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玉宜专利>正文

全自动煮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81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煮饭装置,具体涉及用于自动控制的煮饭机。全自动煮饭机,包括设在机架上部的储米仓、设在机架中部的量米、洗米装置及设在机架下部的压力锅和电加热器,其中储米仓的出米口与量米、洗米装置的进米口相接,在量米、洗米装置和压力锅之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压力锅盖开闭装置,在机架下部还高在压力锅、盖扣合装置。它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结构简单实用,节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煮饭装置,具体涉及用于自动控制的煮饭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电煮饭装置一般为电饭锅等,其煮饭过程还是需要人工量米、淘米、加水,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会自动煮米饭的机器,它可以脱离人的手工劳作,但又能按照人定好的时间、定好的数量、定好的干稀度、自动放米、自动洗米、自动加水、自动通电,把米煮成米饭的全自动煮饭机。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全自动煮饭机,包括设在机架上部的储米仓、设在机架中部的量米、洗米装置及设在机架下部的压力锅和电加热器,其中储米仓的出米口与量米、洗米装置的进米口相接,在量米、洗米装置和压力锅之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压力锅盖开闭装置,在机架下部还设有压力锅、盖扣合装置;压力锅盖开闭装置包括单向离合器b、连接单向离合器b和滑板的连杆b,在滑板的下部设有一嵌插件,锅盖装在嵌插件上;压力锅、盖扣合装置,包括电动机带动的传动齿轮、安装在机架外侧的外齿条、安装在机架内侧的中齿条及压力锅旋转定位环;中齿条通过连接块与内齿条相连,在外齿条尾端下方和中齿条的顶端下各开一凹槽,装在中齿条下方的楔形块控制中齿条的运动;压力锅定位环安装在压力锅周围,定位环与内、中齿条相连接。量米、洗米装置包括一圆柱形、安装在米杯上端和下端的滑板,一端连接滑板另一端连接单向离合器a的连杆a,单向离合器a与传动齿轮和电动机相连;在米杯的上方装有进水管和进水电磁阀,在米杯的下端装有排水管。压力锅定位环包括半圆齿条及与半圆齿条相啮合的定位环齿轮、定位环齿轮与从动小齿轮相啮合并连接内齿条。在内齿条上开有一条阶梯形的透槽,安在压力锅定位环上的滚轴能在阶梯形的透槽内上下移动。本技术具在下列优越性;1、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化控制,能精确定位同时能自动准确量米放水等。2、结构简单实用,拥有最可靠的机械式快速定位系统,使得压力锅与锅盖在相结合时准确无误。3、超级节能,该机能自动识别进水温度,自动调节煮饭时间,能配合太阳能热水器、节煤灶具等热源,当进水温度达80度时,节能是普通电饭煲用电量的十分之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装载箱复位后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量米、洗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压力锅、盖扣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压力锅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全自动煮饭机,包括设在机架上部的储米仓1、设在机架中部的量米、洗米装置2及设在机架下部的压力锅和电加热器。其中储米仓的出米口11与量米、洗米装置的进米口相接,在量米、洗米装置和压力锅之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压力锅盖开闭装置3,在机架下部还设有压力锅、盖扣合装置4;压力锅盖开闭装置包括单向离合器b31、连接单向离合器b31和滑板33的连杆b32,在滑板33的下部设有一嵌插件34,锅盖35装在嵌插件34上。如图4所示,量米、洗米装置2包括一圆柱形米杯21、安装在米杯上端和下端的滑板22、23,一端连接滑板另一端连接单向离合器a25的连杆a26,单向离合器a25与传动齿轮27和电动机28相连;在米杯的上方装有进水管29和进水电磁阀,在米杯的下端装有排水管24和排水电磁阀。在米杯下端的滑板23下面还设有一平板231,平板的一端开有一落米孔232,另一端向下凹形成一个水槽233,水槽上面设有一带滤网的漏水孔234。单向离合器a25和单向离合器b31同轴反向安装,即在运行过程中,单向离合器a25正转,则单向离合器b输出停转,单向离合器b正转,则单向离合器a输出停转。在单向离合器a、b上均装有传感片,经电路来控制单向离合器停顿时间的长短。如图5所示,压力锅、盖扣合装置4,包括电动机带动的传动齿轮41、安装在机架外侧的外齿条42、安装在机架内侧的中齿条43及压力锅旋转定位环5;机架两侧的外齿条42与中齿条43形成一个压力锅装载箱,中齿条43通过连接块44与内齿条45相连,在外齿条42尾端下方和中齿条43的顶端下各开一凹槽46、47,装在中齿条43下方的楔形块48控制中齿条的运动,使之能与传动齿轮41啮合或错开。在内齿条上开有一条阶梯形的透槽49,安在压力锅定位环上的滚轴6在阶梯形的透槽内上下移动。在压力锅定位环5上开设在一上、下定位槽54,从动小齿轮52经上下定位槽定位后能与内齿条45上、下移动。如图6所示,压力锅定位环5安装在压力锅周围,定位环与内、中齿条相连接。压力锅定位环包括半圆齿条51及与半圆齿条相啮合的定位环齿轮53,定位环齿轮53与从动小齿轮52相啮合并连接内齿条45。使用时,在全自动煮饭机的外壳面板上,设定好用米量和米饭的干稀程度,然后按下电源开关,电动机28通过传动齿轮27带动单向离合器a25运动,单向离合器a25通过连杆a26推动装有米杯的滑板从落米孔232位移到进米孔,此时装在储米仓内的米进到米杯内,然后滑板再移到带有滤网的漏水口234上,此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阀,进水管出水,滑板来回移动将米杯内的米冼净后,再移动到落米孔232,此时,单向离合器b31已通过连杆b32带动滑板33移动把锅盖移开,米杯中的米从落米孔232直接落入锅内,进水管加水注入锅内。然后锅盖复位,这时电机28停止工作。电动机40开始正转,经变速后通过传动齿轮41与中齿条43啮合传送动力,中齿条43通过连接块44带动内齿条45,内齿条45通过从动小齿轮52与半圆齿条51啮合,推动压力锅上升并与锅盖旋紧,然后装在锅底的电热器加热直至锅内的米饭煮熟。再按机壳面板上的按键,电动机40反转,通过中齿条、内齿条的传动,从动小齿轮52与半圆齿条51啮合推动压力锅下降与锅盖分开,此时楔形块48上升将中齿条顶起,传动齿轮41与中齿条错开,与外齿条啮合,将压力锅装载箱推出机架外,吃完饭将压力锅和锅盖抽出清洗后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煮饭机,包括设在机架上部的储米仓[1]、设在机架中部的量米、洗米装置[2]及设在机架下部的压力锅和电加热器,其中储米仓的出米口[11]与量米、洗米装置[2]的进米口相接,其特征在于:A、在量米、洗米装置和压力锅之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压力锅盖开闭装置[3],在机架下部还设有压力锅、盖扣合装置[4];B、压力锅盖开闭装置[3]包括单向离合器b[31]、连接单向离合器b[31]和滑板[33]的连杆b[32],在滑板[33]的下部设有一嵌插件[34],锅盖[35]装在嵌插件 上;C、压力锅、盖扣合装置[4],包括电动机[40]带动的传动齿轮[41]、安装在机架外侧的外齿条[42]、安装在机架内侧的中齿条[43]及压力锅旋转定位环[5];中齿条[43]通过连接块[44]与内齿条[45]相连,在外齿条尾端下 方和中齿条的顶端下各开一凹槽[46]、[47],装在中齿条[46]下方的楔形块[48]控制中齿条[43]的运动;D、压力锅定位环[5]安装在压力锅周围,定位环与内、中齿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煮饭机,包括设在机架上部的储米仓[1]、设在机架中部的量米、洗米装置[2]及设在机架下部的压力锅和电加热器,其中储米仓的出米口[11]与量米、洗米装置[2]的进米口相接,其特征在于A、在量米、洗米装置和压力锅之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压力锅盖开闭装置[3],在机架下部还设有压力锅、盖扣合装置[4];B、压力锅盖开闭装置[3]包括单向离合器b[31]、连接单向离合器b[31]和滑板[33]的连杆b[32],在滑板[33]的下部设有一嵌插件[34],锅盖[35]装在嵌插件上;C、压力锅、盖扣合装置[4],包括电动机[40]带动的传动齿轮[41]、安装在机架外侧的外齿条[42]、安装在机架内侧的中齿条[43]及压力锅旋转定位环[5];中齿条[43]通过连接块[44]与内齿条[45]相连,在外齿条尾端下方和中齿条的顶端下各开一凹槽[46]、[47],装在中齿条[46]下方的楔形块[48]控制中齿条[43]的运动;D、压力锅定位环[5]安装在压力锅周围,定位环与内、中齿条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煮饭机,其特征在于量米、洗米装置[2]包括一圆柱形米杯[21]、安装在米杯[21]上端和下端的滑板[22]、[23],经连杆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玉宜
申请(专利权)人:夏玉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