16)分别与右支臂合件(3-1)、左支臂合件(3-15)相连;/n左支臂合件(3-15)内设置有左伸缩臂合件(3-12),左伸缩臂合件(3-12)上有多个限位孔用限位螺钉(3-2)固定承重平板不同伸长尺寸;/n伸缩臂合件一(3-5)、伸缩臂合件二(3-4)分别装入中间加强梁合件(3-19);右伸缩臂合件(3-3)装入右支臂合件(3-1)同左伸缩臂合件(3-12)装入左支臂合件(3-15);右伸缩臂合件(3-3)、伸缩臂合件二(3-4)、伸缩臂合件一(3-5)、左伸缩臂合件(3-12)前端与平板前端合件(3-9)用螺钉进行紧固;/n引桥踏板合件(3-6)两侧装滑道轮(3-8)用轴用卡簧(3-7)固定,整体装入平板前端合件(3-9)滑道内,后端用引桥平板限位(3-10)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式举升机框架结构,包括承重平板(1-3),其特征在于承重平板(1-3)上连接有滑车(1-7),滑车(1-7)套在立柱(1-8)上,滑车(1-7)上连接有卷扬机(1-4);
钢丝绳(1-9)一端固定在卷扬机(1-4)的滚筒上,然后绕过立柱(1-8)上端的滑轮(1-10),固定在滑车内部,构成动滑轮结构;
所述承重平板(1-3)后端设置有护栏(1-6);
所述承重平板(1-3)为可伸缩结构,承重平板(1-3)的可伸缩端通过可伸缩锁紧的绳子(1-5)与护栏(1-6)相连;
所述承重平板(1-3)前下端设置有可折叠的安全支撑(1-2);
所述可伸缩端前端设置有引桥(1-1),安全支撑(1-2)设置在可伸缩端前下端;
所述承重平板(1-3)与滑车(1-7)、护栏(1-6)、卷扬机(1-4)之间(可用螺钉连接)固定形成一个升降整体;
所述承重平板(1-3)包括中间加强梁合件(3-19),中间加强梁合件(3-19)包括两侧中间梁合件一(3-19-1),中间梁合件一(3-19-1)后端设置有中间梁合件耳(3-19-2),两侧中间梁合件一(3-19-1)之间连接有中间梁加强管(3-19-4),中间梁加强管(3-19-4)转角处设置有加强筋支角(3-19-3);
中间加强梁合件(3-19)通过连接管合件三(3-13)、连接管合件二(3-14)、连接管合件一(3-16)分别与右支臂合件(3-1)、左支臂合件(3-15)相连;
左支臂合件(3-15)内设置有左伸缩臂合件(3-12),左伸缩臂合件(3-12)上有多个限位孔用限位螺钉(3-2)固定承重平板不同伸长尺寸;
伸缩臂合件一(3-5)、伸缩臂合件二(3-4)分别装入中间加强梁合件(3-19);右伸缩臂合件(3-3)装入右支臂合件(3-1)同左伸缩臂合件(3-12)装入左支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贺张跃洋李亮崔永波刘丽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意泰达营口汽车保修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