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330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整地步骤、移栽步骤、田间管理步骤和采收加工步骤,其中,所述整地步骤为:在大田中做大畦,所述大畦的宽为1.2‑2米,高为0.3‑0.5米,畦面中间的高度高于四边的高度,畦间沟距为0.3‑0.5米,再从垂直于大畦的方向开沟,整理成小畦,所述小畦的宽为0.3‑0.6米,高为0.3‑0.5米,畦间沟距为0.2‑0.5米,随整地施入有机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田间试验数据和运用,首次提出了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技术,可实现鹿茸草资源在大田集约化生产,解决鹿茸草种源严重匮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
技术介绍
鹿茸草是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成药制剂原料,基原植物为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savatieriFranchetexMaximowicz,资源一直来源于野生,且越来越匮乏。多年来,人们一直尝试进行平地集约化栽培,但一直没能成功。中国专利文献CN10478367A和CN102498781A涉及到鹿茸草商品药材种植全过程,但可操作性有待证实。中国专利文献CN111386981A采用盆栽方式获得了完整生活期植株,但仍未见能实现平地集约化栽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整地步骤、移栽步骤、田间管理步骤和采收加工步骤,其中,所述整地步骤为:在大田中做大畦,所述大畦的宽为1.2-2米,高为0.3-0.5米,畦面中间的高度高于四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整地步骤、移栽步骤、田间管理步骤和采收加工步骤,其中,所述整地步骤为:在大田中做大畦,所述大畦的宽为1.2-2米,高为0.3-0.5米,畦面中间的高度高于四边的高度,畦间沟距为0.3-0.5米,再从垂直于大畦的方向开沟,整理成小畦,所述小畦的宽为0.3-0.6米,高为0.3-0.5米,畦间沟距为0.2-0.5米,随整地施入有机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整地步骤、移栽步骤、田间管理步骤和采收加工步骤,其中,所述整地步骤为:在大田中做大畦,所述大畦的宽为1.2-2米,高为0.3-0.5米,畦面中间的高度高于四边的高度,畦间沟距为0.3-0.5米,再从垂直于大畦的方向开沟,整理成小畦,所述小畦的宽为0.3-0.6米,高为0.3-0.5米,畦间沟距为0.2-0.5米,随整地施入有机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步骤为:在小畦上种植寄主,株距0.2-0.5米,在位于小畦上的寄主两侧分别开穴定植寄生材料,相邻两株寄生材料之间的株距为0.1-0.3米,寄生材料移栽时带有根系健康的寄主或过渡性寄主,定植后浇足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鹿茸草大田栽培成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间管理步骤为:视墒情浇水,有草随即拔除,当年追施生物复合肥,冬季对寄主进行中度修剪,保持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滨魏建和翟斌王秋玲李伟权蒋洁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宜春市炳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