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亮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诊疗用穿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04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诊疗用穿刺装置,涉及心内科穿刺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上筒和螺纹连接在外上筒底端并与外上筒内部相连通的外下筒,所述外下筒的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外上筒和外下筒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取液筒,所述取液筒的进液口连接有与穿孔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且针头朝向穿孔的穿刺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取液筒和穿刺针正常情况下隐藏在外上筒和外下筒的内部,此时穿刺针没有外露确保了穿刺针不会出现扎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现象,需要使用穿刺针时通过调节组件将穿刺针的位置通过穿孔调整出并通过活塞组件完成对患者的积液抽取工作,同时外上筒和外下筒之间为螺纹连接的方式,因此方便将取液筒拆卸掉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诊疗用穿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内科穿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诊疗用穿刺装置。
技术介绍
心包穿刺是借助穿刺针直接刺入心包腔的诊疗技术,心包穿刺必须在无菌技术下进行,局部应用普鲁卡因麻醉,穿刺部位不可过深,以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刺破冠状动脉造成心包腔大量积血,心包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目前,心包积液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穿刺针将心包穿刺并将积液抽出。目前的心包穿刺针在使用前和使用后的过程中,由于穿刺针的针头细小,不放将其外部套设防护盖,穿刺针的针头部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外露在外界环境中,这样存在医护人员和病患被扎伤的隐患,因此给心包穿刺针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科诊疗用穿刺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诊疗用穿刺装置,包括外上筒和螺纹连接在外上筒底端并与外上筒内部相连通的外下筒,所述外下筒的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外上筒和外下筒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取液筒,所述取液筒的进液口连接有与穿孔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诊疗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上筒(1)和螺纹连接在外上筒(1)底端并与外上筒(1)内部相连通的外下筒(2),所述外下筒(2)的底部开设有穿孔(3),所述外上筒(1)和外下筒(2)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取液筒(4),所述取液筒(4)的进液口连接有与穿孔(3)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且针头朝向穿孔(3)的穿刺针(7),所述取液筒(4)内部设置有用于抽取积液并将积液排出的活塞组件,所述外上筒(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取液筒(4)沿着穿刺针(7)的中心轴线进行直线往复移动的调节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诊疗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上筒(1)和螺纹连接在外上筒(1)底端并与外上筒(1)内部相连通的外下筒(2),所述外下筒(2)的底部开设有穿孔(3),所述外上筒(1)和外下筒(2)的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取液筒(4),所述取液筒(4)的进液口连接有与穿孔(3)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且针头朝向穿孔(3)的穿刺针(7),所述取液筒(4)内部设置有用于抽取积液并将积液排出的活塞组件,所述外上筒(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取液筒(4)沿着穿刺针(7)的中心轴线进行直线往复移动的调节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诊疗用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液筒(4)包括固定筒(401)和分离筒(402),所述固定筒(401)的开口端与分离筒(402)螺纹连接且固定筒(401)与分离筒(402)的内径相等,所述固定筒(401)的密闭端与调节组件(9)连接,所述穿刺针(7)与分离筒(402)的进液口螺纹连接,所述活塞组件设置在固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亮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