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及包括其的换风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001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遮盖部,所述遮盖部包括上部板、下部板以及板开口,所述上部板覆盖换风机的吸入室内空气的一侧,所述下部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板的中央,所述板开口设置于所述下部板;以及开闭部,固定于所述下部板而通过自重关闭所述板开口,通过换风机的吸入力打开所述板开口,所述下部板形成在比所述上部板低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及包括其的换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及包括其的换风机。
技术介绍
通常,换风机设置于嵌入在主要需要排气的浴室和厨房等的天花板中的管道的吸入口,从而将室内的气味和水蒸气排出到外部。然而,在换风机不动作时,外部的臭味、灰尘、昆虫或室外污染物通过与外部连通的管道逆流并进入到室内。尤其,在诸如公寓住宅的公共住宅的情况下,经常发生其他房屋的诸如食物气味、卫生间臭味、烟味、噪音等令人不快的因素逆流的情况,最近,楼间吸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难以解决的矛盾。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在管道内部设置防逆流风门来防止了污染物逆流,但是其具有以下限制。首先,为了在管道内部设置防逆流风门,麻烦的是需要从天花板分离当前设置的换风机并重新设置换风机。其次,存在的问题是,在其设置于诸如浴室或厨房的湿气较多的空间的情况下,室内的湿气不能完全散出而残留在原处,由此引发霉菌和臭味。最后,现有技术具有很多限制,异物等粘固于换风机盖而影响美丽的外观,并且麻烦的是,若要去除粘固的异物,则需要挨个分离紧固于换风机盖的螺钉并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的现有问题而创造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易于安装和分离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即使在换风机不进行动作期间也能够提供除湿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使换风机外侧的外观美丽。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遮盖部,所述遮盖部包括上部板、下部板以及板开口,所述上部板覆盖吸入室内空气的换风机的一侧,所述下部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板的中央,所述板开口设置于所述下部板;以及开闭部,固定于所述下部板,通过自重关闭所述板开口,通过换风机的吸入力打开所述板开口,所述下部板形成在比所述上部板低的位置。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托架,所述遮盖部结合于所述托架;以及托架固定构件,将所述托架附接于设置有换风机的天花板,所述遮盖部还包括第一装卸部;所述托架还包括第一装卸部容纳部,所述第一装卸部容纳部与所述第一装卸部选择性地结合。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遮盖部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部板的周围的气密筋;所述托架还可以包括与所述气密筋咬合的插入筋。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还包括插入于所述气密筋的气密构件;所述气密筋包括:内侧筋,从所述上部板的端部向上侧凸出;以及外侧筋,设置于所述内侧筋的外侧,与所述内侧筋一起形成凹陷部,所述气密构件插入于所述凹陷部,可以被所述插入筋加压。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还包括开闭部保持件,所述开闭部保持件将所述开闭部的中央固定到所述下部板,所述开闭部可以由柔性材质形成,以通过换风机的吸入力弯曲而打开所述板开口。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开闭部保持件可以包括:凸出部,将所述开闭部的中央部固定到所述下部板,使得随着换风机的动作,所述开闭部的中央部固定到所述下部板,所述开闭部的外周部被抬起;以及保持件主体,与所述开闭部并排设置,从所述凸出部的上端朝径向外侧延伸,限制所述开闭部弯曲的范围。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保持件主体的半径比所述开闭部的半径短,以在所述开闭部通过换风机的吸入力被抬起的情况下防止所述开闭部的外周部与所述换风机的一侧接触且所述开闭部的外周部的高度高于所述保持件主体的外周部的高度。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保持件主体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开闭部相对的主体贯通孔。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开闭部保持件包括结合筋,所述结合筋与所述下部板选择性地结合,在所述下部板可以设置有结合筋插入孔。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还包括盖,所述盖覆盖所述遮盖部的底面,且设置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复数个通孔,所述盖可以与所述遮盖部选择性地装卸。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还包括除湿部,所述除湿部设置在所述遮盖部和所述盖之间,在换风机的动作停止时吸收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在换风机动作时释放所含的水分,所述盖可以设置有除湿部固定筋,所述除湿部固定筋抑制所述除湿部的流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吸入室内空气;风扇壳体,安装有所述风扇;风扇盖,覆盖所述风扇壳体的下侧;遮盖部,包括上部板、下部板以及板开口,所述上部板覆盖所述风扇盖的下侧,所述下部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板的中央,所述板开口设置于所述下部板;以及开闭部,固定于所述下部板,通过自重关闭所述板开口,通过所述风扇的吸入力打开所述板开口,所述下部板形成在比所述上部板低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遮盖部,覆盖吸入室内空气的换风机的一侧,且包括板开口;开闭部,固定于所述板,通过自重关闭所述板开口,通过换风机的吸入力打开所述板开口;盖,覆盖所述遮盖部的底面,设置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复数个通孔;以及除湿部,设置在所述遮盖部和所述盖之间。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除湿部在所述换风机不动作的情况下吸收室内湿气,在所述换风机动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经由所述复数个通孔流入并朝所述板开口流动的空气的气流而被干燥。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盖设置为与所述遮盖部选择性地装卸,所述除湿部能够在所述盖从所述遮盖部拆卸的状态下引出到外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下部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上部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侧剖视图。图5是所述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遮盖部的上部立体图。图6是示出所述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托架的图。图7是示出所述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开闭部的图。图8是示出所述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开闭部保持件的图。图9是所述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遮盖部的下部立体图。图10是示出所述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盖的图。图11是示出所述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图12是示出所述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图13是包括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换风机的侧剖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所述托架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1设置于吸入空气的换风机的一侧,从而能够防止在换风机未驱动时污染物经由管道逆流到室内。以下,参照图2和图3,详细说明所述换风机防逆流装置1的整体构成。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1可以包括:遮盖部11,覆盖吸入室内空气的换风机的一侧,包括供空气流动的板开口1112a;开闭部12,固定于所述遮盖部11,通过自重关闭所述板开口1112a,通过换风机的吸入力打开所述板开口1112a;托架15,所述遮盖部选择性地结合于所述托架15;以及托架固定构件17,设置为双面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遮盖部,所述遮盖部包括上部板、下部板以及板开口,所述上部板覆盖换风机的吸入室内空气的一侧,所述下部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板的中央,所述板开口设置于所述下部板;以及/n开闭部,固定于所述下部板而通过自重关闭所述板开口,通过换风机的吸入力打开所述板开口,/n所述下部板形成在比所述上部板低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17 KR 10-2018-0163331;20190305 KR 10-2019-001.一种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盖部,所述遮盖部包括上部板、下部板以及板开口,所述上部板覆盖换风机的吸入室内空气的一侧,所述下部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板的中央,所述板开口设置于所述下部板;以及
开闭部,固定于所述下部板而通过自重关闭所述板开口,通过换风机的吸入力打开所述板开口,
所述下部板形成在比所述上部板低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托架,所述遮盖部结合于所述托架;以及
托架固定构件,将所述托架附接于设置有换风机的天花板,
所述遮盖部还包括第一装卸部;
所述托架还包括第一装卸部容纳部,所述第一装卸部容纳部与所述第一装卸部选择性地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盖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部板的周围的气密筋;
所述托架还包括与所述气密筋咬合的插入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插入于所述气密筋的气密构件;
所述气密筋包括:
内侧筋,从所述上部板的端部向上侧凸出;以及
外侧筋,设置于所述内侧筋的外侧,与所述内侧筋一起形成凹陷部,
所述气密构件插入于所述凹陷部,被所述插入筋加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开闭部保持件,所述开闭部保持件将所述开闭部的中央固定到所述下部板,
所述开闭部由柔性材质形成,以借助换风机的吸入力而弯曲,来打开所述板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保持件包括:
凸出部,将所述开闭部的中央部固定到所述下部板,使得随着换风机的动作,所述开闭部的中央部固定到所述下部板,所述开闭部的外周部被抬起;以及
保持件主体,与所述开闭部并排设置,从所述凸出部的上端朝径向外侧延伸,限制所述开闭部弯曲的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风机防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主体的半径比所述开闭部的半径短,以在所述开闭部通过换风机的吸入力被抬起的情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洙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派特科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