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及其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01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天线,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连接并用作天线地,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与机器人的主板的射频端连接。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器人的天线,不同于传统通过主板接地的方式,设置第二天线辐射体与第一天线辐射体配合,来延长第一天线辐射体臂长,从而用作天线地。采用第二天线辐射体的方式接地,第二天线辐射体可沿机器人的内壁设置以方便地满足2G等低频信号的接地面积需求,而主板不再受相应的面积限制。故上述天线增加了天线在低频工作带宽,能够为机器人提供更好的人机互动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天线的机器人,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及其天线
本技术涉及天线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器人的天线,还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千家万户,尤其是在工业4.0时代,大部分工作将被机器人完全所取代。机器人和机器交互,机器人和人交互,从现场到远程,通信质量在很大一部分决定了交互体验。传统天线仅仅使用WIFI/BT进行用户和机器人之间的交互,极容易受网络AP传输质量的影响,且有很多功能缺失,用户并不能快速方便和机器人互动。另外,机器人由于涉及人体学,结构设计变得异常复杂,不能再用传统的思路来设计高通信质量的天线。且传统天线通过接主板的地来辐射出低频天线(2G)性能,而包含频段在820Mhz-960Mhz的主天线,由于机器人结构限制,采用主板接地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板所需要的面积,因此上述频段主天线在机器人中尚无应用。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2G等低频天线在机器人中难以实现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的天线,该天线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2G等低频天线在机器人中难以实现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天线的机器人。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的天线,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连接并用作天线地,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与机器人的主板的射频端连接。优选地,上述机器人的天线中,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均设置于所述机器人的脑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通过连接线与设置于所述机器人胸口内的所述主板连接,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机器人的脖子。优选地,上述机器人的天线中,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上焊接有射频座,并通过扣线将所述射频座与所述连接线可拆卸的电连接。优选地,上述机器人的天线中,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机器人上的定位柱配合以定位的定位孔。优选地,上述机器人的天线中,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机器人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件。优选地,上述机器人的天线中,所述连接部件为胶带。优选地,上述机器人的天线中,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为FPC天线。优选地,上述机器人的天线中,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为导电布,所述导电布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的部分并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导通。本技术提供的机器人的天线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其中,第二天线辐射体与第一天线辐射体连接并用作天线地,第一天线辐射体与机器人的主板的射频端连接。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机器人的天线,不同于传统通过主板接地的方式,设置第二天线辐射体与第一天线辐射体配合,来延长第一天线辐射体臂长,从而用作天线地,第一天线辐射体接入主板以实现天线功能。采用第二天线辐射体的方式接地,第二天线辐射体可沿机器人的内壁设置以方便地满足2G等低频信号的接地面积需求,而主板不再受相应的面积限制。故上述天线增加了天线在低频工作带宽,能够为机器人提供更好的人机互动通信。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脑壳、脖子、胸口、主板和主天线,且主天线为上述任一种天线。由于上述的天线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天线的机器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器人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图;图4为DIV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图;图5为GPS&WIFI2.4&5G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图。附图中标记如下:机器人1,脑壳101,前置摄像头102,左眼103,右眼104,嘴巴105,脖子106,胸前壳107,触摸按键120,主板130;第一天线辐射体201,第二天线辐射体202,射频座203,扣线204,连接线205,定位孔20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及其天线,以增加天线在低频工作带宽,为机器人提供更好的人机互动通信。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机器人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机器人的天线,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201和第二天线辐射体202。其中,第二天线辐射体202与第一天线辐射体201连接并用作天线地,第一天线辐射体201与机器人的主板130的射频端连接。也就是通过第一天线辐射体201与主板130激励信号,不同于传统第一天线辐射体201接主板130地的接地方式,本申请通过设置与第一天线辐射体201连接的第二天线辐射体202,通过第二天线辐射体202来参与天线臂长的延伸部分,将其用作天线地。第二天线辐射体202可沿机器人的内壁设置,进而能够方便地满足低频天线的接地面积需求。相对于主板130接地方式而言,降低了对主板130面积的限制及要求,从而便于主板130的设置,且降低了成本。具体的,第一天线辐射体201和第二天线辐射体202均可以采用板状件,也就是第一天线辐射体201为第一天线辐射板,第二天线辐射体202为第二天线辐射板,板状结构减小了空间占用,便于在机器人内部的布局。第一天线辐射体201具体用于辐射出2G、3G和4G信号,如用于辐射出820Mhz-960Mhz的频段。第一天线辐射体201的具体结构,也就是天线的走线方式可根据调试相应设置。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天线辐射体201包括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第一辐射部的横向宽度大于第二辐射部的横向宽度,第二辐射部的顶端一侧与第一辐射部连接,另一侧与第一辐射部之间具有间隙,第二辐射部的底端与第二辐射部连接。第一天线辐射体201具体为FPC天线。由于FPC天线具有较好的可弯折性,因而利用其可弯折特性,能够更好的利用机器人内部曲面空间,且采用FPC天线降低了整体天线的成本。根据需要,第一天线辐射体201也可以采用钣金天线等其他天线形式。第二天线辐射体202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机器人内部空间,优选采用柔性辐射体。具体的,第二天线辐射体202采用导电布,导电布的部分覆盖第一天线辐射体201的部分并与第一天线辐射体201导通。也就是导电布的部分和第二天线辐射体202的部分重叠,二者重叠部分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201)和第二天线辐射体(202),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02)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01)连接并用作天线地,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01)与机器人的主板(130)的射频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201)和第二天线辐射体(202),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02)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01)连接并用作天线地,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01)与机器人的主板(130)的射频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01)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02)均设置于所述机器人的脑壳(10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01)通过连接线(205)与设置于所述机器人胸口内的所述主板(130)连接,所述连接线(205)穿过所述机器人的脖子(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01)上焊接有射频座(203),并通过扣线(204)将所述射频座(203)与所述连接线(205)可拆卸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20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机器人上的定位柱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迪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