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离模具主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28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4
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离模具主体,包括外模、内模。其中,内模左端为圆筒结构,内模的左端设有圆倒角,内模左端的圆筒的外圆柱面的长度小于等于内模左端的圆筒的壁厚。所述圆倒角的半径大于等于内模左端的圆筒的壁厚的三分之一和2层金云母带厚度的2.5倍厚度两者中较大的一个厚度,内模左端的圆筒的外圆柱面的长度小于等于内模左端的圆筒的壁厚。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在对截面积为6mm2以下的硅烷交联绝缘耐火控制电缆的绝缘层与金云母层进行剥离作业时绝缘层的内表面出现损伤的情况发生,从而有利于获得真实可信的绝缘层原始机械性能实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离模具主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电缆的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截面积为6mm2以下的硅烷交联绝缘耐火控制电缆的绝缘层剥离模具。
技术介绍
有一种硅烷交联绝缘耐火控制电缆,导体A绕包2层金云母带B后,再采用挤压式模具挤包硅烷交联绝缘层C,挤包完硅烷交联绝缘层后再进行下一步制造电缆的工作,直至获得最后的产品。对硅烷交联绝缘耐火控制电缆的性能检测,包括一项在挤包完硅烷交联绝缘层后进行的对绝缘层的管状拉伸试验,即对绝缘层原始机械性能【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测试。对于截面积为6mm2以下【包括6mm2】的硅烷交联绝缘耐火控制电缆,测试前要先把绝缘层和金云母带剥离开来单独抽出。但绝缘层的内壁是与相应的金云母带紧贴在一起的,为了保证相关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尽可能地使得在抽剥绝缘层时绝缘内壁上不粘粘上或尽可能少地粘粘上金云母,即便万一粘粘上金云母也希望这些金云母只是粘粘在绝缘层内表面上,而不是嵌入到绝缘层内。为便于抽剥绝缘层,人们想了不少办法。例如,申请号201821841283.2、授权公告号CN209433892U名称为“电缆绕云母带结构”公开了一种可以有效减小电缆结构中各层因发生粘结,较难剥离的情况。但要解决问题,还是需要通过剥离模具来解决问题。目前常用挤压式模具来把绝缘层和金云母带剥离开来,所用模具结构核心构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外模1和内模2两个构件,绝缘层和金云母带在内模2的左端的剥离刀头处被剥离开来,该剥离刀头呈三角形态,由于绝缘层内表面与金云母带外表面是紧密贴连在一起,用这样呈三角形态的剥离刀头来剥离绝缘层和金云母带时,由于绝缘层和金云母带的分离部位就在剥离呈三角形态的剥离刀头处,常常发现剥离刀头会损伤金云母带,造成金云母嵌入到绝缘层内表面,使得绝缘层内壁不光滑,这样就容易在对剥离下的绝缘层进行拉伸实验时出现耐火线的绝缘层原始机械性能【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合格的情况【合格率常常不到50%】因此如何避免在剥离绝缘层时避免金云母嵌入到绝缘层内表面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把绝缘层和金云母带剥离开来时金云母嵌入到绝缘层内表面的剥离模具。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离模具主体,包括外模、内模。其中,内模左端为圆筒结构,内模的左端设有倒角。长期以来,内模的左端为如图1所示的三角形结构,在用其把绝缘层和金云母带剥离开来时,内模的左端端部易出现切割金云母带的情况,最后把切割下来的金云母颗粒挤压进绝缘层内,造成绝缘层的损伤,进而对被检测的绝缘层原始机械性能造成很大的损伤。本专利技术虽然在结构上只是对传统内模结构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但却是对传统内模结构的一次突破,可以避免在把绝缘层和金云母带剥离开来时出现切割金云母带的情况,进而有利于获得真实可信的绝缘层原始机械性能实验数据。作为优选,所述倒角为圆倒角,倒角的半径大于等于内模左端的圆筒的壁厚的三分之一和2层金云母带厚度的2.5倍厚度两者中较大的一个厚度。进一步的优选,在内模左端的圆筒的部位倒圆角。本优选方案,有利于确保获得真实可信的绝缘层原始机械性能实验数据。作为优选,内模左端的圆筒的外圆柱面的长度小于等于内模左端的圆筒的壁厚。本优选方案,内模刚度高,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对内模结构的改造,可以有效避免在用本专利技术对截面积为6mm2以下的硅烷交联绝缘耐火控制电缆的绝缘层与金云母层进行剥离作业时绝缘层的内表面出现损伤的情况,从而有利于获得真实可信的绝缘层原始机械性能实验数据。附图说明图1:目前用于把绝缘层和金云母带剥离开来的模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导体A、金云母带B、绝缘层C、外模1、内模2、倒角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外模1、内模2。内模2左端为圆筒结构,内模2的左端设有倒角2.1。作为优选,所述倒角2.1为圆倒角,倒角2.1的半径大于等于内模2左端的圆筒的壁厚的三分之一和金云母带厚度的2.5倍厚度两者中较大的一个厚度,内模2左端的圆筒的外圆柱面的长度小于等于内模2左端的圆筒的壁厚。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并非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结构和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专利技术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离模具主体,包括外模(1)、内模(2);其特征是:内模(2)左端为圆筒结构,内模(2)的左端设有倒角(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离模具主体,包括外模(1)、内模(2);其特征是:内模(2)左端为圆筒结构,内模(2)的左端设有倒角(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离模具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倒角(2.1)为圆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杏张蒙陈振王天石刘焕新李金堂吴丹阳张鹏飞相叶军黄金坊张承鑫郭林鑫庞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