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热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10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热剥机,包括底座、夹紧装置、热剥装置和定位装置,夹紧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其中一端,在底座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设置有底板,热剥装置和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底板上,并可通过底板在直线导轨上进行移动,与夹紧装置远离或贴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线束进行剥离时,将需要剥离的一端放置到夹紧装置处进行夹紧,其端部则通过定位装置进行阻挡定位,以此来确保每一根线束所剥离的位置相同,使线束剥离后的长短一至;当对线束夹紧后,热剥装置对线束的剥离位置进行夹紧导热,使剥离位置软化,最后,再通过底板移动使热剥装置远离夹紧装置,对线束进行剥离,以此实现线束绝缘层的自动剥离,提高剥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热剥机
本技术涉及线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热剥机。
技术介绍
虽然电子行业发展非常快,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但是很多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仍需采用线束,传统的线束会设置塑料绝缘层来使其绝缘,为提高线束的耐磨性、可靠性、使用寿命,通常会给线束增加一层由韧性、耐磨性较好的材料制成的耐磨保护层,例如尼龙护套等。但在对线束进行加工运用时,一般还会需要将线束端部位置的绝缘层进行剥离,而现有剥离一般是采用人工进行剥离,通过金属刀片对线束的绝缘层环型压切后拔出剥离,但此种剥离方法,其剥离的效率低,同时人工的劳动强度较大;另外,人工在对线束进行剥离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使每根线束的剥离长短不一至,不利于后序的生产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剥离效率,剥离长短一至的自动热剥机。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热剥机,包括底座、夹紧装置、热剥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其中一端,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底板,所述热剥装置和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底板上,并可通过底板在直线导轨上进行移动,与夹紧装置远离或贴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夹块、移动夹块和第一气缸,所述固定夹块和第一气缸分别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移动夹块与第一气缸连接,并与固定夹块对称设置,且固定夹块与移动夹块之间形成剥离通道,在所述剥离通道的两端还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剥离通道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剥装置包括两组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的热剥组件,所述热剥组件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板和热剥块,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底板上,所述连接板与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热剥块设置在连接板上,在所述热剥块上设置有剥离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三气缸、移动座和调节条,所述第三气缸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移动座与第三气缸连接,所述调节条设置在移动座上,所述调节条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可在调节条上进行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剥块采用铜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自动热剥机,在对线束端部的绝缘层进行剥离时,将线束需要剥离的一端放置到剥离通道中,并通过固定夹块和移动夹块将剥离端进行夹紧,而剥离端的端部则通过定位装置进行阻挡定位,以此使每一根线束在剥离后,其长短一至,从而方便后序的生产操作;当将线束进行夹紧后,热剥装置则同样对线束进行夹紧并进行加热,再通过底板带动热剥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将线束的剥离端进行剥离,最终,实现自动化剥离,提高剥离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热剥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热剥机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100、底座;110、直线导轨;120、底板;200、夹紧装置;210、固定夹块;220、移动夹块;230、第一气缸;240、支撑板;241、凹槽;300、热剥装置;310、热剥组件;311、第二气缸;312、连接板;313、热剥块;313a、剥离头;400、定位装置;410、第三气缸;420、移动座;430、调节条;440、调节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一种自动热剥机,包括底座100、夹紧装置200、热剥装置300和定位装置400,所述夹紧装置200设置在底座100的其中一端,在所述底座100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直线导轨110,所述直线导轨110上设置有底板120,所述热剥装置300和定位装置400分别设置在底板120上,并可通过底板120在直线导轨110上进行移动,与夹紧装置200远离或贴近。具体的,在对线束进行剥离时,先将线束需要剥离的一端放置到夹紧装置200处,并通过夹紧装置200对线束进行夹紧,同时剥离的一端其端部则通过定位装置400进行阻挡定位,以此来确保每一根线束所剥离的位置相同,使线束剥离后的长短一至,方便后序的操作生产,当对线束夹紧后,热剥装置300启动,将线束同样进行夹紧,并对剥离的位置进行导热,使剥离位置软化,最后,再通过驱动底板120在直线导轨100上移动,使热剥装置300远离夹紧装置200,在远离的同时,则通过热剥装置300将需要剥离端的绝缘层进行剥离掉,以此实现线束绝缘层的自动剥离,提高剥离效率。请参阅图1,所述夹紧装置200包括固定夹块210、移动夹块220和第一气缸230,所述固定夹块210和第一气缸230分别设置在底座120上,所述移动夹块220与第一气缸230连接,并与固定夹块210对称设置,且固定夹块210与移动夹块220之间形成剥离通道,在所述剥离通道的两端还均设置有支撑板240,所述支撑板240上设置有凹槽241,所述凹槽241与剥离通道相对应。本实施例中,在对线束进行剥离时,先将线束需要剥离的一端放入剥离通道中,并通过剥离通道两端支撑板240的凹槽241对线束进行支撑放置,而线束剥离端的端部则通过定位装置400进行阻挡定位,后第一气缸230启动,驱使移动夹块220向固定夹块210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线束进行夹紧,方便对线束进行剥离。请参阅图1,所述热剥装置300包括两组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的热剥组件310,所述热剥组件310包括第二气缸311、连接板312和热剥块313,所述第二气缸311设置在底板120上,所述连接板312与第二气缸311连接,所述热剥块313设置在连接板312上,在所述热剥块313上设置有剥离头313a。当线束被夹紧装置200夹紧后,两组对称设置的热剥组件310启动,第二气缸311带动连接板312进行移动,而连接板312上的热剥块313则随之进行移动,通过相对的两个热剥块313上的剥离头313a对线束剥离的位置进行夹紧,并进行导热;而热剥块313则通过外置的加热导线进行加热,将热量传递至线束剥离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热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夹紧装置、热剥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其中一端,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底板,所述热剥装置和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底板上,并可通过底板在直线导轨上进行移动,与夹紧装置远离或贴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热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夹紧装置、热剥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底座的其中一端,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底板,所述热剥装置和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底板上,并可通过底板在直线导轨上进行移动,与夹紧装置远离或贴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热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夹块、移动夹块和第一气缸,所述固定夹块和第一气缸分别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移动夹块与第一气缸连接,并与固定夹块对称设置,且固定夹块与移动夹块之间形成剥离通道,在所述剥离通道的两端还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剥离通道相对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林周梓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桥梓周氏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