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12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8-243349号,并将其记载内容通过参照编入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车辆用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向行驶用马达供给电力的车辆行驶用的电池;液状的热输送介质,该热输送介质输送从电池接受到的热;受热部,该受热部通过与电池的热交换而使热输送介质受热;以及散热器,该散热器通过与车辆外部的空气的热交换而使热输送介质散热。在该系统中,电池的热经由热输送介质传递到车辆外部的空气,由此电池被冷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1597号公报在上述的系统中,在热输送介质的导电性高的情况下,当泄漏的热输送介质与电池接触时,产生液体接界。因此,作为该对策,例如需要将在受热部流动的热交换介质的流量抑制得较少,以免产生热输送介质的泄漏。另外,作为另一例,需要在电池与受热部之间配置隔壁,以防泄漏的热输送介质沾到电池上。另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热管理系统,搭载于车辆,该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n车辆行驶用的电池(4),该电池随着充放电而发热;/n液状的热输送介质(14),该热输送介质输送从所述电池接受到的热;/n受热部(16),该受热部通过与所述电池的热交换而使所述热输送介质受热;以及/n散热器(20),该散热器通过与所述车辆的外部的空气(21)的热交换而使所述热输送介质散热,/n所述热输送介质含有液状的基材和与所述基材相溶的原硅酸酯,并且不含离子性防锈剂。/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6 JP 2018-2433491.一种车辆用热管理系统,搭载于车辆,该车辆用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车辆行驶用的电池(4),该电池随着充放电而发热;
液状的热输送介质(14),该热输送介质输送从所述电池接受到的热;
受热部(16),该受热部通过与所述电池的热交换而使所述热输送介质受热;以及
散热器(20),该散热器通过与所述车辆的外部的空气(21)的热交换而使所述热输送介质散热,
所述热输送介质含有液状的基材和与所述基材相溶的原硅酸酯,并且不含离子性防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油热交换器(22),该油热交换器通过与冷却电动发电机(2)的油(36)的热交换而使所述热输送介质受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逆变器热交换器(24),该逆变器热交换器通过与逆变器(6)的热交换而使所述热输送介质受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热部和所述散热器中的至少一方中的与所述热输送介质接触的部分由含有铝的部件构成,
所述基材包含水。
技术研发人员:布施卓哉,稻垣孝治,小早川龙太,笠松伸矢,中岛纱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