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缸顺序伸缩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118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缸顺序伸缩液压系统,涉及随车起重机领域,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外接油管,所述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结构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稳定,顺序伸缩稳定可靠,系统压力较小,减小能量损耗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缸顺序伸缩液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随车起重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多缸顺序伸缩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物流行业高速发展,随车起重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随车起重机行业发展迅速,伴随着大型项目的开工,物料的吊装和转运为起重机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型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伴随着随车起重机的大型化发展,吊臂的数量和长度逐渐变大,目前,折臂式随车起重机的吊臂伸缩方式多为同步伸缩,但伴随这随车起重机逐渐向大型化发展,吊臂节数越来越多,折臂式随车起重机较直臂式随车起重机具有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作业效率更高的优势,所以折臂式随车起重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吊臂伸缩液压系统是随车起重机的关键液压系统,当吊臂数量较多时,顺序伸缩相较于其他伸缩机制具有吊重能力强、吊臂受力良好等优点。所以对随车起重机多缸顺序伸缩液压系统具有蛇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缸顺序伸缩液压系统,控制稳定,顺序伸缩稳定可靠,系统压力较小,减小能量损耗较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缸顺序伸缩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外接油管,所述第一液压缸包括分为第一液压缸无杆腔和第一液压缸有杆腔的缸体、缸盖、活塞、插接在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液压缸中心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换向阀;在第一液压缸无杆腔一侧缸体底部设置有A1油口,A1油口与第一单向阀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杆为空心杆件,第一液压缸中心管一端固定在缸体底部,第一液压缸中心管与第二单向阀相连通,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第一液压缸中心管的另一端套在活塞杆空腔内,第一活塞杆空腔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设置有F1油口;在缸体活塞伸出末段设置有U型孔槽,U型孔槽内设置B1油口、C1油口,B1油口和C1油口通过U型孔槽实现油路的连通,C1油口在第一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第一液压缸无杆腔相连通,B1油口在第一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设置在活塞上的G1油口向连通,G1油口通过设置在第一活塞杆内部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条芯管以及与第一液压缸第一条芯管相连通的外接油管连接到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的一端,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并联设置;在第一液压缸有杆腔的一侧缸体顶部设置有油口I1;设置在第一活塞杆内部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条芯管的一端通过D1油口与第一液压缸无杆腔连通,第一液压缸第二条芯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换向阀相连通,设置在第一活塞杆内部的第一液压缸第三条芯管的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一活塞杆上的E1油口与第一液压缸有杆腔相连通,第一液压缸第三条芯管的另一端通过H1油口和外接油管与设置在第二液压缸有杆腔的一侧缸体顶部的油口I2相连通;F1油口和第一换向阀的另一端通过外接油管与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液压缸包括分为第三液压缸无杆腔和有杆腔的缸体、活塞、活塞杆;在第三液压缸无杆腔一侧缸体底部上设置有A3油口,在有杆腔一侧缸盖上设置I3油口。所述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液压缸包括分为第二液压缸无杆腔和第二液压缸有杆腔的缸体、缸盖、活塞、插接在缸体内的第二活塞杆、第二液压缸中心管、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二换向阀;在第二液压缸无杆腔一侧缸体底部设置有A2油口,A2油口与第三单向阀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杆为空心杆件,第二液压缸中心管一端固定在缸体底部,第二液压缸中心管与第四单向阀相连通,第二液压缸中心管的另一端套在活塞杆空腔内,第二活塞杆空腔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设置有F2油口;在缸体活塞伸出末段设置有U型孔槽,U型孔槽内设置B2油口、C2油口,B2油口和C2油口通过U型孔槽实现油路的连通,C2油口在第二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第二液压缸无杆腔相连通,B2油口在第二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设置在活塞上的G2油口连通,G2油口通过设置在第二活塞杆内部的第二液压缸第一条芯管以及与第二液压缸第一条芯管相连通的外接油管与第三液压缸无杆腔上设置的A3油口相连通;设置在第二活塞杆内部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条芯管一端通过D2油口与第二液压缸无杆腔相连通,第二液压缸第二条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换向阀的一端相连通,设置在第二活塞杆内部的第二液压缸第三条芯管的一端通过E2油口与第二液压缸有杆腔连通,第二液压缸第三条芯管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二活塞杆上的H2油口和外接油管与第三液压缸缸体顶部的I3油口连通;F2油口和第二换向阀的另一端通过外接油管与第三液压缸无杆腔设置的A3油口连通。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固定连接在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的顶部,第二换向阀固定连接在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的顶部;所述第一换向阀为二位二通换向阀,第二换向阀为二位二通换向阀。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第一液压缸相连通的与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结构相同的多级液压缸。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液压缸结构有效可靠的实现吊臂伸出时第一、第二、第三液压缸的顺序进行顺序伸出,缩回时,实现第三、第二、第一液压缸的顺序进行顺序是缩回。顺序伸缩稳定可靠,伸出和缩回均采用行程控制,并无压力控制所以减小了系统压力,减小了能量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顺序伸缩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伸出动作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缩回动作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液压缸,11、第一液压缸无杆腔,12、第一液压缸有杆腔,13、第一液压缸第一条芯管,14、第一液压缸第二条芯管,15、第一液压缸第三条芯管,16、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7、第一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9、第一换向阀,2、第二液压缸,21、第二液压缸无杆腔,22、第二液压缸有杆腔,23、第二液压缸第一条芯管,24、第二液压缸第二条芯管,25、第二液压缸第三条芯管,26、第二液压缸中心管,27、第三单向阀,28、第四单向阀,29、第二换向阀,3、第三液压缸,31、第三液压缸无杆腔,4、外接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第一液压缸1、第二液压缸2、第三液压缸3、第一换向阀19、第二换向阀29、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8、第三单向阀27、第四单向阀28,第一换向阀19安装在第一液压缸1的第一活塞杆的顶部,第二换向阀29安装在第二液压缸2的第二活塞杆的顶部;所述第一换向阀19为二位二通换向阀,第二换向阀29为二位二通换向阀;所述第一液压缸1包括分为无杆腔和有杆腔的缸体、缸盖、活塞、插接在缸体内的活塞杆、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8、第一换向阀19;在无杆腔一侧缸体底部开设A1油口,A1油口外接第一单向阀17,活塞杆为空心,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一端固定在缸体底部外接第二单向阀18,另一端套在活塞杆空腔内,第一活塞杆空腔与外部连通一端为F1油口;在缸体靠近活塞伸出末段的U型孔槽内开设B1油口、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缸顺序伸缩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缸(1)、第二液压缸(2)、第三液压缸(3)、第一换向阀(19)、第二换向阀(29)、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8)、第三单向阀(27)、第四单向阀(28)、外接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包括分为第一液压缸无杆腔(11)和第一液压缸有杆腔(12)的缸体、缸盖、活塞、插接在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8)、第一换向阀(19);/n在第一液压缸无杆腔(11)一侧缸体底部设置有A1油口,A1油口与第一单向阀(17)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杆为空心杆件,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一端固定在缸体底部,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与第二单向阀(18)相连通,第一单向阀(17)和第二单向阀(18)并联设置;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的另一端套在活塞杆空腔内,第一活塞杆空腔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设置有F1油口;在缸体活塞伸出末段设置有U型孔槽,U型孔槽内设置B1油口、C1油口,B1油口和C1油口通过U型孔槽实现油路的连通,C1油口在第一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第一液压缸无杆腔(11)相连通,B1油口在第一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设置在活塞上的G1油口向连通,G1油口通过设置在第一活塞杆内部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条芯管(13)以及与第一液压缸第一条芯管(13)相连通的外接油管(4)连接到第三单向阀(27)和第四单向阀(28)的一端,第三单向阀(27)和第四单向阀(28)并联设置;在第一液压缸有杆腔(12)的一侧缸体顶部设置有油口I1;设置在第一活塞杆内部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条芯管(14)的一端通过D1油口与第一液压缸无杆腔(11)连通,第一液压缸第二条芯管(14)的另一端与第一换向阀(19)相连通,设置在第一活塞杆内部的第一液压缸第三条芯管(15)的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一活塞杆上的E1油口与第一液压缸有杆腔(12)相连通,第一液压缸第三条芯管(15)的另一端通过H1油口和外接油管(4)与设置在第二液压缸有杆腔(22)的一侧缸体顶部的油口I2相连通;F1油口和第一换向阀(19)的另一端通过外接油管(4)与第三单向阀(27)、第四单向阀(28)一端连通;/n所述第三液压缸(3)包括分为第三液压缸无杆腔(31)和有杆腔的缸体、活塞、活塞杆;在第三液压缸无杆腔(31)一侧缸体底部上设置有A3油口,在有杆腔一侧缸盖上设置I3油口;/n所述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1)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液压缸(2)包括分为第二液压缸无杆腔(21)和第二液压缸有杆腔(22)的缸体、缸盖、活塞、插接在缸体内的第二活塞杆、第二液压缸中心管(26)、第三单向阀(27)、第四单向阀(28)、第二换向阀(29);在第二液压缸无杆腔(21)一侧缸体底部设置有A2油口,A2油口与第三单向阀(27)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杆为空心杆件,第二液压缸中心管(26)一端固定在缸体底部,第二液压缸中心管(26)与第四单向阀(28)相连通,第二液压缸中心管(26)的另一端套在活塞杆空腔内,第二活塞杆空腔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设置有F2油口;在缸体活塞伸出末段设置有U型孔槽,U型孔槽内设置B2油口、C2油口,B2油口和C2油口通过U型孔槽实现油路的连通,C2油口在第二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第二液压缸无杆腔(21)相连通,B2油口在第二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设置在活塞上的G2油口连通,G2油口通过设置在第二活塞杆内部的第二液压缸第一条芯管(23)以及与第二液压缸第一条芯管(23)相连通的外接油管(4)与第三液压缸无杆腔(31)上设置的A3油口相连通;设置在第二活塞杆内部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条芯管(24)一端通过D2油口与第二液压缸无杆腔(21)相连通,第二液压缸第二条芯管(24)的另一端与第二换向阀(29)的一端相连通,设置在第二活塞杆内部的第二液压缸第三条芯管(25)的一端通过E2油口与第二液压缸有杆腔(22)连通,第二液压缸第三条芯管(25)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二活塞杆上的H2油口和外接油管(4)与第三液压缸缸体顶部的I3油口连通;F2油口和第二换向阀(29)的另一端通过外接油管(4)与第三液压缸无杆腔(31)设置的A3油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缸顺序伸缩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缸(1)、第二液压缸(2)、第三液压缸(3)、第一换向阀(19)、第二换向阀(29)、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8)、第三单向阀(27)、第四单向阀(28)、外接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包括分为第一液压缸无杆腔(11)和第一液压缸有杆腔(12)的缸体、缸盖、活塞、插接在缸体内的第一活塞杆、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第一单向阀(17)、第二单向阀(18)、第一换向阀(19);
在第一液压缸无杆腔(11)一侧缸体底部设置有A1油口,A1油口与第一单向阀(17)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杆为空心杆件,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一端固定在缸体底部,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与第二单向阀(18)相连通,第一单向阀(17)和第二单向阀(18)并联设置;第一液压缸中心管(16)的另一端套在活塞杆空腔内,第一活塞杆空腔与外部连通的一端设置有F1油口;在缸体活塞伸出末段设置有U型孔槽,U型孔槽内设置B1油口、C1油口,B1油口和C1油口通过U型孔槽实现油路的连通,C1油口在第一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第一液压缸无杆腔(11)相连通,B1油口在第一活塞杆完全伸出后与设置在活塞上的G1油口向连通,G1油口通过设置在第一活塞杆内部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条芯管(13)以及与第一液压缸第一条芯管(13)相连通的外接油管(4)连接到第三单向阀(27)和第四单向阀(28)的一端,第三单向阀(27)和第四单向阀(28)并联设置;在第一液压缸有杆腔(12)的一侧缸体顶部设置有油口I1;设置在第一活塞杆内部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条芯管(14)的一端通过D1油口与第一液压缸无杆腔(11)连通,第一液压缸第二条芯管(14)的另一端与第一换向阀(19)相连通,设置在第一活塞杆内部的第一液压缸第三条芯管(15)的一端通过设置在第一活塞杆上的E1油口与第一液压缸有杆腔(12)相连通,第一液压缸第三条芯管(15)的另一端通过H1油口和外接油管(4)与设置在第二液压缸有杆腔(22)的一侧缸体顶部的油口I2相连通;F1油口和第一换向阀(19)的另一端通过外接油管(4)与第三单向阀(27)、第四单向阀(28)一端连通;
所述第三液压缸(3)包括分为第三液压缸无杆腔(31)和有杆腔的缸体、活塞、活塞杆;在第三液压缸无杆腔(31)一侧缸体底部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柳宝磊吕瑞琪杨起帆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