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拉丝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52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冲击拉丝布,属于拉丝布技术领域,包括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所述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之间设有抗冲击层,所述抗冲击层表面两侧均设有涤纶连接丝,所述抗冲击层表面两侧均交织有加强层,所述抗冲击层通过涤纶连接丝与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相连接,其抗冲击层材质为锦纶纤维,是一种高强力合成纤维,强度较高,可以提高拉丝布整体的强度,抗冲击层两侧均交织有加强层,材质为碳纤维,是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的含碳量九成以上的纤维,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进一步提高了抗冲击层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拉丝布整体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拉丝布
本技术涉及拉丝布
,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拉丝布。
技术介绍
拉丝布即以涤纶织物为基布,经PVC薄膜层压复合加工而成的高气密性充气材料,因具有成本低、重量轻、强度高、便携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深受市场欢迎。专利号为CN204773897U的公布了一种双层拉丝帆布,通过在基布和涤纶连接丝之间设置一层0.1~0.2mm的粘胶层,使得涤纶连接丝与基布之间的连接强度得以加强,并且涤纶连接丝的长度限定在3~5cm之间,涤纶连接丝两端的连接强度和自身的抗断裂强度得以优化,充气后充气设施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不易发生变化。上述拉丝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上述拉丝布不具备耐冲击性,收到冲击或撕裂时容易损坏,影响拉丝布的使用质量;2、上述拉丝布功能性一般,只具备保型和内部稳定的功能,不具有阻燃性,且在使用时表层容易磨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冲击拉丝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耐冲击拉丝布,旨在提高拉丝布的抗冲击能力,同时提升拉丝布的阻燃性和耐磨性。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冲击拉丝布,包括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所述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之间设有抗冲击层,所述抗冲击层表面两侧均设有涤纶连接丝,所述抗冲击层表面两侧均交织有加强层,所述抗冲击层通过涤纶连接丝与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相连接,所述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表面靠近抗冲击层一侧均交织有阻燃层,所述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表面远离抗冲击层一侧均交织有耐磨层。可选的,所述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材质均为涤纶。可选的,所述抗冲击层材质为锦纶纤维,所述加强层材质为碳纤维。可选的,所述阻燃层材质为阻燃聚酰胺纤维,所述耐磨层材质为丙纶纤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之间设有抗冲击层,抗冲击层通过其表面两侧的涤纶连接丝与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相连接,抗冲击层材质为锦纶纤维,是由尼龙66盐和聚己内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合成纤维,是一种高强力合成纤维,强度较高,可以提高拉丝布整体的强度,抗冲击层两侧均交织有加强层,材质为碳纤维,是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的含碳量九成以上的纤维,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进一步提高了抗冲击层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拉丝布整体的抗冲击性能。2、上基体层和下基体层的表面两侧均分别交织有阻燃层和耐磨层,阻燃层材质为阻燃聚酰胺纤维,是在纤维生产过程中通过机械共混的方式加入无卤阻燃剂制成,具有很好的阻燃耐燃性能,可以提高拉丝布的整体阻燃性,拉丝布的两侧表层为耐磨层,材质为丙纶纤维,是用石油精炼的副产物丙烯为原料制得的合成纤维,丙纶的强度高,伸长大,初始模量较高,因此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在拉丝布表层可以提高拉丝布的表层耐磨性,减少磨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耐冲击拉丝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耐冲击拉丝布的上基体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基体层;2、下基体层;3、抗冲击层;4、涤纶连接丝;5、加强层;6、阻燃层;7、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耐冲击拉丝布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冲击拉丝布,包括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所述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之间设有抗冲击层3,所述抗冲击层3表面两侧均设有涤纶连接丝4,所述抗冲击层3表面两侧均交织有加强层5,所述抗冲击层3通过涤纶连接丝4与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相连接,所述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表面靠近抗冲击层3一侧均交织有阻燃层6,所述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表面远离抗冲击层3一侧均交织有耐磨层7。示例的,抗冲击层3材质为锦纶纤维,是一种高强力合成纤维,强度较高,可以提高拉丝布整体的强度,抗冲击层3两侧均交织有加强层5,材质为碳纤维,是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的含碳量九成以上的纤维,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进一步提高了抗冲击层3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拉丝布整体的抗冲击性能,阻燃层6材质为阻燃聚酰胺纤维,具有很好的阻燃耐燃性能,耐磨层7材质为丙纶纤维,是用石油精炼的副产物丙烯为原料制得的合成纤维,丙纶的强度高,伸长大,初始模量较高,因此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在拉丝布表层可以提高拉丝布的表层耐磨性,减少磨损。使用时,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之间设有抗冲击层3,抗冲击层3通过其表面两侧的涤纶连接丝4与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相连接,抗冲击层3材质为锦纶纤维,是由尼龙66盐和聚己内酰胺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合成纤维,是一种高强力合成纤维,强度较高,可以提高拉丝布整体的强度,抗冲击层3两侧均交织有加强层5,材质为碳纤维,是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的含碳量九成以上的纤维,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进一步提高了抗冲击层3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拉丝布整体的抗冲击性能,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的表面两侧均分别交织有阻燃层6和耐磨层7,阻燃层6材质为阻燃聚酰胺纤维,是在纤维生产过程中通过机械共混的方式加入无卤阻燃剂制成,具有很好的阻燃耐燃性能,可以提高拉丝布的整体阻燃性,拉丝布的两侧表层为耐磨层7,材质为丙纶纤维,是用石油精炼的副产物丙烯为原料制得的合成纤维,丙纶的强度高,伸长大,初始模量较高,因此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在拉丝布表层可以提高拉丝布的表层耐磨性,减少磨损。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耐冲击拉丝布,包括上基体层1、下基体层2、抗冲击层3、涤纶连接丝4、加强层5、阻燃层6、耐磨层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拉丝布,包括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之间设有抗冲击层(3),所述抗冲击层(3)表面两侧均设有涤纶连接丝(4),所述抗冲击层(3)表面两侧均交织有加强层(5),所述抗冲击层(3)通过涤纶连接丝(4)与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相连接,所述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表面靠近抗冲击层(3)一侧均交织有阻燃层(6),所述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表面远离抗冲击层(3)一侧均交织有耐磨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拉丝布,包括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之间设有抗冲击层(3),所述抗冲击层(3)表面两侧均设有涤纶连接丝(4),所述抗冲击层(3)表面两侧均交织有加强层(5),所述抗冲击层(3)通过涤纶连接丝(4)与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相连接,所述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表面靠近抗冲击层(3)一侧均交织有阻燃层(6),所述上基体层(1)和下基体层(2)表面远离抗冲击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建荣尤富强高吴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尤科斯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