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971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及至少一监测终端,所述服务器分别连接各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用以监测设定的轨道区段是否被占用,所述轨道区段包括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电源模块、继电器、信息终端,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通过第一线缆连接第一轨道,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通过第二线缆连接第二轨道;所述继电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及所述第二线缆,所述信息终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可监测轨道是否存在分路不良,提高交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轨道监测
,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铁路存在约3.6万段分路不良区段。这种区段由于无法完成列车占用检查,会引发进路提前错误解锁,引起道岔中途转换,造成挤岔、脱线事故或列车侧面冲突等事故,给铁路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效率,已成为全路亟待解决的重大安全技术问题。所谓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就是俗称的“压不死”、“丢车”、或“白光带”,即:当列车进入某一轨道区段时,对应区段的轨道继电器却仍处在吸起状态或时吸时落状态,此时相应的信号灯和控制台上会错误的显示绿灯和白灯,表明该轨道电路已失去了对轨道区段占用状态检查的功能。当发生这样情况时,列车司机和车站调度人员就会误认为该区段内无车占用,进行行车和办理进路操作,从而造成列车冲撞、挤拈、脱轨等严重的行车事故。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轨道监测方式,以便克服现有轨道监测方式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可监测轨道是否存在分路不良,提高交通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及至少一监测终端,所述服务器分别连接各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用以监测设定的轨道区段是否被占用,所述轨道区段包括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电源模块、继电器、信息终端,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通过第一线缆连接第一轨道,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通过第二线缆连接第二轨道;所述继电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及所述第二线缆,所述信息终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在轨道区段之间没有其他连线时,有电流流过所述继电器,使继电器能通电闭合,使得信息终端不执行任何动作或能执行第一动作;在轨道区段之间存在其他连线时,使得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继电器能断开,使得信息终端能执行第二动作或不执行任何动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监测终端分别连接至少两个轨道区段,检测至少两个轨道区段是否存在其他连线,从而判断是否有车辆停放。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监测终端还包括线缆检测装置,所述线缆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接触机构、接触切换机构、电流检测电路;所述轨道接触机构在第一状态下,能连通对应轨道区段的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此时,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线缆、第二线缆及轨道接触机构应形成一完整的环路;所述轨道接触机构在第二状态下,对应轨道区段的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之间不连通;此时,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线缆、第二线缆及轨道接触机构形成断路;所述接触切换机构能调节所述轨道接触机构的状态,能将所述轨道接触机构切换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电流检测电路连接一电阻,用以检测对应环路是否存在电流,并以此判断对应环路是否存在故障;在所述轨道接触机构在第一状态下,若检测不到电流,判断第一线缆或/和第二线缆中存在断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线缆检测装置连接至少两个轨道区段,分别通过开关连接对应的轨道区段;能在不同时间分别对至少两个轨道区段进行检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切换机构包括轨道接触机构的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轨道接触机构的位置,使其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分别接触,或者不能与第一轨道或/和第二轨道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切换机构包括设置于轨道接触机构的电磁阀,通过断开和闭合使得对应环路通路或断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信息终端包括信号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可监测轨道是否存在分路不良,提高交通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使用示意图(被占用状态)。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使用示意图(未被占用状态)。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中央处理器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电源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开关信号采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指示灯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钢轨连接移频信号采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移频信号选择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数据传输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技术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中的步骤的表述只是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的实现方式不受步骤实现的顺序限制。说明书中的“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监测终端的使用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200及至少一监测终端100,所述服务器200分别连接各监测终端100。所述监测终端100用以监测设定的轨道区段300是否被占用,所述轨道区段300包括第一轨道301及第二轨道302。所述监测终端100包括电源模块101、继电器102、信息终端103,所述电源模块101的正极通过第一线缆104连接第一轨道301,所述电源模块101的负极通过第二线缆105连接第二轨道302。所述继电器10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缆104及所述第二线缆105,所述信息终端103连接所述继电器102。在轨道区段300之间没有其他连线时,有电流流过所述继电器102,使继电器102通电闭合,使得信息终端103不执行任何动作或能执行第一动作。在轨道区段300之间存在其他连线时,使得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102,继电器102断开,使得信息终端103能执行第二动作或不执行任何动作。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终端100分别连接至少两个轨道区段300,检测至少两个轨道区段300是否存在其他连线,从而判断是否有车辆停放。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终端100还包括线缆检测装置106,所述线缆检测装置106包括轨道接触机构1061、接触切换机构1062、电流检测电路10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及至少一监测终端,所述服务器分别连接各监测终端;/n所述监测终端用以监测设定的轨道区段是否被占用,所述轨道区段包括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n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电源模块、继电器、信息终端,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通过第一线缆连接第一轨道,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通过第二线缆连接第二轨道;/n所述继电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及所述第二线缆,所述信息终端连接所述继电器;/n在轨道区段之间没有其他连线时,有电流流过所述继电器,使继电器能通电闭合,使得信息终端不执行任何动作或能执行第一动作;/n在轨道区段之间存在其他连线时,使得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继电器能断开,使得信息终端能执行第二动作或不执行任何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及至少一监测终端,所述服务器分别连接各监测终端;
所述监测终端用以监测设定的轨道区段是否被占用,所述轨道区段包括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
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电源模块、继电器、信息终端,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通过第一线缆连接第一轨道,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通过第二线缆连接第二轨道;
所述继电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缆及所述第二线缆,所述信息终端连接所述继电器;
在轨道区段之间没有其他连线时,有电流流过所述继电器,使继电器能通电闭合,使得信息终端不执行任何动作或能执行第一动作;
在轨道区段之间存在其他连线时,使得没有电流流过继电器,继电器能断开,使得信息终端能执行第二动作或不执行任何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终端分别连接至少两个轨道区段,检测至少两个轨道区段是否存在其他连线,从而判断是否有车辆停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终端还包括线缆检测装置,所述线缆检测装置包括轨道接触机构、接触切换机构、电流检测电路;
所述轨道接触机构在第一状态下,能连通对应轨道区段的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此时,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线缆、第二线缆及轨道接触机构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贺兵强周鑫田刚杨忠安李克东童喆敏基胜明宋刚单德东闫富伦陈炬鑫张长生魏涛龚正王栋吴旺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海信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