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从成专利>正文

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045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支撑杆连接有用于固定于床板边侧的固定机构,且两个所述导轨之间的端部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固定在床板上,从而便于进行拆卸原装,灵活性强,且便于对壳体的位置进行随意调节,从而便于对人体背部不同的穴位进行按摩,有利于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不同部位的按摩,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灸推拿
,具体是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针灸过程中需要使患者在针灸治疗床上保持静止进行针灸治疗。推拿,中医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又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和力道,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延长寿命的疗效。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时需要使用到辅助按摩装置。在进行针灸推拿,通常需要对病人进行辅助按摩等,以提高后续针灸推拿等的效果,但是现有的辅助按摩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按摩,费时费力,另外,目前虽然存在辅助按摩装置,但大都是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能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辅助按摩,效果不佳,且不便于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支撑杆连接有用于固定于床板边侧的固定机构,且两个所述导轨之间的端部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顶板沿导轨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沿其方向移动的活动板,且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板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倾斜分布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壳体,且所述壳体的两侧与活动板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壳体的前后侧均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按摩轮,所述壳体内分别设置有捏皮机构及挤压机构,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捏皮机构及挤压机构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L型板,所述L型板的竖直部位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顶端延伸至固定耳的上方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L型板水平部位相对的夹板,且所述夹板内壁与L型板的竖直部位侧壁滑动连接,通过转动螺柱,可使得夹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对不同厚度的床板进行加紧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于顶板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轴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齿条,且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两端与伸缩杆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得齿轮转动,在导轨与支撑板的限位作用下,使得齿轮在齿条上滚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丝杆,所述丝杆通过固定块与底板的底部连接,且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转盘,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块,且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位于螺纹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块对应分布的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通过转动转盘,使得丝杆转动,并在螺纹块、第一滑块及滑槽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沿丝杆方向进行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与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底部侧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侧壁通过轴承与壳体侧壁转动连接,通过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的设置,对壳体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曲轴,所述曲轴上转动连接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挤压按摩头,且所述连接板的侧壁通过第二滑块与壳体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曲轴的设置,使得三个连接块可进行上下反复移动,从而使得挤压按摩头对人体进行挤压按摩。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捏皮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两个凸轮,且所述凸轮的底部滚动连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顶端四角处均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壳体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位于转动轴的下方处设置有两个平行分布的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与活动套内壁滑动连接的捏皮板,且两个所述捏皮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通过凸轮的设置,使得活动套可反复上下移动,当活动套下移时,使得两个捏皮板相互靠近,从而进行捏皮,当活动套上移时,使得两个捏皮板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捏皮板松开人体皮肉,如此反复进行捏皮。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捏皮板倾斜设置,且所述捏皮板的底部呈弧形结构,所述活动套内设置有与捏皮板倾斜度相同的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壳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二电机轴部与曲轴连接,所述曲轴与转动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1、现将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拉开,使得床板位于L型板的水平部位与夹板之间,然后拧紧螺柱,进行固定;S201、通过启动第一电机,使得齿轮在齿条上滚动,对壳体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然后转动转盘,对壳体的纵向位置进行调节,将壳体调节至需要按摩的部位,通过启动电动推杆,使得壳体下移与人体接触;S301、启动第二电机,使得曲轴及转动轴转动,使得多个连接板反复上下移动,对人体背部进行挤压按摩,同时,在凸轮的作用下,使得活动套反复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捏皮板反复对背部进行捏皮;S401、启动第一电机,使得顶板沿导轨方向持续反复移动,从而使得壳体前后侧的按摩轮对人体背部进行反复滚动按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便于固定在床板上,从而便于进行拆卸原装,灵活性强,且便于对壳体的位置进行随意调节,从而便于对人体背部不同的穴位进行按摩,有利于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不同部位的按摩,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同时通过多种不同的按摩方式,使得患者更加舒适,通过控制顶板的横向位移及壳体的高度、以及壳体的纵向位移,可实现不同间距的全身波浪式滚动按摩,同时可对背部进行全方位敲打按摩或对某一部位进行重复按摩,从而使得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患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中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中可以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中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导轨(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轨(1)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支撑杆(2)连接有用于固定于床板边侧的固定机构(3),且两个所述导轨(1)之间的端部通过伸缩杆(4)连接,所述导轨(1)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两个所述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所述顶板(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顶板(7)沿导轨(1)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板(8)的下方设置有沿其方向移动的活动板(17),且所述底板(8)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板(17)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活动板(17)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倾斜分布的电动推杆(21),所述电动推杆(21)的活动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壳体(9),且所述壳体(9)的两侧与活动板(17)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壳体(9)的前后侧均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按摩轮(18),所述壳体(9)内分别设置有捏皮机构(19)及挤压机构(20),且所述壳体(9)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捏皮机构(19)及挤压机构(20)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导轨(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轨(1)的底部两侧均通过支撑杆(2)连接有用于固定于床板边侧的固定机构(3),且两个所述导轨(1)之间的端部通过伸缩杆(4)连接,所述导轨(1)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两个所述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所述顶板(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顶板(7)沿导轨(1)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板(8)的下方设置有沿其方向移动的活动板(17),且所述底板(8)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板(17)移动的调节机构,所述活动板(17)的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倾斜分布的电动推杆(21),所述电动推杆(21)的活动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壳体(9),且所述壳体(9)的两侧与活动板(17)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杆机构,所述壳体(9)的前后侧均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按摩轮(18),所述壳体(9)内分别设置有捏皮机构(19)及挤压机构(20),且所述壳体(9)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捏皮机构(19)及挤压机构(20)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L型板(10),所述L型板(10)的竖直部位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螺纹连接有螺柱(12),所述螺柱(12)的顶端延伸至固定耳的上方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L型板(10)水平部位相对的夹板(11),且所述夹板(11)内壁与L型板(10)的竖直部位侧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通过电机架固定于顶板(7)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14)的轴部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齿条(5),且所述齿轮(13)与齿条(5)相啮合,所述齿条(5)的两端与伸缩杆(4)的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丝杆(15),所述丝杆(15)通过固定块与底板(8)的底部连接,且所述丝杆(15)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5)的一端设置有转盘(16),所述活动板(17)的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与丝杆(15)螺纹连接的螺纹块(25),且所述活动板(17)的上表面位于螺纹块(2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24),所述底板(8)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块(24)对应分布的滑槽,所述第一滑块(24)与滑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推拿用的辅助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2),所述第一连杆(22)的顶端与活动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2)的底部侧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从成胡英同
申请(专利权)人:王从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