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966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该便携式终端装置安装有非接触式IC卡,并利用非接触式IC卡中设置的功能,即能够隐藏与各服务相对应的数据区域(表现为如同该数据区域不存在)的功能(称为IC保密功能),隐藏数据区域,从而能够禁止访问服务所需的数据,以基于每种服务控制非接触式IC卡的禁用(锁定)。该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设置装置,可设置包括单独锁定模式的锁定模式,以实现只禁用第一应用;以及控制装置,用于禁止响应从第一应用到第一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而访问第一数据区域,并使得能够访问第二数据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处理多种服务的内置非接触式IC卡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其具有能够基于使用非接触式IC卡的每种服务来隐藏非接触式IC卡中的数据区域的功能,利用该功能能够基于每种服务限制非接触式IC卡的使用。
技术介绍
非接触式IC卡包括内置天线,利用从外部终端发射的弱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数据。相对于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由于能够不接触读取终端而进行处理,所以更适用于在例如振动大和灰尘多的环境下操作。此外,由于不需要进行插入和取出卡这些烦琐的工作,非接触式IC卡被广泛用作要求高速处理的铁路、公路等领域的预付卡。而且,将非接触式IC卡用于电子货币、员工身份卡等的情况也逐渐增多。此外,近些年,已经出现了安装有非接触式IC卡的便携式电话终端,该终端具有铁路费用支付功能(检票功能)和购物用的电子货币功能。如上所述,非接触式IC卡可以通过单个非接触式IC卡提供多种服务(例如铁路费用支付功能和电子货币功能,这些功能可以被称为多应用),各服务的数据可以在所述单个卡中进行管理。可以为各数据设置单独的访问权限,以使各服务能够相互独立地运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No.Hei-11-120264(以下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为电子货币的各用途设置有相应存储区域的IC卡。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No.Hei-9-204484(以下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在分开管理电子货币信息和购买积分信息的IC卡中,利用个人标识号验证对上述信息的使用。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No.Hei-10-340231(以下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在能够处理多种服务(功能)的IC卡中,通过对密码等的验证处理来管理各服务的数据。可以预见的是,使用安装有非接触式IC卡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将变得越来越普及。因此,在便携式电话终端丢失或被盗的情况下,便携式电话终端的安全措施将变得更加重要。在传统的安全措施中进行如下配置在用户禁用(锁定)便携式电话终端上安装的非接触式IC卡时,通过切断非接触式IC卡的外部电源(设置在便携式电话终端内部),使非接触式IC卡变为不可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非接触式IC卡的电源被切断,因此待由非接触式IC卡提供的全部服务(功能)将变为不可用(全部锁定状态)。图1示出了说明传统非接触式IC卡的锁定操作的示意图。安装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0上的非接触式IC卡12通过有线通信方式与便携式电话终端10进行通信。便携式电话终端10执行如下应用“区域0产生应用”,产生并参考非接触式IC卡12中的区域0;“区域0浏览器(viewer)”,参考区域0;“区域1产生应用”,产生并参考区域1。这里,区域0和区域1是用于存储分别对应于不同服务的数据的区域。所述“区域0产生应用”是利用存储在区域0中的数据执行服务的应用,而所述“区域1产生应用”是利用存储在区域1中的数据执行另一服务的应用。区域0读/写器20从/向非接触式IC卡中的区域0读取/写入数据,区域1读/写器22从/向非接触式IC卡中的区域1读取/写入数据。如图所示(全部锁定状态),当非接触式IC卡被设置为禁用(锁定)状态时,因为电源关闭致使非接触式IC卡中的全部功能停止,所以全部服务(应用)变为不可用。为了确保安全,可以证实的是,用户通常在携带便携式电话终端时将非接触式IC卡设置为禁用状态。这里,在目前的配置中,当非接触式IC卡被设置为禁用状态时,全部服务变为不可用。这对可用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为即使某个服务不要求禁用,在使用相关服务之前也必须通过解锁操作来进行解锁,而且必须在使用后通过锁定操作进行重新锁定。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基于为各用途(应用)设置的各存储区域来禁用(锁定)的相关内容。然而,为了提供锁定功能,必须对IC卡进行内部修改。同样,根据上述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利用个人标识号(或密码)为各服务的使用进行验证处理,如果验证成功,则相关服务均变为可用状态,而没有服务处于禁用状态。因此,上述方法作为安全措施相对薄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其具有对应于多种服务的非接触式IC卡,并且能够基于每种服务控制非接触式IC卡的禁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第一方案,便携式终端装置安装有IC卡,其中该IC卡包括由第一应用产生的第一数据区域和由第二应用产生的第二数据区域,并具有基于每一个数据区域来隐藏各数据区域的保密功能,所述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设置装置,可设置包括单独锁定模式的锁定模式,在所述单独锁定模式中,所述设置装置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一应用的禁用操作时,通过指示该IC卡对与所述第一应用相对应的第一数据区域设置所述保密功能,实现仅对所述第一应用的禁用;以及控制装置,在为所述第一数据区域设置所述保密功能而不为所述第二数据区域设置所述保密功能的情况下,用于禁止响应从所述第一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而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区域,并用于响应从所述第二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向该IC卡传送从所述第二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从而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访问所述第二数据区域。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第二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响应从参考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第三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向该IC卡传送从所述第三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并从该IC卡接收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区域不存在的响应。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第三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中,所述设置装置可设置的锁定模式还包括全部锁定模式,在所述全部锁定模式中,所述设置装置在检测到禁止对该IC卡的全部访问的操作时,通过切断该IC卡的电源,禁止使用该IC卡的全部应用,并且,所述单独锁定模式或所述全部锁定模式为可选的。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第四方案,在上述第三方案中,对于从所述第一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单独锁定模式和所述全部锁定模式之一是否被设置,并在判断所述单独锁定模式被设置且所述第一应用被设置为所述单独锁定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禁止对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访问。此外,对于从所述第二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单独锁定模式和所述全部锁定模式之一是否被设置,并在判断所述单独锁定模式被设置且所述第二应用没有被设置为所述单独锁定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向该IC卡传送从所述第二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以使得能够访问所述第二数据区域。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第五方案,在上述第三方案中,对于从参考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第三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所述控制装置判断所述单独锁定模式和所述全部锁定模式之一是否被设置,并在判断所述单独锁定模式被设置且所述第三应用没有被设置为所述单独锁定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向该IC卡传送从所述第三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并从该IC卡接收指示所述第一数据区域不存在的响应。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第六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响应对所述第一应用的删除请求,询问是否为所述第一数据区域设置所述保密功能,并在接收到指示已设置所述保密功能的响应时,所述控制装置停止对所述第一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其安装有IC卡,该IC卡包括由第一应用产生的第一数据区域和由第二应用产生的第二数据区域,并具有基于每一数据区域来隐藏各数据区域的保密功能,所述便携式终端装置包括:设置装置,可设置包括单独锁定模式的锁定模式,在所述 单独锁定模式中,所述设置装置在检测到对所述第一应用的禁用操作时,通过指示该IC卡对与所述第一应用相对应的第一数据区域设置所述保密功能,实现仅对所述第一应用的禁用;以及控制装置,在为所述第一数据区域设置所述保密功能而不为所述第二数据区 域设置所述保密功能的情况下,用于禁止响应从所述第一应用到所述第一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而访问所述第一数据区域,并用于响应从所述第二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向该IC卡传送从所述第二应用到所述第二数据区域的访问请求,从而进行控制以使得能够访问所述第二数据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津川博之保坂和郎大规拓也三城真志逢坂聪直齐藤弘子千叶芳晃古木健悦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