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44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包括壳体和支撑杆;壳体的外侧开设有旋转槽,并且壳体整体为半圆弧结构,用于贴合患者的手臂;伸缩件,用于连接壳体和支撑杆,并且伸缩件为支撑杆提供转动的动力来源;不仅能够通过半圆弧的壳体贴合患者的手臂,不会对患者的手臂表面造成挤压而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和透析检测,弧形内壁,保障按摩部分与患者手臂充分的接触,获得更舒适的感觉,而且壳体的侧面采用可转动开启的支撑杆、联动轴和支撑底座组成的支撑结构,方便对壳体使用时进行辅助支撑,增加支撑杆对壳体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防止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手臂发生转动而影响透析数据的稳定性,为血液透析提供稳定且安全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
技术介绍
在患者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作为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阶段,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可以选用活血按摩仪,用于对学习透析过程中的手臂进行按摩和起到良好的活血和辅助护理作用。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活血按摩仪在使用时,按摩仪直接包覆且收紧在患者的手臂上,易对患者的手臂产生收紧后压迫血管,按摩虽然能够缓解和活血,但是压紧的状态易对血管进行血液透析造成影响,同时直接包覆在手臂上对手臂没有任何的限制,使得手臂仍能够在床位上随意移动,若患者在无意识情况下翻转手臂,易对血液透析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包括壳体和支撑杆;所述壳体的外侧开设有旋转槽,并且壳体整体为半圆弧结构,用于贴合患者的手臂;伸缩件,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撑杆,并且伸缩件为支撑杆提供转动的动力来源;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表面与所述壳体的表面转动连接,并且支撑杆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整体为半圆弧结构,用于贴合患者的手臂,使用时,需要血液渗透患者的手臂横穿壳体的内侧,并且手臂的底部紧贴壳体的弧形内壁,保障按摩部分与患者手臂充分的接触,获得更舒适的感觉,伸缩件的一端与连接槽的内侧转动连接,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旋转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保障伸缩件伸缩调节时能够正常稳定的推动支撑杆进行展开或收缩,增加支撑杆对壳体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防止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手臂发生转动而影响透析数据的稳定性,为血液透析提供稳定且安全的保障。优选的,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平行分布且结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杆连接一个联动轴和一个伸缩件,方便通过一个伸缩件同步带动两个支撑杆进行转动开启。优选的,所述旋转槽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旋转槽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的两侧,并且一个旋转槽对应一组所述联动轴的支撑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壳体的两侧同步进行限位和支撑,增强壳体整体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联动轴的支撑结构在收缩后能够显著降低占用的空间,方便设备的储存和收纳。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表面与所述旋转槽的内表面尺寸相适配,用于支撑杆的旋转收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支撑杆能够稳定的收在旋转槽的内部,支撑杆上的连接槽同时为伸缩件的转动收缩提供空间,以保障支撑杆收缩时不会受到伸缩件的影响。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和输送内腔;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单向偏心轮组,用于向两侧循环推动;所述安装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推杆;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上固定连接有导流管,用于弹性气囊受压后气体的输送;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按摩气垫,所述按摩气垫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单向偏心轮组方便依次推动两侧的活塞板向外往复移动,活塞板向外移动时压缩弹性气囊,使得弹性气囊内部的气体向输送内腔的内部输送,为按摩气垫提供稳定的循环的气体输入和输出,保障按摩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优选的,所述传动推杆的表面与所述单向偏心轮组的表面传动连接,用于单向偏心轮组往复推动力传递至活塞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推杆在弹性气囊的支撑作用下保持与偏心轮表面的接触,为活塞板的往复移动提供支撑和保障。优选的,所述弹性气囊安装于所述活塞板的外侧和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在受压时为输送内腔的内部提供按摩气体来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体输送,为按摩气垫的内部增压膨胀,实现按摩活血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内部与所述弹性气囊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表面且延伸至所述输送内腔的内部,用于弹性气囊内部气体的输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不仅能够将弹性气囊内部的气体向输送内腔的内部输送,而且能够将输送内腔内部多余的气体回流至弹性气囊的内部,实现气体稳定的输送。优选的,所述弹性气囊为弹性橡胶,用于压缩后且不受力作用下自动恢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具有弹性形变的性能,为弹性气囊不受力时的复位提供保障。优选的,所述进气头的内部与所述按摩气垫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进气头为T型结构,端口贯穿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延伸至所述输送内腔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结构的进气头的内部与输送内腔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进气头的端口位于输送内腔的内部,既方便气体的输送,又增强按摩气垫安装后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不仅能够通过半圆弧的壳体贴合患者的手臂,不会对患者的手臂表面造成挤压而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和透析检测,弧形内壁,保障按摩部分与患者手臂充分的接触,获得更舒适的感觉,而且壳体的侧面采用可转动开启的支撑杆、联动轴和支撑底座组成的支撑结构,方便对壳体使用时进行辅助支撑,增加支撑杆对壳体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防止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手臂发生转动而影响透析数据的稳定性,为血液透析提供稳定且安全的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组联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5为图4所示的单向偏心轮组部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对接母头和对接公头部分的三维图;图7为图3所示壳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向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旋转槽,12、安装槽,13、输送内腔;2、伸缩件;3、支撑杆,31、联动轴,32、连接槽,33、支撑底座;4、电机,41、对接母头,42、对接插槽;5、单向偏心轮组,51、对接公头,52、对接卡块,53、连接转轴,500、双向偏心轮组;6、活塞板,61、传动推杆;7、弹性气囊,71、导流管;8、按摩气垫,81、进气头;9、安装板,91、固定板,92、锁紧螺丝。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包括壳体(1)和支撑杆(3);/n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1)的外侧开设有旋转槽(11),并且壳体(1)整体为半圆弧结构,用于贴合患者的手臂;/n伸缩件(2),用于连接所述壳体(1)和所述支撑杆(3),并且伸缩件(2)为支撑杆(3)提供转动的动力来源;/n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联动轴(31),所述联动轴(31)的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表面转动连接,并且支撑杆(3)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32),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包括壳体(1)和支撑杆(3);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的外侧开设有旋转槽(11),并且壳体(1)整体为半圆弧结构,用于贴合患者的手臂;
伸缩件(2),用于连接所述壳体(1)和所述支撑杆(3),并且伸缩件(2)为支撑杆(3)提供转动的动力来源;
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联动轴(31),所述联动轴(31)的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表面转动连接,并且支撑杆(3)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32),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31)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杆(3),两组所述支撑杆(3)之间平行分布且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1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旋转槽(11)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1)的两侧,并且一个旋转槽(11)对应一组所述联动轴(31)的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的表面与所述旋转槽(11)的内表面尺寸相适配,用于支撑杆(3)的旋转收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血液透析的患者护理用活血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分别开设有安装槽(12)和输送内腔(13);
所述安装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单向偏心轮组(5),用于向两侧循环推动;
所述安装槽(12)的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王新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