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电联产领域,涉及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雾霾加重、化石能源枯竭等问题的出现使得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地热能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清洁能源,却一度被忽视,中国的地热资源占世界的六分之一,但是目前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程度较低,且现有成熟的地热开发技术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缺陷。此外,我国北方集中供热绝大部分以热电联产机组为主体热源,能源产业机构单一,不仅存在供热安全隐患,而且无法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碳达峰和碳中和,面临严峻的降低碳排放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解决地热能充分利用和清洁供热的需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包括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和地热能换热单元,其中,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的汽侧入口连接中压缸的排汽口;所述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的水侧出口连接热网供水管道;所述供热首站汽水换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和地热能换热单元,其中,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的汽侧入口连接中压缸(2)的排汽口;所述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的水侧出口连接热网供水管道;所述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的水侧入口连接地热能换热单元的水侧出口;所述地热能换热单元的水侧入口连接热网回水管道;所述地热能换热单元的出、入口分别连接地热回水管道和地热进水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和地热能换热单元,其中,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的汽侧入口连接中压缸(2)的排汽口;所述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的水侧出口连接热网供水管道;所述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的水侧入口连接地热能换热单元的水侧出口;所述地热能换热单元的水侧入口连接热网回水管道;所述地热能换热单元的出、入口分别连接地热回水管道和地热进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能换热单元包括地热加热器(10)和电热泵单元,其中,所述地热进水管道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地热加热器(10)的工质入口,另一路连接电热泵单元的低温水侧入口;所述地热加热器(10)的工质出口连接电热泵单元的低温水侧入口,电热泵单元的低温水侧出口连接地热回水管道;
所述热网回水管道的出口连接地热加热器(10)的水侧入口,所述地热加热器(10)的水侧出口连接电热泵单元的高温水侧入口,电热泵单元的高温水侧出口连接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的水侧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发电机(4)的电源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泵单元包括压缩机(11)、冷凝器(12)和蒸发器(14),其中,所述压缩机(11)的高温高压工质出口连接冷凝器(12)的工质入口,所述冷凝器(12)的低压液体工质出口连接蒸发器(14)的工质入口,所述蒸发器(14)的低压蒸汽出口连接压缩机(11)的入口;
所述地热加热器(10)的水侧出口连接冷凝器(12)的高温水侧入口,所述冷凝器(12)的高温水侧出口连接供热首站汽水换热器(7)的水侧入口;
所述地热加热器(10)的工质出口连接蒸发器(14)的低温水侧入口,蒸发器(14)的低温水侧出口连接地热回水管道;
所述地热进水管道的另一路连接蒸发器(14)的低温水侧入口;
所述压缩机(1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发电机(4)的电源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热泵单元的地热能集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2)和蒸发器(14)之间设置有膨胀阀(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冠,乔磊,居文平,尚海军,贺凯,耿如意,曹勇,王钰泽,万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