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06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包括:一浮艇及一具有至少一气枪阵列的枪橇,所述浮艇与枪橇之间连接多条缆绳,所述浮艇的底面间隔固设有多个对位回正体,所述对位回正体随着离浮艇的距离增加,所述对位回正体的宽度变小,所述枪橇上设有多个导向槽,所述对位回正体选择性对位卡入导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对位回正体与导向槽的配合对位,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浮艇及气枪阵列可以快速平整叠放在一起,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快速地装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震勘探
,尤其是指一种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海洋地震勘探通常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由拖拽在勘察船后面的装有检波装置的采集线缆接收地层反射波。常规气枪震源装备通常装备有震源系统(空气枪及阵列)、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线缆控制系统、导航系统及勘探船等。浮体及气枪是气枪震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勘探时,通常一个勘探船拖着多个浮体,每个浮体的下方悬挂一个气枪阵列,现有中有两类浮体:一类是一体的硬式浮体和软式浮体,每列气枪阵列配备一个纵向的浮体,所述浮体排在气枪枪阵上方,多列气枪枪阵则配备多个纵向浮体,另一类是分体的浮体,每列气枪阵列配备多个分体的浮体,分体的浮体纵向排列在气枪阵列上方,每个气枪阵列有多个气枪组成。所有浮体通过炮缆的拖拽跟在勘探船的后方。当勘探船航行至勘探区域时,利用气枪作为人工主动源进行地震勘探。现有中浮体与气枪阵列直接通过缆绳连接,所述浮体与气枪阵列之间难以平整叠放在一起,存在不便于装运的缺陷。有鉴于此,本技术的设计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装运的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包括:一浮艇及一具有至少一气枪阵列的枪橇,所述浮艇与枪橇之间连接多条缆绳,所述浮艇的底面间隔固设有多个对位回正体,所述对位回正体随着离浮艇的距离增加,所述对位回正体的宽度变小,所述枪橇上设有多个导向槽,所述对位回正体选择性对位卡入导向槽。所述对位回正体具有多个依次连接成一体的圆台,每一圆台朝向浮艇的底面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一环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通过浮艇的对位回正体及枪橇的结构设计,利用对位回正体与导向槽的配合对位,当对位回正体远离浮艇一侧触及导向槽时,由于所述对位回正体随着离浮艇的距离增加,所述对位回正体的宽度变小,所以对位回正体便会顺势下,直至对位回正体靠近浮艇一侧卡抵于导向槽的槽壁,此时浮艇平整叠放于枪橇正上方,且由于本技术的气枪阵列均设于枪橇,从而使用本技术的人员可以直接搬运枪橇及气枪阵列,因此,本技术的浮艇及气枪阵列可以快速平整叠放在一起,使得本技术可以方便、快速地装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浮艇的立体图(1);图4为本技术的浮艇的立体图(2);图5为本技术的浮艇的分解图(1);图6为本技术的浮艇的分解图(2);图7为本技术的枪橇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浮艇的局部立体图。【符号说明】运载装备1浮艇2密封腔21控制装置22走绳管211连接法兰212电机221枢接轴222转盘223定滑轮224支撑座225电池226散热室228风机229排风管220对位回正体23圆台231环带232枪橇3气枪31雪橇形架体32顶弯杆321底弯杆322侧杆323顶横杆3211顶竖杆3212底横杆3221斜支撑杆324钢丝绳吊耳325连杆326锁链33前框架34保护网罩35连接板36导向槽361缆绳4拖绳5。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包括:一浮艇2及一具有至少一气枪31阵列的枪橇3,所述浮艇2与枪橇3之间连接多条缆绳4,所述浮艇2的底面可以间隔固设有多个对位回正体23,所述枪橇3上设有多个导向槽361,所述对位回正体23选择性对位卡入导向槽361。因此,本技术的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通过浮艇2的对位回正体23及枪橇3的结构设计,利用对位回正体23与导向槽361的配合对位,当对位回正体23远离浮艇2一侧触及导向槽361时,由于所述对位回正体23随着离浮艇2的距离增加,所述对位回正体23的宽度变小,所以对位回正体23便会顺势下,直至对位回正体23靠近浮艇2一侧卡抵于导向槽361的槽壁,此时浮艇2平整叠放于枪橇3正上方,且由于本技术的气枪31阵列均设于枪橇3,从而使用本技术的人员可以直接搬运枪橇3及气枪31阵列,因此,本技术的浮艇2及气枪31阵列可以快速平整叠放在一起,使得本技术可以方便、快速地装运,此外,浮艇2不易于产生偏斜,便于浮艇2与枪橇3一同被拖上下述运载装备1。进一步,所述对位回正体23可以具有多个依次连接成一体的圆台231,每一圆台231朝向浮艇2的底面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一环带23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台231的数量为三个,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采用其它数量,从而所述环带232可以作为过渡,防止当利用下述电机221对缆绳4进行收绳及放绳,下述电机221为直流电机221时,下电机221将对位回正体23歪斜抵于导向槽361的槽壁,误判为过载,启动过载保护。对于所述浮艇2与枪橇3的其它结构,下述举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以此为限,所述浮艇2的其它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有的结构。进一步,所述浮艇2可以包括:两上下叠置的密封腔21,位于下方的密封腔21内设置泡沫,位于上方的密封腔21内设置控制装置22,本技术的浮艇2通过上下叠置的密封腔21的结构设计,使得在浮艇2的上方形成供设置控制装置22的密封腔21,实现能在浮艇2上增设控制装置22,从而便于使用人员控制浮艇2的使用。其中,位于下方的密封腔21可以分为3个密封舱,以防止其中一密封舱损坏进水导致本技术下沉。接着,所述控制装置22可以包括至少一电机221及至少一电池226,所述电池226与电机221电性连接,通过所述电机221转动调整所述枪橇1与浮艇2之间的缆绳4长度,其中,所述控制装置22还可以包括多个转盘223及多个具有定滑轮224的支撑座225,所述电机221的数量于实施例中为一,所述电机221的两侧均连接一枢接轴222,所述转盘223的数量、支撑座225的数量与缆绳4的数量相同,所述缆绳4与转盘223、支撑座225一一对应,所述转盘223间隔枢接于枢接轴222上,两枢接轴222上的转盘223的数量相同,所述缆绳4绕过定滑轮224至转盘223上,所述密封腔21由底部向上穿设有多条缆绳4,所述缆绳4平分设置于密封腔21的两侧,即密封腔21两侧的缆绳4数量相同,且位于密封腔21同一侧的缆绳4在对应的转盘223上的绕向相同,位于密封腔21不同侧的缆绳4在对应的转盘223上的绕向不同,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缆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浮艇及一具有至少一气枪阵列的枪橇,所述浮艇与枪橇之间连接多条缆绳,所述浮艇的底面间隔固设有多个对位回正体,所述对位回正体随着离浮艇的距离增加,所述对位回正体的宽度变小,所述枪橇上设有多个导向槽,所述对位回正体选择性对位卡入导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枪震源装备的浮艇与枪橇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浮艇及一具有至少一气枪阵列的枪橇,所述浮艇与枪橇之间连接多条缆绳,所述浮艇的底面间隔固设有多个对位回正体,所述对位回正体随着离浮艇的距离增加,所述对位回正体的宽度变小,所述枪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垭地潘才保罗昌志王俊生蓝伟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术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