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35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2艘机帆船作为操作船,其中一艘机帆船上带有网具,另一艘机帆船上带有伸缩式遮阳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网囊缓慢提出水面,并利用伸缩式遮阳蓬使网囊区域相对黑暗的环境,而且保持在水中挑选亲鱼,可有效避免棘头梅童鱼亲鱼的应激反应,确保亲鱼的成活率,并避免亲鱼卵子流失,解决了利用野生棘头梅童鱼亲鱼开展了人工苗种繁育,以往在采捕野生棘头梅童鱼亲鱼过程中,棘头梅童鱼应激反应强烈,捕上的亲鱼死亡率高,而且亲鱼成熟卵子容易流失,从而造成受精率低,影响棘头梅童鱼苗种的培育数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
技术介绍
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lucidus),俗称梅童、小金鳞,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和河口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沿海居民重要的鲜食水产品,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天然资源呈衰退趋势,导致价格上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棘头梅童鱼常在繁殖季节集群向河口近岸海域或港湾洄游,并在那里集群产卵;捕获棘头梅童鱼亲鱼的网囊一旦突然间从中下层至水的表层,因其体内压力骤然大于外界压力,鱼即因鳔的破裂或胃囊被从食道处压出口外而死亡;另外,野生棘头梅童鱼亲鱼一般栖息于水深20~40米一带海区的中下层,喜弱光,厌强光,目前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利用野生棘头梅童鱼亲鱼开展了人工苗种繁育,以往在采捕野生棘头梅童鱼亲鱼过程中,棘头梅童鱼应激反应强烈,捕上的亲鱼死亡率高,而且亲鱼成熟卵子容易流失,从而造成受精率低,影响棘头梅童鱼苗种的培育数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伸缩式遮阳蓬的捕捞船作为操作船,帆船上带有网具和伸缩式遮阳蓬;S2,将带有网具的机帆船利用长带性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棘头梅童鱼鱼群,迫使棘头梅童鱼鱼群集中于网囊;S3,通过动力机械缓慢将网囊提到离水面1米左右时张开伸缩式遮阳蓬,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网囊;S4,再将网囊缓慢提到离水面0.3米左右,在流水环境下迅速清除网囊内藻类、漂浮垃圾杂物,并且保持网囊在海水中,使用塑料加厚长柄带嘴水瓢挑选亲鱼;S5,亲鱼选取后,雄性亲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精液流出,在水中呈线状,并能很快散开;雌性亲鱼上下腹部均较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轻压鱼腹,游离的成熟卵则由生殖中溢出。伸缩式遮阳蓬的捕捞船包括船主体,所述船主体的甲板中间处设有伸缩式遮阳蓬,所述伸缩式遮阳蓬由底座、电动升缩杆、篷布组件、上支架、盖板、拉板和安装座组成,两组所述底座上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组电动升缩杆,两组所述电动升缩杆的上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座,所述上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安装座的上端,所述篷布组件通过螺栓连接在安装座的一侧,所述上支架上端通过连接座和盖板连接,且所述盖板的端面呈锥形结构。所述篷布组件由电动转动杆、安装横担、转动座、曲臂、限位槽、篷布安装杆和篷布组成,且所述电动转动杆和安装横担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座的一侧,且所述安装横担设在电动转动杆的下方,所述篷布一端和电动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篷布远离电动转动杆的一端通过卡条卡接在篷布安装杆的限位槽内,所述篷布安装杆和安装横担之间设有多组曲臂,所述曲臂和篷布安装杆、安装横担之间通过转动座连接,且所述曲臂和转动座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4中亲鱼的挑选的外观应符合游动正常,形体完整,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外伤无畸形。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2中带有网具的机帆船利用长带性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棘头梅童鱼鱼群的采用方法为围捕或结合围张的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S1中一艘机帆船上带有网具的网孔直径为30~4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网囊缓慢提出水面,并利用伸缩式遮阳蓬使网囊区域相对黑暗的环境,而且保持在水中挑选亲鱼,可有效避免棘头梅童鱼亲鱼的应激反应,确保亲鱼的成活率,并避免亲鱼卵子流失,解决了利用野生棘头梅童鱼亲鱼开展了人工苗种繁育,以往在采捕野生棘头梅童鱼亲鱼过程中,棘头梅童鱼应激反应强烈,捕上的亲鱼死亡率高,而且亲鱼成熟卵子容易流失,从而造成受精率低,影响棘头梅童鱼苗种的培育数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伸缩式遮阳蓬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整体图2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整体伸缩式遮阳蓬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2艘机帆船作为操作船,其中一艘机帆船上带有网具,另一艘机帆船上带有伸缩式遮阳蓬;S2,将带有网具的机帆船利用长带性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棘头梅童鱼鱼群,迫使棘头梅童鱼鱼群集中于网囊;S3,通过动力机械缓慢将网囊提到离水面1米左右时,另一艘机帆船靠近网囊另一侧,并张开伸缩式遮阳蓬,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网囊;S4,再将网囊缓慢提到离水面0.3米左右,在流水环境下迅速清除网囊内藻类、漂浮垃圾杂物,并且保持网囊在海水中,使用塑料加厚长柄带嘴水瓢挑选亲鱼;S5,亲鱼选取后,雄性亲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精液流出,在水中呈线状,并能很快散开;雌性亲鱼上下腹部均较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轻压鱼腹,游离的成熟卵则由生殖中溢出。进一步的,所述S4中亲鱼的挑选的外观应符合游动正常,形体完整,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外伤无畸形。进一步的,所述S2中带有网具的机帆船利用长带性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棘头梅童鱼鱼群的采用方法为围捕或结合围张的方式。进一步的,所述S1中一艘机帆船上带有网具的网孔直径为30~40mm。具体实施案例实施例:步骤1,棘头梅童鱼繁殖季节在6月份大潮汛期间,盐度24~26,水温20℃~27℃,帆船作为操作船帆船上带有网具和伸缩式遮阳蓬;步骤2,将带有网具的机帆船利用长带性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棘头梅童鱼鱼群,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等方式,迫使棘头梅童鱼鱼群集中于网囊;步骤3,通过动力机械缓慢将网囊提到离水面1米左右时,另一艘机帆船靠近网囊另一侧,并张开伸缩式遮阳蓬,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网囊;步骤4,再将网囊缓慢提到离水面0.3米左右,在流水环境下迅速清除网囊内藻类、漂浮垃圾等杂物;仍保持网囊在海水中,使用塑料加厚长柄带嘴水瓢挑选亲鱼,亲鱼外观应符合游动正常,形体完整,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外伤无畸形;步骤4,雄性亲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精液流出,在水中呈线状,并能很快散开;雌性亲鱼上下腹部均较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轻压鱼腹,游离的成熟卵则由生殖中溢出。实施例2请参阅图1-4专利技术伸缩捕捞船的技术方案:一种伸缩式遮阳蓬的捕捞船,包括船主体1,船主体1的甲板中间处设有伸缩式遮阳蓬2,伸缩式遮阳蓬2由底座201、电动升缩杆202、篷布组件203、上支架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用伸缩式遮阳蓬的捕捞船作为操作船,帆船上带有网具和伸缩式遮阳蓬;/nS2,将带有网具的机帆船利用长带性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棘头梅童鱼鱼群,迫使棘头梅童鱼鱼群集中于网囊;/nS3,通过动力机械缓慢将网囊提到离水面1米左右时张开伸缩式遮阳蓬,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网囊;/nS4,再将网囊缓慢提到离水面0.3米左右,在流水环境下迅速清除网囊内藻类、漂浮垃圾杂物,并且保持网囊在海水中,使用塑料加厚长柄带嘴水瓢挑选亲鱼;/nS5,亲鱼选取后,雄性亲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精液流出,在水中呈线状,并能很快散开;雌性亲鱼上下腹部均较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轻压鱼腹,游离的成熟卵则由生殖中溢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伸缩式遮阳蓬的捕捞船作为操作船,帆船上带有网具和伸缩式遮阳蓬;
S2,将带有网具的机帆船利用长带性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棘头梅童鱼鱼群,迫使棘头梅童鱼鱼群集中于网囊;
S3,通过动力机械缓慢将网囊提到离水面1米左右时张开伸缩式遮阳蓬,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网囊;
S4,再将网囊缓慢提到离水面0.3米左右,在流水环境下迅速清除网囊内藻类、漂浮垃圾杂物,并且保持网囊在海水中,使用塑料加厚长柄带嘴水瓢挑选亲鱼;
S5,亲鱼选取后,雄性亲鱼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精液流出,在水中呈线状,并能很快散开;雌性亲鱼上下腹部均较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轻压鱼腹,游离的成熟卵则由生殖中溢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棘头梅童鱼授精成功率的采捕方法,其特征在于,伸缩式遮阳蓬的捕捞船包括船主体,所述船主体的甲板中间处设有伸缩式遮阳蓬,所述伸缩式遮阳蓬由底座、电动升缩杆、篷布组件、上支架、盖板、拉板和安装座组成,两组所述底座上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两组电动升缩杆,两组所述电动升缩杆的上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座,所述上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安装座的上端,所述篷布组件通过螺栓连接在安装座的一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炜王鲁民曹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