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晓梅专利>正文

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11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设置有头枕,所述床板上设置有一对相配合的第一约束带,所述床板上滑动连接有两对肢体固定机构;所述床板下方固接有两对第一升降滑柱,所述第一升降柱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柱,所述第二升降柱下方固接有固定板,床板与固定板间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板下方固接有两对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肢体定位装置无法进行位置调节和患者肢体张开角度调节的问题,此外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查床高度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显微外科是研究利用光学放大设备和显微外科器材,进行精细手术的学科,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利用光学放大设备手术。从广义来说,显微外科不是某个专科所独有,而是手术学科各有专业都可采用的一门外科技术甚至可以从该专业分出专门的分支学科,如妇科显微镜外科、泌尿显微镜外科、骨显微镜外科等,在我国骨科领域内发展较快,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显微外科有手术精细、准确、损伤小的优点;但是现有技术中,骨显微外科检查过程中经常需要肢体定位装置,但是现有的肢体定位装置无法根据患者体型进行调节,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肢体定位装置会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而有些固定位置不能根据患者肢体张开角度进行调节,会使很多患者感到不适,此外,现有技术中,在骨科显微检查时,不同医护人员经常需要弯腰,检查床高度的不适应极大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急需一种骨科显微检查时的肢体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肢体定位装置无法进行位置调节和患者肢体张开角度调节的问题,此外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查床高度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设置有头枕,所述床板上设置有一对相配合的第一约束带,所述床板上滑动连接有两对肢体固定机构;所述床板下方固接有两对第一升降滑柱,所述第一升降滑柱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滑柱,所述第二升降滑柱下方固接有固定板,床板与固定板间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板下方固接有两对固定柱。进一步地:所述肢体固定机构包括与床板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螺杆,所述第一固定螺杆下方螺接有旋转固定扣;所述第一固定螺杆上固接有固定调节块,所述固定调节块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固定扣,所述活动固定扣上设置有第二约束带。进一步地:第二约束带一端与活动固定扣固接,活动固定扣上设置有与第二约束带另一端相配合的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内转动连接的第一蜗杆,所述固定板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杆相配合的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同轴固接有第一升降螺杆,所述床板上固接有与第一升降螺杆相配合的第一螺杆套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约束带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魔术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增益效果是本技术构思巧妙,操作简单,可活动的肢体固定机构在实现对患者肢体固定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肢体位置和角度的调节,在满足不同患者需求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患者检查时的舒适性;第一升降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床板高度的调节,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肢体定位装置无法进行位置调节和患者肢体张开角度调节的问题,此外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查床高度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肢体固定机构局部剖切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升降机构局部剖切图。图中:1、床板,2、活动固定扣,3、第一约束带,4、头枕,5、第一升降滑柱,6、固定板,7、固定柱,8、第二升降滑柱,9、第一蜗杆,10、第一蜗轮,11、第一升降螺杆,12、第一螺杆套筒,13、旋转固定扣,14、第一固定螺杆,15、固定调节块,16、第二约束带。具体实施方式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上设置有头枕4,床板1上设置有一对相配合的第一约束带3,床板1上滑动连接有两对肢体固定机构;床板1下方固接有两对第一升降滑柱5,第一升降滑柱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滑柱8,第二升降滑柱8下方固接有固定板6,床板1与固定板6间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固定板6下方固接有两对固定柱7。如图1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技术时,医护人员在患者躺在床板1上后,医护人员根据自身需求调节床板1,给自己调节一个舒适的检查高度;然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体型对肢体固定机构进行调节,然后医护人员通过肢体固定机构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医护人员通过第一约束带3对患者躯干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固定的稳定性;头枕4的设置增加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本技术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肢体定位装置无法进行位置调节和患者肢体张开角度调节的问题,此外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查床高度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肢体固定机构包括与床板1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螺杆14,第一固定螺杆14下方螺接有旋转固定扣13;第一固定螺杆14上固接有固定调节块15,固定调节块15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固定扣2,活动固定扣2上设置有第二约束带16。如图2所示:当医护人员调节肢体固定机构位置时,医护人员转动旋转固定扣13,然后滑动第一固定螺杆14,在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反向转动旋转固定扣13,从而实现固定调节块15的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患者肢体放入活动固定扣2内,通过第二约束带16进行固定;固定调节块15和活动固定块的转动连接,满足了患者肢体张开角度的调节,极大增加了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第二约束带16一端与活动固定扣2固接,活动固定扣2上设置有与第二约束带16另一端相配合的固定孔。如图2所示:活动固定扣2上固定孔的设置,保证了与第二约束带16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患者肢体的固定。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6内转动连接的第一蜗杆9,固定板6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杆9相配合的第一蜗轮10,第一蜗轮10同轴固接有第一升降螺杆11,床板1上固接有与第一升降螺杆11相配合的第一螺杆套筒12。如图3所示:医护人员转动第一蜗杆9,第一蜗杆9转动通过第一蜗轮10带动第一升降螺杆11转动,第一升降螺杆11转动通过与其相配合的第一螺杆套筒12实现对床板1高度的调节,同时,第一升降滑柱5和第二滑柱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升降的稳定性。第一约束带3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魔术贴。如图3所示:魔术贴的设置保证了第一约束带3对患者躯体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如图1、2和3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技术时,医护人员在患者躺在床板1上后,医护人员根据自身需求调节床板1,给自己调节一个舒适的检查高度;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转动第一蜗杆9,第一蜗杆9转动通过第一蜗轮10带动第一升降螺杆11转动,第一升降螺杆11转动通过与其相配合的第一螺杆套筒12实现对床板1高度的调节,同时,第一升降滑柱5和第二滑柱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升降的稳定性;然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体型对肢体固定机构进行调节,然后医护人员通过肢体固定机构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医护人员调节肢体固定机构位置时,医护人员转动旋转固定扣13,然后滑动第一固定螺杆14,在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医护人员反向转动旋转固定扣13,从而实现固定调节块15的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患者肢体放入活动固定扣2内,通过第二约束带16进行固定;固定调节块15和活动固定块的转动连接,满足了患者肢体张开角度的调节,极大增加了患者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头枕(4),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一对相配合的第一约束带(3),所述床板(1)上滑动连接有两对肢体固定机构;所述床板(1)下方固接有两对第一升降滑柱(5),所述第一升降滑柱(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滑柱(8),所述第二升降滑柱(8)下方固接有固定板(6),床板(1)与固定板(6)间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板(6)下方固接有两对固定柱(7)。/n

【技术特征摘要】
1.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头枕(4),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一对相配合的第一约束带(3),所述床板(1)上滑动连接有两对肢体固定机构;所述床板(1)下方固接有两对第一升降滑柱(5),所述第一升降滑柱(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滑柱(8),所述第二升降滑柱(8)下方固接有固定板(6),床板(1)与固定板(6)间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板(6)下方固接有两对固定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显微外科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固定机构包括与床板(1)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螺杆(14),所述第一固定螺杆(14)下方螺接有旋转固定扣(13);所述第一固定螺杆(14)上固接有固定调节块(15),所述固定调节块(15)上转动连接有活动固定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晓梅李帅杰
申请(专利权)人:鲁晓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