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59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包括振荡槽、设于振荡槽侧壁上的振荡单元、设于振荡槽侧壁下方的排杂单元、设于排杂单元下方的收集槽、及设于振荡槽后端的传送单元,振荡单元工作以使置于振荡槽内的被振荡物振荡分解杂质,排杂单元振荡脱落的杂质排到收集槽内,传送单元将振荡分解完成的被振荡物输送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振荡槽和振荡单元来配合振荡分解生食表面或内部的杂质,通过排杂单元和收集槽将杂质排出,通过传送单元将除杂后的生食传送出收集规整,从而实现自动化完成生食去杂去污的工作,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浴产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就要求能够拥有各方面的营养,那么就需要从多种多样的食物中获得,然而,平日繁忙的工作,又使得人们没有太多时间随时煮熟食物,因此,就有食品加工厂会将食物加工成可以直接食用。而众多生食,例如豆类、肉类、菌类食物等的表面或内部基本都存在有污物、杂质等,清洗去杂的工艺都是十分麻烦,因此,就急需一款可以通过震荡分解除杂的机构来完成这项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振荡槽,所述振荡槽连接有一组向下的排杂单元;振荡单元,设于所述振荡槽的侧壁上;收集槽,设于所述排杂单元下方、以接收振荡脱落的杂质;传送单元,设于所述振荡槽后端、以振荡分解完成的被振荡物输送收集。优选的,所述振荡槽后侧壁下方开设有一输送孔,所述输送孔的高度设于10mm~25mm之间;所述输送孔与所述传送单元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振荡单元包括至少两组、且采用超声波结构,每一组所述振荡单元包括多个振子,每一组所述振荡单元的振荡频率不同。优选的,至少一所述振荡单元的振荡频率范围为1000kHz~1500kHz,另一所述振荡单元的振荡频率范围为1500kHz~2100kHz,两所述振荡单元分别于不同时段内振荡工作。优选的,所述振荡单元包括两组,分别为设于所述振荡槽前侧壁上的第一振荡单元和设于所述振荡槽左右侧壁上的第二振荡单元,所述第一振荡单元的振子个数多于所述第二振荡单元的振子个数。优选的,所述排杂单元包括多个管道连接而成,且所述管道贯设于所述振荡槽左右侧壁上,所述管道的出口向下设置。优选的,所述机构包括两组,第一组所述传送单元的末端连接第二组所述振荡槽;第一组所述振荡槽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传送通道和至少一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被振荡物,所述传送通道设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振荡槽之间、以将所述被振荡物传送给所述振荡槽。优选的,所述传送通道包括三个,所述容置槽与所述传送通道相对应。优选的,所述传送通道的中段呈向上凸起状。优选的,所述传送通道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支撑所述传送通道、以使所述传送通道的下端面高于所述容置槽的上端面;所述容置槽和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使所述传送通道的末端高于所述振荡槽的上端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振荡槽和振荡单元来配合振荡分解生食表面或内部的杂质,通过排杂单元和收集槽将杂质排出,通过传送单元将除杂后的生食传送出收集规整,从而实现自动化完成生食去杂去污的工作,生产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组振荡单元,且振荡单元采用超声波结构,每一组振荡单元的频率不同、且交替工作,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的将生食表面或内部的杂质振荡分解彻底。3)、限定振荡槽与传送单元之间的输送孔的高度,以确保已被振荡分解杂质的生食通过,防止误将多个未振荡分解杂质的生食通过传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振荡槽;2、振荡单元;21、第一振荡单元;22、第二振荡单元;3、排杂单元;4、收集槽;5、传送单元;51、规整组件;6、传送通道;7、容置槽;81、第一支架;82、第二支架;83、第三支架;9、排出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中一较佳的实施例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包括振荡槽1、固设于所述振荡槽1侧壁上的振荡单元2、固设于所述振荡槽1侧壁下方的排杂单元3、设于所述排杂单元3下方的收集槽4、以及设于所述振荡槽1后端的传送单元5,所述振荡单元2工作以使置于所述振荡槽1内的被振荡物振荡分解杂质,所述排杂单元3振荡脱落的杂质排到所述收集槽4内,所述传送单元5将振荡分解完成的被振荡物输送收集。所述振荡槽1的前端设置有三个传送通道6和与所述传送通道6相对应的容置槽7,所述容置槽7用于容置所述被振荡物,所述传送通道6设于所述容置槽7和所述振荡槽1之间、以将所述被振荡物传送给所述振荡槽1;所述传送通道6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架81,所述第一支架81用于支撑所述传送通道6、以使所述传送通道6的下端面高于所述容置槽7的上端面;所述容置槽7和所述第一支架81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架82,所述第二支架82使所述传送通道6的末端高于所述振荡槽1的上端面。所述传送通道6的中段呈向上凸起状,所述凸起状以防止所述被振荡物过多地从所述容置槽7被传送到所述振荡槽1内。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机构包括两组所述振荡槽1、所述振荡单元2、所述排杂单元3、所述收集槽4和所述传送单元5,靠近所述传送通道6一端的为第一组,远离所述传送通道6一端的为第二组,即第一组所述振荡槽1与三所述传送通道6相连通,第一组所述传送单元5的末端连接第二组所述振荡槽1的上前端,第二组所述传送单元5的末端连接一排出通道9,所述排出通道9由第二组所述传送单元5的末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振荡槽1后侧壁下方开设有一输送孔,所述输送孔与所述传送单元5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传送单元5从前端往后端向上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单元5采用传送带结构,所述传送带结构从所述输送孔延伸至所述振荡槽1底面,使所述被振荡物可置于所述传送带结构上方。所述输送孔的高度设于10mm~25mm之间;优选地,所述输送孔的高度设于15mm~22mm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孔的高度设为18mm,以确保仅有一个所述被振荡物可以通过。所述传送单元5靠近末端一侧设置有一组规整组件51,所述规整组件51用于规整所述被振荡物;所述规整组件51包括设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连接杆以及固接于所述连接杆下方的多个规整盘,所述被振荡物振荡分解杂质后,被所述传送带结构传送至所述规整盘,所述规整盘整理盘圈所述被振荡物后,再向后传送。所述传送单元5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单元5工作。所述振荡槽1左右侧壁上连接所述排杂单元3,所述排杂单元3包括多个管道、且所述管道之间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荡槽1左右侧壁靠近上端面一侧设有一管道、靠近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其特征在于:/n振荡槽,所述振荡槽连接有一组向下的排杂单元;/n振荡单元,设于所述振荡槽的侧壁上;/n收集槽,设于所述排杂单元下方、以接收振荡脱落的杂质;/n传送单元,设于所述振荡槽后端、以振荡分解完成的被振荡物输送收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其特征在于:
振荡槽,所述振荡槽连接有一组向下的排杂单元;
振荡单元,设于所述振荡槽的侧壁上;
收集槽,设于所述排杂单元下方、以接收振荡脱落的杂质;
传送单元,设于所述振荡槽后端、以振荡分解完成的被振荡物输送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槽后侧壁下方开设有一输送孔,所述输送孔的高度设于10mm~25mm之间;所述输送孔与所述传送单元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单元包括至少两组、且采用超声波结构,每一组所述振荡单元包括多个振子,每一组所述振荡单元的振荡频率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振荡单元的振荡频率范围为1000kHz~1500kHz,另一所述振荡单元的振荡频率范围为1500kHz~2100kHz,两所述振荡单元分别于不同时段内振荡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音波振荡分解除杂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单元包括两组,分别为设于所述振荡槽前侧壁上的第一振荡单元和设于所述振荡槽左右侧壁上的第二振荡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垭地潘才保罗昌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术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