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33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秸秆餐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罐体的下端贯通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罐体的外壁连接有三个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支撑腿,所述罐体固定套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长杆机构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内顶壁连接有驱动电机。本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搅拌叶转动对罐体内部的浆料和落入罐体内部的添加剂进行搅拌,转动的下料盒将添加剂添加至浆料中,添加剂的添加分布更加均匀,利于搅拌的进行,节省搅拌时间;挡板和下料盒的位置固定,减小驱动电机运行时的负载,同时,固定的挡板对罐体的上端进行遮盖,避免外物落至罐体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秸秆餐具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餐具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餐具,它不但使用起来健康无公害,更能帮助我们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用秸秆制得的一次性餐具、包装材料,可容易在自然界中被微生物分解,分解物为植物的肥料,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充分利用农田中的废弃秸秆,减少了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秸秆餐具具有重要的质量要求,食物中的汤水和油不能漏出,因此需要在浆料中加入适量的防油剂和防水剂,在秸秆餐具在成型之前需要将秸秆纤维浆和添加剂进行搅拌均匀备用。现有的搅拌装置,在对添加剂进行添加时,会造成物料堆积,增长搅拌的时间。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下端贯通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罐体的外壁连接有三个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支撑腿,所述罐体固定套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长杆机构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内顶壁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贯通连接有两个下料盒,所述下料盒的底壁上开设有下料孔,所述搅拌轴活动套接有下端连接在挡板上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第一锁紧螺钉位于套筒内部的一端与搅拌轴相抵。优选的,所述下料盒的内底壁连接有半球体,半球体覆盖下料盒的内底壁上未开设下料孔的区域。优选的,所述挡板连接有活动套接在罐体上的外环板,所述外环板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锁紧螺钉位于外环板内部的一端与罐体相抵。优选的,所述长杆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板上的套管和连接在上盖上的长杆,长杆活动插接在套管中,所述套管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螺钉,第三锁紧螺钉位于套管内部的一端与长杆相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搅拌叶转动对罐体内部的浆料和落入罐体内部的添加剂进行搅拌,转动的下料盒将添加剂添加至浆料中,添加剂的添加分布更加均匀,利于搅拌的进行,节省搅拌时间挡板和下料盒的位置固定,减小驱动电机运行时的负载,同时,固定的挡板对罐体的上端进行遮盖,避免外物落至罐体的内部;通过对套管和长杆的总长度进行调节,改变罐体和上盖之间的距离,方便外部物体探入罐体和上盖之间,同时长杆可从套管中取出,方便对上盖进行移动,将搅拌轴和搅拌叶取出,对其进行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2-支撑腿;3-支撑板;4-上盖;5-驱动电机;6-搅拌轴;7-搅拌叶;8-轴承;9-挡板;10-下料盒;101-半球体;11-套筒;12-第一锁紧螺钉;13-外环板;14-第二锁紧螺钉;15-套管;16-长杆;17-第三锁紧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下端贯通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罐体1的外壁连接有三个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支撑腿2,罐体1固定套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通过长杆机构连接有上盖4,上盖4的内顶壁连接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6,搅拌轴6上连接有搅拌叶7,搅拌轴6通过轴承8固定套接有挡板9,挡板9上贯通连接有两个下料盒10,下料盒10的底壁上开设有下料孔,下料盒10的内底壁连接有半球体101,半球体101覆盖下料盒10的内底壁上未开设下料孔的区域,搅拌轴6活动套接有下端连接在挡板9上的套筒11,套筒11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12,第一锁紧螺钉12位于套筒11内部的一端与搅拌轴6相抵。本案中,驱动电机5、外部开关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组成一条串联电路,驱动电机5通电启动通过联轴器、搅拌轴6带动搅拌叶7转动,将添加剂放置在下料盒10中,将第一锁紧螺钉12转动与搅拌轴6相抵,搅拌轴6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套筒11带动挡板9、下料盒10同步转动,位于下料盒10内部的添加剂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下料孔下落至罐体1的内部,本装置,搅拌叶7转动对罐体1内部的浆料和落入罐体1内部的添加剂进行搅拌,转动的下料盒10将添加剂添加至浆料中,添加剂的添加分布更加均匀,利于搅拌的进行,节省搅拌时间。挡板9连接有活动套接在罐体1上的外环板13,外环板13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14,第二锁紧螺钉14位于外环板13内部的一端与罐体1相抵;长杆机构包括连接在支撑板3上的套管15和连接在上盖4上的长杆16,长杆16活动插接在套管15中,套管15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螺钉17,第三锁紧螺钉17位于套管15内部的一端与长杆16相抵。不需要使用下料盒10时,将第一锁紧螺钉12转动不与搅拌轴6相抵,将第二锁紧螺钉14转动与罐体1相抵,通过外环板13将挡板9和下料盒10的位置固定,此时搅拌轴6在转动的过程中只能带动轴承8的内圈转动,挡板9不会跟随转动,挡板9和下料盒10的位置固定,减小驱动电机5运行时的负载,同时,固定的挡板9对罐体1的上端进行遮盖,避免外物落至罐体1的内部;第三锁紧螺钉17对套管15和长杆16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对套管15和长杆16的总长度进行调节,改变罐体1和上盖4之间的距离,方便外部物体探入罐体1和上盖4之间,同时长杆16可从套管15中取出,方便对上盖4进行移动,将搅拌轴6和搅拌叶7取出,对其进行清洗。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下端贯通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n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壁连接有三个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支撑腿(2),所述罐体(1)固定套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通过长杆机构连接有上盖(4),所述上盖(4)的内顶壁连接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上连接有搅拌叶(7),/n所述搅拌轴(6)通过轴承(8)固定套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上贯通连接有两个下料盒(10),所述下料盒(10)的底壁上开设有下料孔,所述搅拌轴(6)活动套接有下端连接在挡板(9)上的套筒(11),所述套筒(11)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12),第一锁紧螺钉(12)位于套筒(11)内部的一端与搅拌轴(6)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餐具加工用浆料搅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下端贯通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壁连接有三个等距离环形分布的支撑腿(2),所述罐体(1)固定套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通过长杆机构连接有上盖(4),所述上盖(4)的内顶壁连接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上连接有搅拌叶(7),
所述搅拌轴(6)通过轴承(8)固定套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上贯通连接有两个下料盒(10),所述下料盒(10)的底壁上开设有下料孔,所述搅拌轴(6)活动套接有下端连接在挡板(9)上的套筒(11),所述套筒(11)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12),第一锁紧螺钉(12)位于套筒(11)内部的一端与搅拌轴(6)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兴飞吉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谷瑞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