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用绝缘铜编织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91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用绝缘铜编织控制电缆,包括电缆束、铜芯、内护层、聚酯膜、填充层、绝缘层、防水层、外护套、上卡环、安装耳、安装孔、紧固螺栓、下卡环、螺纹孔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铜芯均匀分布有四个,能够降低线路损耗,填充层由非开网聚丙烯撕裂材料构成,能够有效防止电缆过热燃烧,外护套由高耐磨且耐腐蚀性强的橡胶材料制成,延长电缆使用寿命,安装孔和螺纹孔对应设置,上卡环和下卡环通过紧固螺栓呈可拆卸式连接,便于稳固安置电缆束,通孔对称设两个,便于通过通孔将带有电缆束的上卡环和下卡环固定安装在机体表面,上卡环和下卡环设置多组,方便布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用绝缘铜编织控制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用绝缘铜编织控制电缆,属于电力传输

技术介绍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计算机也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计算机通常通过电缆电线进行电力或信号的传输,所使用的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导线,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现有的电缆结构较为简单,其一、所使用电缆束的铜芯设置单个,虽然能传输电能或信号,但电缆周围易产生趋肤效应,从而加速电路损耗,其二、传统电缆内没有添加填充物,易导致电缆过热燃烧,同时电缆的耐高温及低温性较差,从而降低了电缆的实用性,其三、电缆表面的外护套采用普通橡胶材质,其耐磨性及绝缘性能较差,电缆容易发生漏电现象,导致电缆的使用寿命较短,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用绝缘铜编织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束(1)、铜芯(2)、内护层(3)、聚酯膜(4)、填充层(5)、绝缘层(6)、防水层(7)、外护套(8)、上卡环(9)、安装耳(10)、安装孔(11)、紧固螺栓(12)、下卡环(13)、螺纹孔(14)和通孔(15);所述电缆束(1)、上卡环(9)和下卡环(13)构成该电缆的主体结构,所述电缆束(1)由铜芯(2)、填充层(5)、绝缘层(6)、防水层(7)和外护套(8)组成,所述铜芯(2)位于电缆束(1)内,所述内护层(3)包裹在铜芯(2)表面,且所述内护层(3)表面包裹有聚酯膜(4),所述填充层(5)填充在电缆束(1)内部,所述绝缘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用绝缘铜编织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束(1)、铜芯(2)、内护层(3)、聚酯膜(4)、填充层(5)、绝缘层(6)、防水层(7)、外护套(8)、上卡环(9)、安装耳(10)、安装孔(11)、紧固螺栓(12)、下卡环(13)、螺纹孔(14)和通孔(15);所述电缆束(1)、上卡环(9)和下卡环(13)构成该电缆的主体结构,所述电缆束(1)由铜芯(2)、填充层(5)、绝缘层(6)、防水层(7)和外护套(8)组成,所述铜芯(2)位于电缆束(1)内,所述内护层(3)包裹在铜芯(2)表面,且所述内护层(3)表面包裹有聚酯膜(4),所述填充层(5)填充在电缆束(1)内部,所述绝缘层(6)设置在填充层(5)表面,所述防水层(7)设置在绝缘层(6)外侧面,所述外护套(8)包裹在电缆束(1)的表面,所述上卡环(9)置于电缆束(1)的上面,且所述上卡环(9)的两端设有安装耳(10),所述安装孔(11)开设在安装耳(10)表面中心处,所述紧固螺栓(12)穿过安装耳(10)的安装孔(11)进行安置,所述下卡环(13)设置在电缆束(1)的下面,所述螺纹孔(14)开设在下卡环(13)凹槽两侧的上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银丰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