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77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维持低温耐冲击性、破坏抗压强度、柔软性之类的各种特性的同时,层间粘接性及其耐久性优异的层叠管。在具有至少两种层且该两层邻接的层叠管中,构成一层的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包含脂肪族聚酰胺、共聚聚酰胺和弹性体聚合物,所述脂肪族聚酰胺中的亚甲基数与酰胺基数之比为特定值以上,所述共聚聚酰胺具有特定的单元,所述弹性体聚合物任选含有由具有羧基和/或酸酐基的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
技术介绍
对于以面向一般产业用途的动力传导用油压管、汽车用空气制动器用等的空压管为首的汽车配管用化学溶液和/或气体输送管而言,从轻量化、作业性(组装性)的观点出发,其主要原材料逐渐从金属替换成防锈性优异且轻量的树脂。通常,作为化学溶液和/或气体输送管的材料,使用强度、韧性、耐化学药品性、柔软性等优异的聚酰胺11或聚酰胺12。另一方面,作为化学溶液和/或气体输送管用材料,有时也使用热塑性聚氨酯。它们比聚酰胺11或聚酰胺12价格低,但机械强度和耐化学药品性差。例如,聚酰胺612、聚酰胺11、聚酰胺12等长链脂肪族聚酰胺的破坏抗压强度、低温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良好,对于应力龟裂的形成具有抗性,且对于燃料、油和烃等化学品的耐性、耐水解性优异。为了将长链脂肪族聚酰胺的这些特性发挥至最大限度且降低成本,进行了各种将其与除长链脂肪族聚酰胺之外的其它廉价聚酰胺进行粘接、层叠化等的研究。例如,提出了一种空气制动器用层叠管,其具有:由聚酰胺11或聚酰胺12形成的最外层、由改性聚烯烃或聚酰胺612形成的粘接层、由高温时的弯曲弹性模量为特定值以上的耐冲击性改良聚酰胺6形成的内层;以及,由聚酰胺11或聚酰胺12形成的最外层、由改性聚烯烃或聚酰胺612形成的粘接层、由高温时的弯曲弹性模量为特定值以上的耐冲击性改良聚酰胺6或聚酰胺66形成的中间层、由改性聚烯烃或聚酰胺612形成的粘接层、由聚酰胺11或聚酰胺12形成的最内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了一种压缩空气用层叠软管,其具有由聚酰胺11、聚酰胺12、脂肪族聚酰胺、聚酰胺11/12共聚物等长链脂肪族聚酰胺形成的最外层,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由碳原子数为6以上且12以下的脂肪族二胺和碳原子数为9以上且12以下的脂肪族二羧酸形成,并且该软管以聚酰胺、耐冲击性改良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酰胺和聚酰胺弹性体的混合物作为内层,该软管具有由以改性聚烯烃或聚酰胺6/12共聚物为主体的聚酰胺共聚物形成的粘接层(参照专利文献2)。进而,提出了一种空气制动器用层叠管,其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构成,所述外层由单体单元的平均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聚酰胺形成,所述中间层由未经耐冲击性改良的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66共聚物形成,所述内层由单体单元的平均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聚酰胺形成,中间层的厚度为特定范围的比率(参照专利文献3)。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层叠管,其中,在作为外层材料而使用聚酰胺12作为单体单元的平均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聚酰胺的情况下,在由未经耐冲击性改良的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66共聚物形成的中间层之间,使用单体单元的平均碳原子数为9的聚酰胺612,从外侧朝向内侧依次配置有聚酰胺12、聚酰胺612、聚酰胺6、聚酰胺612、聚酰胺1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67000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470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0-5075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层叠管而言,不仅未公开长期接触/浸渍于燃料后、热处理后的层间粘接性(层间粘接性的耐久性),而且对于初始的层间粘接性也未公开具体的技术数据,如后所示已明确:专利文献1~3的层叠管虽然初始的层间粘接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充分的,但在长期接触/浸渍于燃料后、热处理后等,其层间粘接性的耐久性尚有改善的余地。因而,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便不使用粘接层,其层间粘接性及其耐久性也优异的层叠体。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前述问题点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具有至少两种层且该两层邻接的层叠体中,通过使构成一种层的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包含亚甲基数与酰胺基数之比为特定值以上的脂肪族聚酰胺、作为由特定单体种类形成的共聚物的聚酰胺、以及任选含有由具有羧基和/或酸酐基的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弹性体聚合物,从而能够得到即便不使用粘接层,其层间粘接性及其耐久性也优异的层叠体。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叠体,其为包含(a)层和(b)层的两层以上的层叠体,至少1组前述(a)层与前述(b)层邻接地配置,前述(a)层包含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前述(b)层包含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前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包含聚酰胺(A1)、聚酰胺(A2)和弹性体聚合物(A3),前述聚酰胺(A1)是亚甲基数与酰胺基数之比为8.0以上的脂肪族聚酰胺,且该脂肪族聚酰胺不含如下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含:由ε-己内酰胺或ε-氨基己酸衍生的单元a、以及由氨基十二烷酸或ω-月桂内酰胺衍生的单元b,前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中包含30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的前述聚酰胺(A1),前述聚酰胺(A2)为包含如下共聚物的脂肪族聚酰胺,所述共聚物包含:由ε-己内酰胺或ε-氨基己酸衍生的单元a、以及由氨基十二烷酸或ω-月桂内酰胺衍生的单元b,前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中包含10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的前述聚酰胺(A2),前述弹性体聚合物(A3)为任选含有由具有羧基和/或酸酐基的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弹性体聚合物,前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中包含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前述弹性体聚合物(A3),前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包含聚酰胺(B1)和弹性体聚合物(B2),前述聚酰胺(B1)是亚甲基数与酰胺基数之比小于8.0的脂肪族聚酰胺,前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中包含55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的前述聚酰胺(B1),前述弹性体聚合物(B2)为含有由具有羧基和/或酸酐基的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弹性体聚合物,前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中包含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前述弹性体聚合物(B2)。以下示出层叠体的优选方式。优选方式可以组合多个。[1]一种层叠体,其中,前述聚酰胺(A1)为选自由聚十一酰胺(聚酰胺11)、聚十二酰胺(聚酰胺12)、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2)、聚癸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0)、聚十二烷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2)和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均聚物、和/或、使用两种以上形成它们的原料单体而得的至少1种共聚物。[2]一种层叠体,其中,前述聚酰胺(A2)为选自聚酰胺6/12、聚酰胺6/66/12中的共聚物。[3]一种层叠体,其中,前述聚酰胺(A2)包含50质量%以上的由ε-己内酰胺或ε-氨基己酸衍生的单元a。[4]一种层叠体,其中,前述弹性体聚合物(A3)包含在前述弹性体聚合物(A3)100质量%中为60质量%以上的如下弹性体聚合物,所述弹性体聚合物含有由具有羧基和/或酸酐基的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5]一种层叠体,其中,前述聚酰胺(B1)为选自由聚己酰胺(聚酰胺6)、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6)、聚壬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9)和聚癸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0)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均聚物、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体,其为包含(a)层和(b)层的两层以上的层叠体,/n至少1组所述(a)层与所述(b)层邻接配置,/n所述(a)层包含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n所述(b)层包含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n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包含聚酰胺(A1)、聚酰胺(A2)和弹性体聚合物(A3),/n所述聚酰胺(A1)是亚甲基数与酰胺基数之比为8.0以上的脂肪族聚酰胺,且该脂肪族聚酰胺不含如下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含:由ε-己内酰胺或ε-氨基己酸衍生的单元a、以及由氨基十二烷酸或ω-月桂内酰胺衍生的单元b,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中包含30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的所述聚酰胺(A1),/n所述聚酰胺(A2)为包含如下共聚物的脂肪族聚酰胺,所述共聚物包含:由ε-己内酰胺或ε-氨基己酸衍生的单元a、以及由氨基十二烷酸或ω-月桂内酰胺衍生的单元b,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中包含10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的所述聚酰胺(A2),/n所述弹性体聚合物(A3)为任选含有由具有羧基和/或酸酐基的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弹性体聚合物,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中包含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所述弹性体聚合物(A3),/n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包含聚酰胺(B1)和弹性体聚合物(B2),/n所述聚酰胺(B1)是亚甲基数与酰胺基数之比小于8.0的脂肪族聚酰胺,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中包含55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的所述聚酰胺(B1),/n所述弹性体聚合物(B2)为含有由具有羧基和/或酸酐基的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弹性体聚合物,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中包含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所述弹性体聚合物(B2)。/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7 JP 2018-2456331.一种层叠体,其为包含(a)层和(b)层的两层以上的层叠体,
至少1组所述(a)层与所述(b)层邻接配置,
所述(a)层包含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
所述(b)层包含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
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包含聚酰胺(A1)、聚酰胺(A2)和弹性体聚合物(A3),
所述聚酰胺(A1)是亚甲基数与酰胺基数之比为8.0以上的脂肪族聚酰胺,且该脂肪族聚酰胺不含如下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含:由ε-己内酰胺或ε-氨基己酸衍生的单元a、以及由氨基十二烷酸或ω-月桂内酰胺衍生的单元b,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中包含30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的所述聚酰胺(A1),
所述聚酰胺(A2)为包含如下共聚物的脂肪族聚酰胺,所述共聚物包含:由ε-己内酰胺或ε-氨基己酸衍生的单元a、以及由氨基十二烷酸或ω-月桂内酰胺衍生的单元b,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中包含10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的所述聚酰胺(A2),
所述弹性体聚合物(A3)为任选含有由具有羧基和/或酸酐基的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弹性体聚合物,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A)中包含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所述弹性体聚合物(A3),
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包含聚酰胺(B1)和弹性体聚合物(B2),
所述聚酰胺(B1)是亚甲基数与酰胺基数之比小于8.0的脂肪族聚酰胺,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中包含55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的所述聚酰胺(B1),
所述弹性体聚合物(B2)为含有由具有羧基和/或酸酐基的不饱和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弹性体聚合物,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B)中包含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所述弹性体聚合物(B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聚酰胺(A1)为选自由聚十一酰胺(聚酰胺11)、聚十二酰胺(聚酰胺12)、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2)、聚癸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0)、聚十二烷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2)和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均聚物、和/或、使用两种以上形成它们的原料单体而得的至少1种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坪井一俊中尾祐贵子佐佐木亮辅福田竜
申请(专利权)人: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