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切刀用隔套、分切刀组件、分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85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切刀用隔套,包括:隔套本体;支撑环,与隔套本体同轴心设置,支撑环设置于隔套本体的至少一端面;支撑环的外径小于隔套本体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切刀用隔套,其中支撑环取代了传统结构中的衬套和海绵圈结构,减少了组装的零部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刀模的组装精度;而且,分切时产生的粉尘能够沿着支撑环的旋转转移,因此能够避免分切产生粉尘的聚集,提高了极片的品质;另外,由于支撑环的外径小于隔套本体的外径,在分切极片时,支撑环提供了足够的安装空间便于上刀片与下刀片咬合,避免了安装过程中或者运行过程中上刀片与下刀片碰刀而导致刀刃出现缺口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切刀用隔套、分切刀组件、分切机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分切刀用隔套、分切刀组件、分切机。
技术介绍
如今,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电池极片的制备过程中,在电池极片的制作过程中,涂布完成后要进行极片分切,而作为锂电池重要原材料的电池极片,其品质好坏是保证锂电池质量的关键所在,而电池极片的品质好坏,很大程度地受到极片分切质量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分切刀模下刀由若干下刀组件组件,每个下刀组件由多个隔套配套在一起组装定宽,一般由下刀片、海绵圈、衬套、隔套、衬套、海绵圈、下刀片依次配套组成单个下刀组件,由于在分切时需要将极片分成若干条小极片,刀轴上就需要多组单个下刀组件,此种结构在分切应用中有以下不足;1、单个下刀组件使用包括海绵圈、衬套和隔套等多种结构配合定宽,成本较高;2、多个隔套及多套隔套组装叠加组装在一起的刀模,宽度累计公差较大,组装过程中易出现刀模贴合异常,在分切过程中易产生切不断极片、掉粉、毛刺等异常,严重影响分条极片品质;3、由于下刀片配套使用海绵圈,容易积累粉尘,会对极片品质造成影响,同时刀片使用寿命会降低。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切刀用隔套,能够提高组装精度、避免分切粉尘聚集,提高分切品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切刀用隔套,包括:隔套本体;支撑环,与所述隔套本体同轴心设置,所述支撑环设置于所述隔套本体的至少一端面;所述支撑环的外径小于所述隔套本体的外径。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分切刀用隔套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套本体设置为中空圆柱体。优选的,隔套本体设置为金属材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分切刀用隔套的一种改进,所述隔套本体与所述支撑环一体成型设置。如此设置,便于加工。而且支撑环设置为金属材质,相对于海绵圈的材质,能够避免分切时产生灰尘的聚集。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分切刀组件,包括:分切刀用隔套,为说明书前文任一项所述的分切刀用隔套;第一刀片,设置于所述分切刀用隔套的至少一端;第二刀片,与所述第一刀片可咬合设置。本技术中的分切刀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分切刀用隔套支撑极片,保证极片快速、平滑地被切断,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分切刀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均设置为环形,所述第一刀片的外径与所述隔套本体的外径一致。如此设置,而且支撑环的外径小于隔套本体的外径,在分切极片时,支撑环形成一个凹陷的台阶,提供了足够的安装空间便于上刀片与下刀片咬合,避免了安装过程中或者运行过程中上刀片与下刀片碰刀而导致刀刃出现缺口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分切刀组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分别设置为尖刀或平刀。优选的,第一刀片为平刀,第二刀片为尖刀,如此设置,即可采用滚切刀的形式,能够提高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分切机,包括:说明书前文任一项所述的分切刀用组件;刀架,设有第一刀轴和第二刀轴,若干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分切刀用隔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刀轴,若干所述第二刀片套设于所述第二刀轴;集尘件,与所述分切刀用隔套相配合设置。本技术提供的分切机,分切时产生的粉尘可以沿支撑环掉落到集尘件中,避免了传统分切刀用隔套产生粉尘累计的问题,避免粉尘落到极片上导致内短路的现象发生。第一刀轴仅需将若干第一刀片和若干分切刀用隔套组装,无需海绵圈和衬套,提高了组装的精度,进而提高了分切的精度。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刀片为下刀片,所述第二刀片为上刀片,所述集尘件设置于所述下刀片的下方。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刀片的刀刃与所述下刀片的刀刃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分切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刀轴和所述第二刀轴平行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切刀用隔套,包括:隔套本体;支撑环,与所述隔套本体同轴心设置,所述支撑环设置于所述隔套本体的至少一端面;所述支撑环的外径小于所述隔套本体的外径。本技术的分切刀用隔套,其中支撑环取代了传统结构中的衬套和海绵圈结构,减少了组装的零部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刀模的组装精度;而且,支撑环在同样起到对极片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分切时产生的粉尘能够沿着支撑环的旋转转移,因此能够避免分切产生粉尘的聚集,提高了极片的品质;另外,由于支撑环的外径小于隔套本体的外径,在分切极片时,支撑环提供了足够的安装空间便于上刀片与下刀片咬合,避免了安装过程中或者运行过程中上刀片与下刀片碰刀而导致刀刃出现缺口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分切刀用隔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中分切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分切刀组件的爆炸图。其中,1-分切刀用隔套、11-隔套本体、12-支撑环、2-第一刀片;3-第二刀片;8-极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切刀用隔套1,包括:隔套本体11;支撑环12,与隔套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切刀用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隔套本体;/n支撑环,与所述隔套本体同轴心设置,所述支撑环设置于所述隔套本体的至少一端面;/n所述支撑环的外径小于所述隔套本体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切刀用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套本体;
支撑环,与所述隔套本体同轴心设置,所述支撑环设置于所述隔套本体的至少一端面;
所述支撑环的外径小于所述隔套本体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刀用隔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本体设置为中空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刀用隔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本体与所述支撑环一体成型设置。


4.一种分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切刀用隔套,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切刀用隔套;
第一刀片,设置于所述分切刀用隔套的至少一端;
第二刀片,与所述第一刀片可咬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均设置为环形,所述第一刀片的外径与所述隔套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友军刘克永李雄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