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13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属于医疗消毒器械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内的存放装置、杀菌消毒元件、与电源,存放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活动卡接的固定套筒、第一存储套筒、第二存储套筒、第三存储套筒以及封闭筒盖,第一存储套筒、第二存储套筒、第三存储套筒内部上端均设有消毒棉圈层,每个消毒棉圈层用于放置不同型号的针灸用针;通过消毒棉圈层对针灸用针进行竖直放置,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取拿,避免针尖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通过每个消毒棉圈层对不同型号的针灸用针进行分类存放,节省取放时间,增加便捷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毒效果好,存取方便,安全可靠,适合大量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消毒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现有的对针灸的针用具进行存放时多采用传统水平放置,这样既不利于医护人员对针灸用针的取放,针尖又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且存放时针容易弯折,对针进行消毒时,多采用人工擦拭消毒,一方面消毒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消毒效果好、存取方便、安全可靠的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主要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内的存放装置、杀菌消毒元件、与各个电气元件电性连接的电源;筒体包括外部上端设有卡件的外筒体、设于所述外筒体内部底端且底端设有贯穿外筒体的出液管的内筒体,所述出液管处设有阀门;所述存放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活动卡接的固定套筒、第一存储套筒、第二存储套筒、第三存储套筒以及封闭筒盖,所述第一存储套筒、第二存储套筒、第三存储套筒高度相同且均能够伸出或进入固定套筒内,固定套筒外侧壁与外筒体内侧壁上端螺纹连接,第一存储套筒、第二存储套筒、第三存储套筒内部上端均设有消毒棉圈层,每个所述消毒棉圈层用于放置不同型号的针灸用针,所述封闭筒盖的直径与外筒体的直径相等,封闭筒盖外侧对应所述卡件的位置处设有扣件;所述杀菌消毒元件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存储套筒、第二存储套筒、第三存储套筒内壁的多个紫外线杀菌灯、设于内筒体底端的多个换能器。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下端沿周向设有多个固定吸盘,通过多个固定吸盘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方便医护人员对针灸用具的存取。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上设有电子计时器,所述电子计时器与电源电性联系,通过电子计时器对针灸用针的清洗消毒时间进行限定,增加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筒盖的内部中心位置与第三存储套筒中心位置为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结构,方便将各个储套筒拆卸清理,避免因清理不及时造成二次污染。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筒盖上端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封闭筒盖上端设有把手,通过太阳能板对电源进行充电,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通过把手对封闭筒盖进行提拉,方便操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对针灸用针进行存储消毒杀菌时,通过固定吸盘对筒体进行固定,将扣件与对应的卡件分开,将固定套筒旋转至与外筒体分离,通过把手将存放装置取出,向内筒体内加入消毒清洗液,然后将固定套筒与外筒体向相反方向旋转固定,将使用过的不同型号的针灸用针插入不同的消毒棉圈层上,将扣件与对应的卡件扣接后,每个消毒棉圈层上对应的针灸用针下端会浸入内筒体内的消毒清洗液中,启动超声换能器使消毒清洗液进行振动从而对浸入的针灸用针下端进行清洗消毒,通过电子计时器对清洗消毒时间进行限定,当达到清洗时间后,打开出液管处设有阀门,将消毒液排出,同时启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后的针灸用针进行杀菌处理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通过消毒棉圈层对针灸用针进行竖直放置,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取拿,避免针尖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通过每个消毒棉圈层对不同型号的针灸用针进行分类存放,节省取放时间,增加便捷性;通过多个固定吸盘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方便医护人员对针灸用具的存取;通过电子计时器对针灸用针的清洗消毒和杀菌时间进行限定,增加装置的可靠性;通过太阳能板对电源装置进行充电,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通过把手对封闭筒盖进行提拉,方便操作;本技术消毒效果好,存取方便,安全可靠,适合大量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筒体、10-外筒体、100-卡件、101-固定吸盘、102-电子计时器、11-内筒体、110-出液管、2-存放装置、20-固定套筒、21-第一存储套筒、22-第二存储套筒、23-第三存储套筒、24-封闭筒盖、240-扣件、241-太阳能板、242-把手、25-消毒棉圈层、3-杀菌消毒元件、30-紫外线杀菌灯、31-换能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主要包括筒体1、设于筒体1内的存放装置2、杀菌消毒元件3、与各个电气元件电性连接的电源;筒体1包括外部上端设有卡件100的外筒体10、设于外筒体10内部底端且底端设有贯穿外筒体10的出液管110的内筒体11,出液管110处设有阀门,外筒体10下端沿周向设有十个固定吸盘101,通过固定吸盘101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方便医护人员对针灸用具的存取,外筒体10上设有电子计时器102,电子计时器102与电源电性联系,通过电子计时器102对针灸用针的清洗消毒时间进行限定,增加装置的可靠性;存放装置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活动卡接的固定套筒20、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以及封闭筒盖24,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高度相同且均能够伸出或进入固定套筒20内,固定套筒20外侧壁与外筒体10内侧壁上端螺纹连接,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内部上端均设有25个消毒棉圈层25,每个消毒棉圈层25用于放置不同型号的针灸用针,封闭筒盖24的直径与外筒体10的直径相等,封闭筒盖24外侧对应卡件100的位置处设有扣件240,封闭筒盖24的内部中心位置与第三存储套筒23中心位置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将各个储套筒拆卸清理,避免因清理不及时造成二次污染,封闭筒盖24上端设有太阳能板241,太阳能板241与电源装置4电性连接,封闭筒盖24上端设有把手242,通过太阳能板241对电源进行充电,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通过把手242对封闭筒盖24进行提拉,方便操作;杀菌消毒元件3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内壁的多个紫外线杀菌灯30、设于内筒体11底端的8个换能器31,其中,各个电气元件均为市售。对针灸用针进行存储消毒杀菌时,通过固定吸盘101对筒体1进行固定,将扣件240与对应的卡件100分开,将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筒体(1)、设于所述筒体(1)内的存放装置(2)、杀菌消毒元件(3)、与各个电气元件电性连接的电源;/n筒体(1)包括外部上端设有卡件(100)的外筒体(10)、设于所述外筒体(10)内部底端且底端设有贯穿外筒体(10)的出液管(110)的内筒体(11),所述出液管(110)处设有阀门;/n所述存放装置(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活动卡接的固定套筒(20)、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以及封闭筒盖(24),所述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高度相同且均能够伸出或进入固定套筒(20)内,固定套筒(20)外侧壁与外筒体(10)内侧壁上端螺纹连接,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内部上端均设有消毒棉圈层(25),每个所述消毒棉圈层(25)用于放置不同型号的针灸用针,所述封闭筒盖(24)的直径与外筒体(10)的直径相等,封闭筒盖(24)外侧对应所述卡件(100)的位置处设有扣件(240);/n所述杀菌消毒元件(3)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内壁的多个紫外线杀菌灯(30)、设于内筒体(11)底端的多个换能器(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针灸用便携式存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筒体(1)、设于所述筒体(1)内的存放装置(2)、杀菌消毒元件(3)、与各个电气元件电性连接的电源;
筒体(1)包括外部上端设有卡件(100)的外筒体(10)、设于所述外筒体(10)内部底端且底端设有贯穿外筒体(10)的出液管(110)的内筒体(11),所述出液管(110)处设有阀门;
所述存放装置(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活动卡接的固定套筒(20)、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以及封闭筒盖(24),所述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高度相同且均能够伸出或进入固定套筒(20)内,固定套筒(20)外侧壁与外筒体(10)内侧壁上端螺纹连接,第一存储套筒(21)、第二存储套筒(22)、第三存储套筒(23)内部上端均设有消毒棉圈层(25),每个所述消毒棉圈层(25)用于放置不同型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朝敏秦达杨秀琪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