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导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4542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7 17:18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结构。导风结构包括:导风板,设有贯穿导风板的通孔,导风板包括导风部,导风部连接在通孔周向的外侧,用于引导流向通孔的气流的流向,并相对于通孔在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之间运动,其中,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分别位于通孔沿其轴向相对的两侧,该结构既能够实现制热时贴附送风,又不会损害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及其导风结构
本申请涉及空调
,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结构。
技术介绍
贴附送风是指在某个出风角度下,气流从空调出风口送出后,可以沿空调壁面和地面运动,从而降低气流运动过程中的损耗,实现远距离送风。制热时希望热风能贴附空调壁面和地面运动,从而达到送风距离远且热风下吹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出风口的方向向下。然而这样会造成制冷时冷风也只能下吹,导致制冷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结构,以解决满足制热时贴附送风的情况下会损失制冷效果的问题。本技术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包括:导风板,设有贯穿所述导风板的通孔,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部,所述导风部连接在所述通孔周向的外侧,用于引导流向所述通孔的气流的流向,并相对于所述通孔在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导风位置和所述第二导风位置分别位于所述通孔沿所述通孔轴向相对的两侧。可选地,导风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与所述导风部驱动连接,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导风部相对于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导风位置和所述第二导风位置之间翻转。可选地,所述导风部形成所述通孔的至少部分侧壁,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通孔的所述至少部分侧壁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导风部绕所述通孔的所述至少部分侧壁在所述第一导风位置和所述第二导风位置之间翻转。可选地,所述导风部包括多个导风片,多个所述导风片沿所述通孔的周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导风片围合形成所述通孔。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导风片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每一所述驱动装置与相应的所述导风片驱动连接,以带动相应的所述导风片相对于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导风位置和所述第二导风位置之间翻转。可选地,沿由内向外的方向,所述导风片的导风面的面积增大。可选地,所述导风片的数量为四个,每一所述导风片呈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围合形成所述通孔。本技术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设有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的通孔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通孔沿所述通孔轴向相对的两侧,其中,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可选地,在第一导风位置,导风部上背离所述通孔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的外周壁相抵接;在第二导风位置,所述导风部上背离所述通孔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的外周壁相抵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及其导风结构,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导风部相对于通孔在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之间运动,这样通过调整导风部的位置,可以改变流向通孔的气流的流向,并且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分别位于通孔沿通孔轴向相对的两侧,这样在制冷时可以控制导风部位于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中的一个,在制热时可以控制导风部位于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中的另一个,从而既能够实现制热时贴附送风,又不会损害制冷效果。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导风结构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连接部的外周壁;12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的外周壁;2导风结构;21导风部;211导风片;212转轴;213导风片背离通孔的侧壁;214导风面;215导风片的内侧壁;22通孔;221通孔的侧壁;23驱动装置;25导风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结合图1-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2,导风结构2包括导风板25,导风板25设有贯穿导风板25的通孔22,如图2所示,通孔22沿导风板25的厚度方向贯穿导风板25。导风板25包括导风部21,导风部21连接在通孔22周向的外侧,用于引导流向通孔22的气流的流向,并相对于通孔22在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之间运动,其中,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分别位于通孔22沿其轴向相对的两侧。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结构2,导风板25设有通孔22,通孔22与空调器的出风口相连通,自出风口流出的气流,流向通孔22,并经导风部21进行引导,导风部21能够相对于通孔22在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之间运动,从而当导风部21处于不同的导风位置时,从通孔22流出的气流可以流向与导风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风板,设有贯穿所述导风板的通孔,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部,所述导风部连接在所述通孔周向的外侧,用于引导流向所述通孔的气流的流向,并相对于所述通孔在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导风位置和所述第二导风位置分别位于所述通孔沿所述通孔轴向相对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风板,设有贯穿所述导风板的通孔,所述导风板包括导风部,所述导风部连接在所述通孔周向的外侧,用于引导流向所述通孔的气流的流向,并相对于所述通孔在第一导风位置和第二导风位置之间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导风位置和所述第二导风位置分别位于所述通孔沿所述通孔轴向相对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与所述导风部驱动连接,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导风部相对于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导风位置和所述第二导风位置之间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部形成所述通孔的至少部分侧壁,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通孔的所述至少部分侧壁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导风部绕所述通孔的所述至少部分侧壁在所述第一导风位置和所述第二导风位置之间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部包括多个导风片,多个所述导风片沿所述通孔的周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导风片围合形成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导风片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每一所述驱动装置与相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丰李婧田志强徐超顾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