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89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光电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4‑溴苯基)(苯基)(4‑(吡啶‑1‑基)苯基)氧化膦与式(II)所示化合物通过取代反应制得式(I)所示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红色TADF材料合成比较困难且器件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显示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传统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低效率和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高成本,科学家们对基于三重态激子转变为单重态激子的新一代延迟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开发产生了兴趣,例如具有三重态-三重态延迟荧光效应和热激活延迟荧光效应的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中,TADF材料发展速度最快。在电致发光三基色材料中,由于红色TADF材料分子合成比较困难。因此,红光分子种类相对较少,而且其器件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红色TADF材料合成比较困难且器件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4-溴苯基)(苯基)(4-(吡啶-1-基)苯基)氧化膦与4,9-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萘[2,3-c][1,2,5]噻二唑通过偶联反应制得式(I)所示化合物。优选的,所述取代反应的时间为8-20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得的TADF材料的发射波长在600nm-700nm之间,为红光发射,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发射光谱有明显红移,可归因于分子结构内的ICT效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制得的化合物的亮度有大幅提高,从4314cd/m2提高为8471cd/m2,外量子效率最高可达23.4%。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得的化合物的核磁氢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9的PL光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实施例1将芘(2.02g,10mmol)溶解在50ml双氧水中,并将溴化氢(1.21g,15mmol),乙醚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2)添加到上述溶液中,在0℃下搅拌8h,将得到产物在乙醇中重结晶得到产物1-溴芘(2.38g,产率85%),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施例2将1-溴芘(2.81g,10mmol)、2-(二甲基-13-氧化氧烷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3.46g,20mmol)、100ml无水四氢呋喃和丁基锂(40mmol)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通入氩气10min后,将温度降至-78℃进行反应28h,反应完毕萃取纯化处理,得到产物4,4,5,5-四甲基-2-(吡喃-1-基)-1,3,2-二氧杂硼烷(2.33g,产率71%),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施例3向250mL干燥的单口烧瓶里,加入三苯基氧化膦(2.78g,10mmol)和CCl4(20mL),室温下缓慢滴入溶于CCl4(10mL)的液溴(1.55mL,30mmol),滴加完毕后,升温回流8h,TLC监测反应结束后,冷却,蒸干后得到浅黄色粗产品。将粗产品溶解在30mlTHF中,冰浴下滴加溶于10mlTHF的Et3N(50mL,9.1mmol),滴加结束后,撤去冰浴,室温下搅拌4h。待反应结束后,蒸干溶剂,加乙酸乙酯萃取(30mL),合并有机相,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反洗,无水硫酸镁干燥,旋蒸浓缩,柱层析(V石油醚∶V二氯甲烷=2∶1),得到产物双(4-溴苯基)(苯基)氧化膦(3.53g,产率81%),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施例4将4,4,5,5-四甲基-2-(吡喃-1-基)-1,3,2-二氧杂硼烷(3.28g,10mmol)和氢氧化钾(1.68g,30mmol)溶于150mL二甲基亚砜中,氮气条件下加热到75℃,此时缓慢加入双(4-溴苯基)(苯基)氧化膦(4.36g,10mmol),反应12h。停止反应并且冷却到室温,将反应液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用柱层析法纯化处理,以300-400目硅胶为固定相,石油醚/二氯甲烷(1:2)为洗脱剂,得到(4-溴苯基)(苯基)(4-(吡啶-1-基)苯基)氧化膦(4.12g,产率74%),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施例5将反应物4,9-二溴萘并[2,3-c][1,2,5]噻二唑(4.13g,12mmol)溶解于事先除水的150ml四氢呋喃溶剂中,置于低温反应仪中维持-78℃,脱气三次后氮气保护。待体系稳定后使用注射器将正丁基锂(2.4M,5.3mL)逐滴加入到上述反应体系中,搅拌三个小时。2-异丙氧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戊硼烷(4.66g,25mmol)逐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反应混合物颜色变为土黄色。反应四小时后,拿到室温下搅拌两天。将反应混合物用水和二氯甲烷溶剂进行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蒸馏,浓缩有机相。使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展开剂为二氯甲烷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3)。得到4,9-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萘[2,3-c][1,2,5]噻二唑(2.376g,产率45.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施例6在氮气气氛下,于-78℃下,向(4-溴苯基)(苯基)(4-(吡啶-1-基)苯基)氧化膦(5.57g,10mmol)的无水THF(120mL)悬浮液中逐滴添加正丁基锂(6.4mL,12.8mmol,2.0M的环己烷溶液)。继续搅拌3h,然后加入4,9-双(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基)萘噻二唑(6.255g,12mmol),将混合溶液升温至80℃,搅拌8小时后,通过TLC监测反应,将得到的有机化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将获得的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50ml),在室温下搅拌6小时后,有机相用无水Na2SO4萃取。得到的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二氯甲烷(1:3)作为洗脱剂),得到化合物1(7.54g,产率67%),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为:实施例6的反应时间为8h,实施例7的反应时间为12h,最终制得化合物2(5.97g,产率71%)。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为:实施例6的反应时间为8h,实施例8的反应时间为16h,最终制得化合物3(5.94g,产率70%)。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为:实施例6的反应时间为8h,实施例9的反应时间为20h,最终制得化合物4(5.99g,产率70%)。综上,本专利技术采用HORIBA公司Fluoromax-4荧光光谱仪进行PL光谱测试;通过HAMAMATSU公司C11347荧光量子测试仪测试荧光量子产率;采用Keithley236仪器测试TADF材料的亮度、启亮电压等,并用硅光电二极管进行校正。瞬时寿命测试和延迟寿命采用EdinburghInstrumentsFLS980光谱仪进行测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2.一种红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4-溴苯基)(苯基)(4-(吡啶-1-基)苯基)氧化膦与4,9-双(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一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万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