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48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生物活性玻璃10~25份、四氟乙烷12~32份、壳聚糖3~10份、海藻酸钠2~6份、聚氧化乙稀3~7份、米糠提取液8~20份、月桂氮卓酮2~4份、薄荷醇1~3份、魔芋胶4~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敷料合理筛选原料,添加改性生物活性玻璃,小分子壳聚糖作为抗菌剂,加入海藻酸钠、聚氧化乙稀、米糠提取液等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结合月桂氮卓酮、薄荷醇和天然凝胶剂魔芋胶,各个原料科学配比,协同发挥作用,制得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具有优异的止血、中和渗出、诱导上皮再生促进愈合、减少瘢痕产生的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是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和阻止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然而,大面积暴露于外界的特点,使得皮肤很容易受到烧伤、机械伤等外来伤害,则会引起许多局部甚至全身性问题,如新陈代谢加剧、水分和蛋白质过度散失、免疫系统失调等,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若创面覆盖适当的敷料,能有效降低患者机体超高代谢的严重程度,减轻疼痛,防止细菌感染,加速创面愈合。目前采取从异体异源中提取的生长因子来促进创伤愈合的治疗方法,但这种外源性生长因子可能会导致结疤,而且由于生长因子大多是从异体异源中提取制备的,存在引入病毒感染的可能。因此,采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生物活性玻璃促进创面修复产品,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硅基无机材料,在组织修复领域有许多应用,生物活性玻璃被证明可以促进体内外血管化,并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临床上也出现了基于生物活性玻璃粉末的创面修复产品,专利“一种明胶/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海绵敷料及其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生物活性玻璃10~25份、四氟乙烷12~32份、壳聚糖3~10份、海藻酸钠2~6份、聚氧化乙稀3~7份、米糠提取液8~20份、月桂氮卓酮2~4份、薄荷醇1~3份、魔芋胶4~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生物活性玻璃10~25份、四氟乙烷12~32份、壳聚糖3~10份、海藻酸钠2~6份、聚氧化乙稀3~7份、米糠提取液8~20份、月桂氮卓酮2~4份、薄荷醇1~3份、魔芋胶4~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生物活性玻璃17份、四氟乙烷18份、壳聚糖8份、海藻酸钠4份、聚氧化乙稀5份、米糠提取液12份、月桂氮卓酮3份、薄荷醇2份、魔芋胶7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方法:
(1)生物活性玻璃是将摩尔比为15~27:1~3:28~32:1的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钙、五氧化二磷混合制得;
(2)改性体系配制:钕硼铁纳米粒溶于体积浓度为20~30%的硝酸盐溶液中,钕硼铁纳米粒和硝酸盐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3:15,搅拌得到改性体系;
(3)改性方法:生物活性玻璃加入改性体系中,生物活性玻璃和改性体系的质量体积比g/mL为2~4:10,超声分散后搅拌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生物活性玻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分子量为200~6000kD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促愈的皮肤创面无机功能性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震王虹韵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鸿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