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76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防抖结构,包括外壳和底座,外壳罩设在底座上并与底座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防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透镜支撑体、框架、侧向磁石、侧向线圈、吸磁板和多个滚珠,其中,侧向磁石设置在透镜支撑体的一侧;侧向线圈对应侧向磁石设置在框架上,以使透镜支撑体沿Z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框架上;多个滚珠设置在框架与透镜支撑体之间,以使透镜支撑体相对于框架顺利滑动;吸磁板设置在侧向线圈远离侧向磁石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摄像头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聚焦功能是通过在光轴方向上线性地使用具有透镜的透镜支撑体来调整距对象的焦距,使得在设置在透镜后端处的图像传感器(CMOS、CCD等)处生成清晰的图像。通常,在AF装置中使用滚珠或滚珠轴承来引导透镜支撑体的线性移动。滚珠分别与壳体和透镜支撑体线接触或点接触,以产生最小化的摩擦力,并且还产生由于其滚动或移动的物理行为特征,以引导托架在光轴方向(Z轴方向)上更加灵活地前后移动。但是现有的透镜在透镜支撑体相对壳体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摄像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抖结构,包括外壳和底座,外壳罩设在底座上并与底座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防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透镜支撑体、框架、侧向磁石、侧向线圈、吸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和底座(20),所述外壳(10)罩设在所述底座(20)上并与所述底座(2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防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透镜支撑体(30)、框架(40)、侧向磁石(50)、侧向线圈(60)、吸磁板(70)和多个滚珠(80),其中,/n所述侧向磁石(50)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30)的一侧;/n所述侧向线圈(60)对应所述侧向磁石(50)设置在所述框架(40)上,以使所述透镜支撑体(30)沿Z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40)上;/n多个所述滚珠(80)设置在所述框架(40)与所述透镜支撑体(30)之间,以使所述透镜支撑体(30)相对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和底座(20),所述外壳(10)罩设在所述底座(20)上并与所述底座(2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防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透镜支撑体(30)、框架(40)、侧向磁石(50)、侧向线圈(60)、吸磁板(70)和多个滚珠(80),其中,
所述侧向磁石(50)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30)的一侧;
所述侧向线圈(60)对应所述侧向磁石(50)设置在所述框架(40)上,以使所述透镜支撑体(30)沿Z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40)上;
多个所述滚珠(80)设置在所述框架(40)与所述透镜支撑体(30)之间,以使所述透镜支撑体(30)相对于所述框架(40)顺利滑动;
所述吸磁板(70)设置在所述侧向线圈(60)远离所述侧向磁石(5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磁板(70)具有中空开口(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结构还包括:
第一挡磁板(90),所述第一挡磁板(90)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撑体(30)和所述侧向磁石(50)之间;
PCB板(100),所述PCB板(100)设置在所述侧向磁石(50)与所述吸磁板(70)之间,且所述侧向线圈(60)与所述PCB板(10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对应所述侧向线圈(60)的外侧壁具有安装凹槽(41),所述侧向线圈(60)、所述PCB板(100)以及所述吸磁板(70)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结构还包括第一霍尔芯片(200),所述第一霍尔芯片(200)设置在所述PCB板(100)靠近所述吸磁板(7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霍尔芯片(200)位于所述中空开口(7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结构还包括:
接地引脚(300),所述接地引脚(300)的至少一部分嵌埋在所述底座(20)的内部,且所述接地引脚(300)的一端由所述底座(20)的外侧壁伸出;
接地引线(400),所述接地引线(400)的至少一部分嵌埋在所述底座(20)的内部,且所述接地引线(400)的一端与所述接地引脚(30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引线(400)的另一端由所述底座(20)的外侧壁伸出并与所述外壳(10)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对应所述接地引线(400)伸出所述底座(20)的部分具有抵接凸起(11),所述接地引线(400)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凸起(1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对应所述接地引脚(300)和所述接地引线(400)的连接处具有焊接开口(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的边缘具有搭接缺口(22),所述接地引线(400)的另一端由所述搭接缺口(22)伸出所述底座(20),且所述抵接凸起(11)的端部与所述搭接缺口(22)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引线(400)为多个,多个所述接地引线(400)分别与同一个所述接地引脚(300)连接,且所述接地引线(400)远离所述接地引脚(300)的一端具有多个触头(4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凸起(11)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抵接凸起(11)与多个所述接地引线(400)的所述触头(410)一一对应,不同的所述触头(410)分别与不同的所述抵接凸起(11)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的内侧壁具有导向凸起(42),所述透镜支撑体(30)伸入所述框架(40)的内部的部分具有与所述导向凸起(42)配合的限位凹槽(31),以使所述导向凸起(42)对所述透镜支撑体(30)在所述Z方向上进行导向、对所述透镜支撑体(30)在X方向和Y方向进行止挡。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减重开口(43)。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结构还包括:
多个驱动磁石(500),所述驱动磁石(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高峰王建华马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