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循环球式转向器主要由螺杆、螺母、转向器壳体以及许多小钢球等部件组成,所谓的循环球指的就是这些小钢球,它们被放置于螺母与螺杆之间的密闭管路内,起到将螺母螺杆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阻力较小的滚动摩擦的作用,当与方向盘转向管柱固定到一起的螺杆转动起来后,螺杆推动螺母上下运动,螺母再通过齿轮来驱动转向摇臂往复摇动从而实现转向。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些小钢球就在密闭的管路内循环往复的滚动,这种转向器称为循环球式转向器。因为其结构间主要是滚动摩擦所以传动效率很高,也因为低摩擦这个特点使得循环球式转向器寿命相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要长,对于重负载的汽车来说这是个很大的优点,因此循环球式转向器主要用于中、大型的商用汽车上。当转向盘转动时,转向轴带动转向螺杆旋转,通过钢球将力传给转向螺母,使得转向螺母沿轴向移动,钢球则在钢球导管与滚道通道内循环滚动;在这过程中转向螺杆承受了转向轴与钢球施加的双重外应力,长时间循环往复的滚动摩擦将造成螺杆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钢,其特征在于:钢材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38~0.45%,Si:≤0.40%,Mn:0.75~1.05%,Cr:0.95~1.25%,P:≤0.020%,S:0.015~0.050%,Mo:0.15~0.40%,Al:0.010~0.060%,N:0.004~0.018%,Cu:≤0.08%,Ni:≤0.04%,(Cu+Ni):≤0.10%,[O]:≤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钢,其特征在于:钢材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38~0.45%,Si:≤0.40%,Mn:0.75~1.05%,Cr:0.95~1.25%,P:≤0.020%,S:0.015~0.050%,Mo:0.15~0.40%,Al:0.010~0.060%,N:0.004~0.018%,Cu:≤0.08%,Ni:≤0.04%,(Cu+Ni):≤0.10%,[O]:≤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Si的含量为0.10~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DI值为5.8-6.5in;钢的淬透性为J9mm:52~59HRC,J15mm:49~56HR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规格为圆钢,满足抗拉强度900-1080MPa,屈服强度≥710MPa,断后伸长率≥13%,断面收缩率≥49%,常温冲击功KU2≥72J;钢材的表面硬度为270-310HBW;钢材表面与1/2半径处组织按照GB/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评级为1级;钢材心部组织按照GB/13320-2007《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评级为1~3级,1级是全部为索氏体,2级与3级是索氏体+少量铁素体,4级是索氏体+条状与块状铁素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规格为圆棒,定尺长度为4000mm-9000mm,车皮后的圆棒直径为φ25mm~φ55mm,圆棒直径偏差为±0.03mm,圆棒不圆度≤0.03mm;圆棒矫直后每米弯曲度≤1mm,圆棒总弯曲度≤钢材长度的0.10%。
6.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项所述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用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流程:初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连铸—圆钢连轧—调质—车皮—矫直,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初炼过程使用优质的铁水与废钢,铁水与废钢的用量比需大于1.5,从而减少钢中的残余元素Cu与Ni;精炼过程加入锰铁、铬铁、硅铁以及钼铁用于调整钢水的成分,并且使用铝线与铝粒对钢水进行沉淀脱氧和悬浮脱氧;精炼炉化学成分调整到位后,钢水转运至真空脱气炉脱气;连铸采用全流程保护浇铸的方式,防止钢水二次氧化,连铸采用方坯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诚,吴小林,白云,许晓红,沈刚,李亮亮,余道军,印晓亮,周春雷,林虎,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