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12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0
一种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包括具有固定安装在中柱一侧的固定窗和形成在中柱另一侧的窗扇安装框的窗框,以及铰接连接在所述的窗框的窗扇安装框内的窗扇,所述的窗框的四个边是从室内侧嵌入在混凝土墙体的窗框安装口处的混凝土墙体的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具有与传统断桥铝不同的隔热原理,采用了无断桥、极简的结构且高效的生产方式,最终产品达到保温系数为1.1抗风压强度9级;气密性8级;水密性6级;隔音30‑40分贝等节能技术指标,符合或超过国内现有的产品节能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自身也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属于可循环再利用的环保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门窗。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现有建筑95%仍属于高能耗建筑,广大省份仍使用单玻窗户。我国煤炭占能源发电的70%,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甚至远渡重洋,结果近一半浪费在建筑窗户方面。窗户的节能占建筑节能的40%以上,因此开展能源和建筑节能、减少煤用量,应同时进行。目前全国大部分窗户都还是K值6以上的老式门窗,节能性很差。近一年来北京门窗标准规定为K值为1.1;天津为1.8~1.5;上海为1.8,其他如重庆,武汉等城市仍采用旧标准,南方广大地区,包括广东,海南的建筑仍为单玻窗,窗户的节能性能提高对整体节能减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何改进节能性能和降低产品造价仍是个很大的难题。目前,国内门窗系统多采用断桥的方式进行隔热,保温性提升的解决方法大多是不断的采用更加复杂的腔体设计,增加LOW-E玻璃层数和充惰性气体,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低的能耗,只能成倍的增加成本。但LOW-E玻璃保值期短,且在冬季阻碍太阳热能进入室内,还降低了采光率;充惰性气体的过程中需要所有环节得到保证,但是在实际的制作中经常会有很多操作问题导致玻璃腔体中的惰性气体纯度达不到标准,防渗漏操作难度大,从而导致整窗性能下降,且保质期短。目前窗户行业内,为了保温系数K值达到1.5,生产厂家窗界面设计的极为复杂,大多采取框材制成“五腔”、“六腔”,中充泡沫塑料,角接处设角码并注胶等手段以提高气密性。即使这样在东北、西北地区严寒地区,温度-30°~40°,窗框仍会有结露现象。这种改进方法成本高,效果不理想,而且产品售价依然很高。K值为1.1的窗户目前工程售价在2000元/㎡以上,造价太高,无法大面积推广,且产品保值期短。因此建筑市场急需专利技术一种高性能低价格、适用于全国范围质量稳定、保质期长(30年-50年)的节能窗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节能环保的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包括具有固定安装在中柱一侧的固定窗和形成在中柱另一侧的窗扇安装框的窗框,以及铰接连接在所述的窗框的窗扇安装框内的窗扇,所述的窗框的四个边是从室内侧嵌入在混凝土墙体的窗框安装口处的混凝土墙体的内侧。所述混凝土墙体的窗框安装口的周边由室内侧向室外侧形成阶梯形结构,从而使所述的窗框安装口位于室内侧的开口大于位于室外侧的开口,所述的窗框的周边形成与所述窗框安装口周边的阶梯形结构相对应的阶梯形结构,从而使所述的窗框能够从室内侧紧密的嵌入在所述窗框安装口处的混凝土墙体的内侧。所述的窗框通过形成在周边的螺孔以及螺栓与所述的混凝土墙体的窗框安装口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的中柱位于室外侧设置有用于保温的中柱扣盖。所述的窗扇安装框在与所述窗扇相接触的四个边框的框面均为凹弧形框面,在四个所述的凹弧形框面中,由中柱的一侧边构成的凹弧形框面与所述窗扇的窗扇合页的合页轴共圆心,其余的三个凹弧形框面均与所述的中柱上的凹弧形框面的弧度相同,且所述的四个凹弧形框面为:左侧凹弧形框面与右侧凹弧形框面对称设置、上侧凹弧形框面与下侧凹弧形框面对称设置,所述窗扇的四个窗扇边框与所述窗扇安装框相对应的四个侧面形成有能够与所对应的凹弧形框面相互紧密对接的凸弧形框面。所述窗扇的窗扇边框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的窗扇安装框密封结合的密封条。所述窗框嵌入在混凝土墙体内侧的四个框均为实心框。由窗框和窗扇构成的窗框部分从室内侧嵌入在混凝土墙体内侧的整体窗结构的K值为0.7;抗风压强度为9级,5.0kpa;气密性为8级;水密性为6级。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具有与传统断桥铝不同的隔热原理,采用了无断桥、极简的结构且高效的生产方式,最终产品达到保温系数为1.1抗风压强度9级;气密性8级;水密性6级;隔音30-40分贝等节能技术指标,符合或超过国内现有的产品节能标准。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自身也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属于可循环再利用的环保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窗框窗扇的组装采用框扇一次成型法,单人单机可每分钟生产两件,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高速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不采用LOW-E玻璃,也无需充惰性气体,(中空玻璃中间设置独特的辅件),这样避免了使用low-E玻璃带来的诸多弊病。由于采用轻质化,无LOW-E膜透明玻璃和独特的结合方式,玻璃保值期可达30至50年以上。3、本专利技术结构极简,大幅降低铝型材和玻璃每平米耗材。因为玻璃和铝合金都属于高能耗原料,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满足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窗框材、辅料、配件、人工费等成本均比目前市场相同性能产品低50-80%以上。4、本专利技术在安装方式方面,在新窗与窗洞之间,窗扇窗框与玻璃之间注密封胶无需人工,且无需在室外注胶,均在室内完成,省工,安全。特别是在建筑完工后,如有非正常破损玻璃需要置换时,无需到室外打胶,安全性高。5、本专利技术在安装时可省略辅框,窗框成品无须加保护膜,安装过程不会发生擦伤,减少成本。窗户安装无需在墙体上冲击打孔,省工又省时,还可实现无尘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与墙体的整体窗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中窗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中窗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框2:窗扇3:混凝土墙体4:窗框安装口5:螺孔6:中柱7:固定窗8:窗扇安装框9:中柱扣盖10:合页轴11:窗扇边框12:密封条13:压线14:窗扇合页15:锁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丝杠和直线导轨的竖直方向波浪浮标检测装置及方法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包括具有固定安装在中柱6一侧的固定窗7和形成在中柱6另一侧的窗扇安装框8的窗框1,以及铰接连接在所述的窗框1的窗扇安装框8内的窗扇2,所述的窗框1的四个边是从室内侧嵌入在混凝土墙体3的窗框安装口4处的混凝土墙体3的内侧。如图2、图3所示,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窗框安装口4的周边由室内侧向室外侧形成阶梯形结构,从而使所述的窗框安装口4位于室内侧的开口大于位于室外侧的开口,所述的窗框1的周边形成与所述窗框安装口4周边的阶梯形结构相对应的阶梯形结构,从而使所述的窗框1能够从室内侧紧密的嵌入在所述窗框安装口4处的混凝土墙体3的内侧。所述的窗框1通过形成在周边的螺孔5以及螺栓与所述的混凝土墙体3的窗框安装口4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的中柱6位于室外侧设置有用于保温的中柱扣盖9。从墙体的室外侧看,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窗框1全部嵌入在所述的混凝土墙体3内,从而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的门窗结构的保温性能和窗框1的牢固性。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窗扇安装框8在与所述窗扇2相接触的四个边框的框面均为凹弧形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包括具有固定安装在中柱(6)一侧的固定窗(7)和形成在中柱(6)另一侧的窗扇安装框(8)的窗框(1),以及铰接连接在所述的窗框(1)的窗扇安装框(8)内的窗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1)的四个边是从室内侧嵌入在混凝土墙体(3)的窗框安装口(4)处的混凝土墙体(3)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包括具有固定安装在中柱(6)一侧的固定窗(7)和形成在中柱(6)另一侧的窗扇安装框(8)的窗框(1),以及铰接连接在所述的窗框(1)的窗扇安装框(8)内的窗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1)的四个边是从室内侧嵌入在混凝土墙体(3)的窗框安装口(4)处的混凝土墙体(3)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窗框安装口(4)的周边由室内侧向室外侧形成阶梯形结构,从而使所述的窗框安装口(4)位于室内侧的开口大于位于室外侧的开口,所述的窗框(1)的周边形成与所述窗框安装口(4)周边的阶梯形结构相对应的阶梯形结构,从而使所述的窗框(1)能够从室内侧紧密的嵌入在所述窗框安装口(4)处的混凝土墙体(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1)通过形成在周边的螺孔(5)以及螺栓与所述的混凝土墙体(3)的窗框安装口(4)的周边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造价节能建筑门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柱(6)位于室外侧设置有用于保温的中柱扣盖(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传昊尤金·曼吉邓武
申请(专利权)人:卓筑天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