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761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模组,包括背壳、灯板、内框、扩散板、膜片组件和中框,所述灯板和内框均固定在背壳内,所述内框设置在灯板外侧;所述扩散板设置在灯板上方,且安装在内框上;所述膜片组件叠设在扩散板上,所述中框固定在背壳上,且将扩散板和膜片组件压固在背壳内;所述灯板上设置有多个蓝光LED,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色转换膜,所述色转换膜受蓝光照射后发白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背光模组设置内框来支撑安装扩散板,使得重量较重的扩散板在背光模组稳定的安装,从而保证背光模组作为车载显示器一部分使用时能够满足车载使用环境的要求,保证背光模组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是为液晶显示器等不能自主发光的显示装置提供背光源的结构,通过背光模组提供的白光这些显示器才能显示出色彩丰富的画面。车载显示器是一种常用的显示器,由于车内颠簸的使用环境,车载显示器的各个部分必须安装的更加稳定才能保证长期使用的稳定性。为了实现局部控光,背光模组需采用直下式结构,而且光源为一个PCB板上设置多个光源形成的灯板,这样的结构导致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不容易在灯板上方稳定的安装,影响作为车载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直下式车载背光模组扩散板不容易在灯板上方稳定的安装,影响作为车载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车载背光模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模组,包括背壳、灯板、内框、扩散板、膜片组件和中框,所述灯板和内框均固定在背壳内,所述内框设置在灯板外侧;所述扩散板设置在灯板上方,且安装在内框上;所述膜片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壳(1)、灯板(2)、内框(3)、扩散板(4)、膜片组件(5)和中框(6),所述灯板(2)和内框(3)均固定在背壳(1)内,所述内框(3)设置在灯板(2)外侧;所述扩散板(4)设置在灯板(2)上方,且安装在内框(3)上;所述膜片组件(5)叠设在扩散板(4)上,所述中框(6)固定在背壳(1)上,且将扩散板(4)和膜片组件(5)压固在背壳(1)内;所述灯板(2)上设置有多个蓝光LED(21),所述膜片组件(5)包括色转换膜(51),所述色转换膜(51)受蓝光照射后发白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壳(1)、灯板(2)、内框(3)、扩散板(4)、膜片组件(5)和中框(6),所述灯板(2)和内框(3)均固定在背壳(1)内,所述内框(3)设置在灯板(2)外侧;所述扩散板(4)设置在灯板(2)上方,且安装在内框(3)上;所述膜片组件(5)叠设在扩散板(4)上,所述中框(6)固定在背壳(1)上,且将扩散板(4)和膜片组件(5)压固在背壳(1)内;所述灯板(2)上设置有多个蓝光LED(21),所述膜片组件(5)包括色转换膜(51),所述色转换膜(51)受蓝光照射后发白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壳(1)内侧设置有L形软胶垫(11),所述扩散板(4)通过L形软胶垫(11)卡固在背壳(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软胶垫(11)固定在背壳(1)内侧底部,所述内框(3)上设置有避让开口(31),所述L形软胶垫(11)穿过避让开口(31)与扩散板(4)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2)通过导热胶(22)和导电胶(23)粘接在背壳(1)内侧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载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三妹姚志图罗增昌胡志辉黄磊刘珍霞
申请(专利权)人: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