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330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寄主栽培步骤、鹿茸草育苗步骤、鹿茸草移栽步骤、田间管理步骤和采收加工步骤;其中,寄主栽培步骤为:选择扦插1‑3年生的茜草科、杜鹃花科、木犀科、金缕梅科、茄科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植物作为寄主栽培于育苗盆内,每盆1株,栽培土壤要求透气良好,PH值为5‑6.5,提前施入有机肥拌匀,各栽培有寄主育苗盆按1‑1.2米成行摆放,中间留出0.5‑0.8米操作步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进行无菌苗培育操作,更为简便、节约成本,易推广运用;有利于最大提升药材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savatieriFranchetexMaximowicz为中药材鹿茸草MonochasmaHerba的来源植物,是我国南方民间常用的一种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的功效,还被作为中成药原料及大量的专利配方使用,其资源一直依赖野生,短缺现象越来越明显,且尚未见规模化人工栽培。中国专利文献CN111386981A采用盆栽方式获得了完整生活期植株,但仍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完整技术,由于鹿茸草单株干重量常不足20克,且生产需要与寄主共存占据空间,注定其亩产量低,成为人工栽培鹿茸草推广的限制性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试验数据和运用,首次提出了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可实现鹿茸草资源在日光温室内规模化高产,解决鹿茸草资源供应短缺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寄主栽培步骤、鹿茸草育苗步骤、鹿茸草移栽步骤、田间管理步骤和采收加工步骤;其中,寄主栽培步骤为:选择扦插1-3年生的茜草科、杜鹃花科、木犀科、金缕梅科、茄科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植物作为寄主栽培于育苗盆内,每盆1株,栽培土壤要求透气良好,PH值为5-6.5,提前施入有机肥拌匀,各栽培有寄主的育苗盆按1-1.2米成行摆放,中间留出0.5-0.8米操作步道。其中,提前施入有机肥拌匀,指的是在寄主栽培前即将有机肥施入栽培土壤中拌匀。进一步地,鹿茸草育苗步骤为:在育苗穴盘内采用25%的可湿性多菌灵粉剂,与基质按1:2500体积拌匀,每穴播种2-5粒育苗穴盘种子于基质表面,出苗前始终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出苗后控制水分含量为见干见湿,出苗后一周开始每隔5-7天喷施微生物农药,育苗期间温室遮阳网始终保持打开状态,打开通风设施通风4-6小时。进一步地,鹿茸草移栽步骤为:在鹿茸草出苗2-3个月时进行移栽,移栽时选择离寄主主干3-5厘米,相邻两株鹿茸草之前相距5-10厘米的位置拨开土表层,将育苗穴中鹿茸草幼苗连同基质一起移入,每盆移入2-4株鹿茸草幼苗,移入后灌施生根剂。研发中发现,鹿茸草种子苗期生长缓慢,出苗1月长出真叶4-6片,至2-3个月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但地下根系快速生长,即可进行移栽,如果不进行移栽则生长放缓。进一步地,所述田间管理步骤为:每年先对寄主进行轻度修剪,剪齐徒长、过密枝条,5-7个月后再进行中度修剪,保持只有1个主茎,总体高度为30-60厘米,寄主下方的空间高度为10-20厘米,每年追施1-3次复合肥,视墒情浇水,有草随即拔除,喷施微生物农药,大棚管理为遮阳网全开,打开通风设施通风4-6小时。研究发现,鹿茸草高度7.9-45厘米,老枝条随着新枝条的萌发陆续向外倾斜倒伏,因此生长所需高度可缩小至15厘米以内,为保证足够的生长空间,因此对寄主进行修剪。进一步地,所述采收加工步骤为:于移栽后第二年进行第一次采收,对长度超过8cm的茎枝,采用剪刀从茎基部,高于地面约1厘米处剪取;之后每年可进行两次采收,采收后快速晒干。鹿茸草的茎枝为陆续新生,总体呈现在3月、9月新生出茎枝明显,在同一时期可以看到不同长度的茎枝同时存在,因此可进行分批多次采收,由于播种当年的前期生长缓慢,移栽半年内陆续长出2-8个分枝,但仅有2-3个枝条达到5厘米以上,移栽1年后下部陆续发出的新枝,多可达40条,最初长出的枝条自下向上逐渐开始枯黄,长度达到15厘米以上,因此于移栽一年后的11月中下旬进行第一次采收,对长度超过8cm的茎枝,采用剪刀从茎基部剪取,保留陆续新长出的茎枝,避免拔起操作伤及根系,之后每年4月上旬、11月中下旬可进行剪取,剪下的枝条尽快晒干。进一步地,寄主栽培步骤中使用的育苗盆为塑料育苗盆,所述塑料育苗盆的口径为12-25厘米,高度为10-20厘米,有机肥施入量为总基质体积10分之一,多菌灵为25%可湿性干粉剂,与基质按1:2500体积拌匀,寄主的栽培密度为每亩栽培10000-15000株。其中,25%可湿性干粉剂中25%指的是有效成分含量。进一步地,鹿茸草育苗步骤中采用的育苗穴盘的孔径为2-2.5厘米,高度为3.5-4.5厘米,所述基质采用草炭、黄红壤土、河沙、水苔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鹿茸草育苗步骤和田间管理步骤中所述微生物农药为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荧光假单胞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微生物农药的施入量为0.25-1kg/亩。进一步地,鹿茸草移栽步骤使用的生根剂含有浓度为20-100mg/L的萘乙酸和浓度为30-150mg/L的吲哚乙酸,所述生根剂的施入量为50L/亩。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留种步骤:选择生长健壮、发枝数多、发病率低的鹿茸草统一管理,推迟春季采收,采用剪刀从茎基部剪取,摘下果实,晒干后置阴凉处保存,使用前打碎,用水选法净制种子,晾干后播种。单果内平均种子个数多达60个以上,在4月下旬半数以上鹿茸草的最下一节位果实开裂,但尚未脱落时整体采收,可获得最大产量和质量种子,同样采用剪刀从茎基部剪取,摘下果实,晒干后置阴凉处保存,使用前打碎,用水选法净制种子,晾干后播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与现有的鹿茸草育苗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无需进行无菌苗培育操作,更为简便、节约成本,易推广运用;(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寄主和鹿茸草栽植密度及采收方式,有利于最大提升药材产量,比大田栽培提高产量1.5倍以上,并可持续采收。附图说明图1是鹿茸草温室内寄主栽培图;图2是鹿茸草温室内育苗图;图3是鹿茸草出苗效果图;图4是鹿茸草温室内栽培图;图5是鹿茸草温室内栽培1年植株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寄主栽培:选择1-3年生扦插栀子作为寄主栽培于口径为15厘米,高度为13厘米的塑料育苗盆内,每盆1株,栽培土壤要求透气良好,PH值为5,提前施入有机肥和多菌灵拌匀,有机肥为腐熟的羊粪,本专利技术所有实施例和对照例的有机肥均为发酵羊粪,购自河北德沃多肥料有限公司,有机肥施入量为总基质体积10分之一,多菌灵为25%可湿性干粉剂,与基质按1:2500体积拌匀,各栽培有寄主的育苗盆按1-1.2米成行摆放,中间留出0.5-0.8米操作步道,布局见图1和图4;鹿茸草育苗:调整温度为22℃,在孔径为2.4厘米,高度为3.6厘米的育苗穴盘内采用25%的可湿性多菌灵粉剂,与基质按1:2500体积拌匀,每穴播种2-5粒育苗穴盘种子于基质表面,播种后的穴盘摆放于温室内畦面,见图2,播种后7-10天可出苗,参见图3,出苗前始终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出苗后控制水分含量为见干见湿,出苗后一周开始每隔5-7天喷施微生物农药,育苗期间温室遮阳网始终保持打开状态,10点至3点期间打开通风设施通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寄主栽培步骤、鹿茸草育苗步骤、鹿茸草移栽步骤、田间管理步骤和采收加工步骤;其中,寄主栽培步骤为:选择扦插1-3年生的茜草科、杜鹃花科、木犀科、金缕梅科、茄科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植物作为寄主栽培于育苗盆内,每盆1株,栽培土壤要求透气良好,PH值为5-6.5,提前施入有机肥拌匀,各栽培有寄主的育苗盆按1-1.2米成行摆放,中间留出0.5-0.8米操作步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寄主栽培步骤、鹿茸草育苗步骤、鹿茸草移栽步骤、田间管理步骤和采收加工步骤;其中,寄主栽培步骤为:选择扦插1-3年生的茜草科、杜鹃花科、木犀科、金缕梅科、茄科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植物作为寄主栽培于育苗盆内,每盆1株,栽培土壤要求透气良好,PH值为5-6.5,提前施入有机肥拌匀,各栽培有寄主的育苗盆按1-1.2米成行摆放,中间留出0.5-0.8米操作步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鹿茸草育苗步骤为:在育苗穴盘内采用25%的可湿性多菌灵粉剂,与基质按1:2500体积拌匀,每穴播种2-5粒育苗穴盘种子于基质表面,出苗前始终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出苗后控制水分含量为见干见湿,出苗后一周开始每隔5-7天喷施微生物农药,育苗期间温室遮阳网始终保持打开状态,打开通风设施通风4-6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鹿茸草移栽步骤为:在鹿茸草出苗2-3个月时进行移栽,移栽时选择离寄主主干3-5厘米,相邻两株鹿茸草之间相距5-10厘米的位置拨开土表层,将育苗穴中鹿茸草幼苗连同基质一起移入,每盆移入2-4株鹿茸草幼苗,移入后灌施生根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草温室盆栽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步骤为:每年先对寄主进行轻度修剪,5-7个月后再进行中度修剪,保持只有1个主茎,总体高度为30-60厘米,寄主下方的空间高度为10-20厘米,每年追施1-3次复合肥,视墒情浇水,有草随即拔除,喷施微生物农药,大棚管理为遮阳网全开,打开通风设施通风4-6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滨魏建和翟斌王秋玲李伟权蒋洁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宜春市炳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