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娟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21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管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包括塑料管道,所述塑料管道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圈,所述保温圈和塑料管道之间设置有刚性支撑机构,所述刚性支撑机构是有若干个交错设置组成的铁丝网,所述保温圈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与保温圈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防护套筒的底侧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支撑架。该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当该管道在室外时,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这样就会使防护套筒由于温差的作用发生形变,防护套筒发生形变会挤压缓冲机构,以此缓冲机构受到挤压的作用会降低该压迫力对塑料管道的伤害,从而增加了该塑料管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管道
,具体为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
技术介绍
塑料管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重量轻等特点,因此在流体及气体输送中常常受到人们的偏爱。但是管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产生热胀冷缩缩的情况由于没有适当的保护装置,这样就会使塑料管道在一些温差比较大的地区中使用会因为热胀冷缩的作用对塑料管道造成伤害从而大大缩短塑料管道的使用寿命,而且现有技术中对管道进行拆卸检修也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包括塑料管道,所述塑料管道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圈,所述保温圈和塑料管道之间设置有刚性支撑机构,所述刚性支撑机构是有若干个交错设置组成的铁丝网,所述保温圈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与保温圈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防护套筒的底侧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支撑架,所述防护套筒的中轴处设置有连接件。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弧形板、弹性板、推杆,两个所述弧形板分别与防护套筒与保温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性板设置在两个弧形板之间,两个所述弹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弹性板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推杆远离弹性板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气体腔,所述推杆远离弹性板的一端贯穿圆形气体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圆形气体腔的上面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所述辅助缓冲机构包括辅助缓冲杆,两个所述辅助缓冲杆设置在圆形气体腔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辅助缓冲杆远离圆形气体腔的一端贯穿防护套筒并延伸至外侧,两个所述辅助缓冲杆的延伸部贯穿连接件并延伸至内部,两个所述辅助缓冲杆贯穿连接件的延伸部均通过弹簧分别与两个连接件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设置有增强机构,所述增强机构包括增强弧板、增强推板,两个所述增强弧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增强弧板设置在两个弧形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增强推板设置在两个增强弧板与两个弹性板之间,所述增强推板的两端分别与增强弧板与弹性板的外表面铰接。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筒与保温圈之间设置有推动清理机构,所述推动清理机构包括弧形推动清理杆、清理转动板、清理刮板、弹性带,两个所述弧形推动清理杆分别与两个增强弧板远离增强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清理转动板分别与两个弧形推动清理杆远离增强弧板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清理转动板远离弧形推动清理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清理刮板固定连接,两个清理刮板之间通过弹性带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圈通槽,两个所述清理转动板远离弧形推动清理杆的一端贯穿通槽并延伸至外侧,两个所述清理刮板设置在通槽的外面,所述通槽的大小小于两个清理刮板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当该管道在室外时,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这样就会使防护套筒由于温差的作用发生形变,防护套筒发生形变会挤压缓冲机构,以此缓冲机构受到挤压的作用会降低该压迫力对塑料管道的伤害,从而增加了该塑料管道的使用寿命。(2)、该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当弧形板发生形变时,会推动增强弧板发生形变,增强弧板的形变作用会推动增强推板发生转动,以此可以推动整个缓冲机构,从而可以增强该装置的缓冲效果。(3)、该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当推杆在缓冲机构的运行下发生移动时,会推动辅助缓冲机构运行,当辅助缓冲机构运行时会挤压连接件内部的弹簧,从而将这种压迫力转移给了弹簧,以此达到保护塑料管道的目的,提高了塑料管道的使用寿命。(4)、该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通过增强弧板的移动,会推动推动清理机构发生移动,推动清理机构移动会带动清理刮板在防护套筒外壁上发生摩擦,从而可以刮掉防护套筒外壁上的污渍。(5)、该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由于对推动清理机构的特殊设计,这样就使清理刮板发生移动,在其移动下会将上面的灰尘抖落掉,从而可以达到对清理刮板的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图中:1、塑料管道;2、保温圈;3、刚性支撑机构;4、防护套筒;5、缓冲机构;51、弧形板;52、弹性板;53、推杆;6、支撑架;7、连接件;8、圆形气体腔;9、辅助缓冲机构;91、辅助缓冲杆;10、增强机构;101、增强弧板;102、增强推板;11、推动清理机构;111、弧形推动清理杆;112、清理转动板;113、清理刮板;114、弹性带;12、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包括塑料管道1,塑料管道1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圈2,保温圈2和塑料管道1之间设置有刚性支撑机构3,刚性支撑机构3是有若干个交错设置组成的铁丝网,保温圈2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套筒4,防护套筒4与保温圈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5,防护套筒4的底侧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支撑架6,防护套筒4的中轴处设置有连接件7。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防护套筒4的热胀冷缩对塑料管道1的伤害,缓冲机构5包括弧形板51、弹性板52、推杆53,两个弧形板51分别与防护套筒4与保温圈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弹性板52设置在两个弧形板51之间,两个弹性板5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推杆53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弹性板52的外表面,两个推杆53远离弹性板52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气体腔8,推杆53远离弹性板52的一端贯穿圆形气体腔8的内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将这种压迫力进行转移,降低该压迫力对塑料管道1的伤害。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对这种压迫力的转移效果,圆形气体腔8的上面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9,辅助缓冲机构9包括辅助缓冲杆91,两个辅助缓冲杆91设置在圆形气体腔8的左右两侧,两个辅助缓冲杆91远离圆形气体腔8的一端贯穿防护套筒4并延伸至外侧,两个辅助缓冲杆91的延伸部贯穿连接件7并延伸至内部,两个辅助缓冲杆91贯穿连接件7的延伸部均通过弹簧分别与两个连接件7的内壁固定连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缓冲机构的缓冲力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对塑料管道1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伤害。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两个弧形板51之间设置有增强机构10,增强机构10包括增强弧板101、增强推板102,两个增强弧板1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增强弧板10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包括塑料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道(1)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圈(2),所述保温圈(2)和塑料管道(1)之间设置有刚性支撑机构(3),所述刚性支撑机构(3)是有若干个交错设置组成的铁丝网,所述保温圈(2)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套筒(4),所述防护套筒(4)与保温圈(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防护套筒(4)的底侧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支撑架(6),所述防护套筒(4)的中轴处设置有连接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包括塑料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道(1)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圈(2),所述保温圈(2)和塑料管道(1)之间设置有刚性支撑机构(3),所述刚性支撑机构(3)是有若干个交错设置组成的铁丝网,所述保温圈(2)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套筒(4),所述防护套筒(4)与保温圈(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防护套筒(4)的底侧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支撑架(6),所述防护套筒(4)的中轴处设置有连接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弧形板(51)、弹性板(52)、推杆(53),两个所述弧形板(51)分别与防护套筒(4)与保温圈(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性板(52)设置在两个弧形板(51)之间,两个所述弹性板(5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杆(53)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弹性板(52)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推杆(53)远离弹性板(52)的一端设置有圆形气体腔(8),所述推杆(53)远离弹性板(52)的一端贯穿圆形气体腔(8)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复合型保温塑料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气体腔(8)的上面设置有辅助缓冲机构(9),所述辅助缓冲机构(9)包括辅助缓冲杆(91),两个所述辅助缓冲杆(91)设置在圆形气体腔(8)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辅助缓冲杆(91)远离圆形气体腔(8)的一端贯穿防护套筒(4)并延伸至外侧,两个所述辅助缓冲杆(91)的延伸部贯穿连接件(7)并延伸至内部,两个所述辅助缓冲杆(91)贯穿连接件(7)的延伸部均通过弹簧分别与两个连接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娟
申请(专利权)人:徐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