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牙周炎的硅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66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9
在至少3个月的时间内每天口服给药生物可利用的硅酸,例如胆碱稳定的硅酸,导致预防、抑制和/或治疗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该治疗特别适合与通过一种或多种抗菌剂和/或抗微生物剂进行适当的牙齿清洁和口腔消毒相结合,如至少一次并适当地定期进行,例如每年一次,每年两次,每年四次,甚至每两个月一次或每月一次。通过同时给药维生素、痕量元素以及通过给药益生菌,可以进一步强化治疗。这样的其他药剂可以单独地施用,但是优选地掺入生物可利用的硅酸的制剂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牙周炎的硅酸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预防、抑制和/或治疗牙周炎和/或种植体周围炎的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是牙病。牙周炎中牙周破坏由宿主对能够在牙齿上积累的病原菌反应而引发,最初引起牙龈发炎,最终导致牙周韧带和支撑骨的破坏。后者可导致牙齿松动和潜在的牙齿缺损。在种植体周围炎中,牙科种植体周围的硬组织退化,导致骨缺损和潜在的种植体缺损。两种疾病均由牙周病原体引起,并且都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包括探查深度深和出血。甚至从两者中培养出来的微生物都是相似的。在组织学和病理学上,所述疾病有所不同。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些疾病对治疗的反应并非类似。目前,没有合适的用于任何这些疾病的非侵入性治疗。为了更好的理解,现在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两种疾病。牙周炎牙周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通常导致牙齿支撑组织即牙周膜的无痛破坏。事实上,正常的牙周膜为维持牙齿的功能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它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牙龈、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在所有这四个组成部分中,胶原蛋白纤维具有重要的结构作用,因为它决定了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牙周炎涉及牙齿周围牙槽骨的逐渐损失,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松动和随后的牙齿缺损。牙周炎还增加了各种全身性疾病的风险,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和婴儿出生体重低。牙周膜的这种破坏由作为牙根和牙龈之间的孳生地的牙周袋中的微生物混合物(称为牙菌斑)以直接方式和/或间接方式引起。直接方式涉及来自致病物种的酶的作用。间接方式涉及对细菌抗原的宿主炎性反应。牙周疾病分为7个主要类别,其中的2至6被称为破坏性牙周疾病,因为这种损伤基本上是不可逆的。这七个类别是:1.牙龈炎;2.慢性牙周炎;3.侵袭性牙周炎;4.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5.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牙周炎;6.牙周膜脓肿;7.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如果口腔中最多30%的部位受到影响,则该表现被分类为“局部的”;如果超过30%,则使用术语“广泛的”。该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已经丧失从而导致“临床附着丧失”和“牙周袋”的存在的牙周胶原蛋白韧带纤维的量有关。根据美国牙周病学会,严重程度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轻度意味着1-2mm的附着丧失,中度意味着1-2mm的附着丧失,严重意味着≥5mm(0.20英寸)的附着丧失。牙周炎的发展始于牙菌斑引发的炎症。当牙菌斑或生物膜积聚在牙齿上在牙龈附近及下方时,生物膜的组成从基本上为链球菌转变到放线菌占优势的菌斑。能动菌也更常见。发生这种情况时,牙龈就会发炎。最初,这以牙龈炎的形式进行,这表示炎症局限于骨水平以上的软组织。牙龈中的炎症可长期保持在牙龈炎水平,并且不会进展为牙周炎,除非存在局部条件或广泛的宿主易感性。在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对牙菌斑积累的反应从主要由嗜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反应转变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介导的反应。临床上,牙龈呈现肿胀、发红以及流血趋势。这改变了环境,导致生物膜本身的组成发生变化。发生这种情况时,便建立了以革兰氏阴性为主的环境,同时出现了牙周病原体。这些包括伴放线放线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红色复合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福赛坦氏菌(T.Forsythia)、齿垢密螺旋体(Tdenticola)),以及在较小程度上的橙色复合细菌(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微小消化链球菌(P.micros)、中间普氏菌(P.intermedia)、变黑普氏菌(P.nigrecens)、缠结优杆菌(E.nodatum)和星群链球菌(S.constellates))。与慢性牙周炎最强的细菌关联是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关联。已经鉴定出该病原体的多种毒力因子。这使牙龈卟啉单胞菌避开了防御机制,并使牙周膜内部的炎症长存。牙周膜长时间发炎导致附着牙龈到附着牙齿的尖锐转变,同时牙周袋变深,牙齿周围的骨缺损。未经治疗的牙周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均衡地进展,但会导致功能丧失、组织破坏和牙齿缺损。牙周炎的主要治疗重点是去除菌斑和由此产生的结石(“牙垢”)。良好的卫生指导(例如经常刷牙和使用牙线)有助于防止牙菌斑积聚,但由牙医进行专业清洁是必要的,以便清除变硬的牙菌斑,即“刮牙术”是指从牙龈线上方和下方刮除牙垢,而“根面平整术”涉及在局部麻醉下去除牙根表面坚韧的牙结石和细菌沉积的特殊工具。尽管进行了这些治疗,患者仍可能保留残留的深牙周袋。目前,非侵入性治疗尚不能用于治疗结缔组织的损失,结缔组织的损失会导致残留的深牙周袋。仅施以侵入性牙龈手术来减小牙周袋深度,通常与骨或组织移植或特殊材料结合使用以进行替代或刺激骨或牙龈组织的新生长。Teughels等人,J.ofClinicalPeriodontology,40(2013),1025-1035公开了加入某些“有益”细菌的组合物以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中的细菌丛。有益细菌菌株是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根据该作者,当使用罗伊氏乳杆菌锭剂作为刮牙术和根面平整术(SPR)以及口腔卫生指导的辅助手段时,临床结果显示出对患者的临床相关的益处,因为“疾病进展风险”和“需要额外手术”的疗效指标显著更好了。作者进一步观察到,尽管最初可以通过SRP大大减少细菌丛中的病原体数量,但牙周病原体会迅速重新定殖在口腔中的已治疗的小生境中。种植体周围炎多年以来,牙科种植体已被证明是在缺失一颗或多颗牙齿时的良好替代品。尽管就种植体的存活率而言,临床成功率很高,经常报道骨整合种植体周围炎症的问题。当这种炎症过程局限于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时,就可以说成是种植体周围粘膜炎。另一方面,种植体周围炎累及种植体周围的硬组织的退化,其结果是骨缺损和牙周袋形成。这在植入种植体时观察不到,而只能在若干年后发现。种植体放置五到十年后,五分之一的患者患有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炎不仅很常见,而且是严重的并发症。种植体是昂贵的,但有可能持续患者终身。不幸的是,种植体周围炎可导致种植体及其支撑的假体崩解和早失。由于两种疾病都有许多共同特征,因此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可能与牙周炎类似。两种疾病均可以由牙周病原体引发,并且都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包括探查深度深和出血。甚至从两者中培养出来的微生物都是相似的。但是在组织学和病理学上,所述疾病有所不同。种植体周围炎的微生物比牙周炎的微生物更为多样化。从组织学上讲,种植体周围炎在牙槽嵴附近的浸润性要强得多,并且通常缺少如我们通常在牙周炎中所见的在骨上的组织保护层。但对临床医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些疾病对治疗的反应并非类似。与牙周炎一样,种植体周围炎病变对改善的口腔卫生和专业清洁反应不佳。这并不是要低估口腔卫生和专业保养对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性。但是一旦种植体周围炎发展起来,保守疗法则显得无效。使用激光或空气研磨系统对种植体周围炎进行非手术治疗显示出不良结果。评估化学疗法和机械清理术的研究显示解决程度最小。最近的尝试使用光动力疗法来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的研究也未成功。总而言之,非手术治疗尚不能预期地阻止种植体周围炎。因此,需要改进的非侵入性、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口服用于预防、抑制和/或治疗牙周炎和/或种植体周围炎的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其中,所述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是根据式(I)的硅化合物或其低聚物,/nY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05 EP 18198972.41.口服用于预防、抑制和/或治疗牙周炎和/或种植体周围炎的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其中,所述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是根据式(I)的硅化合物或其低聚物,
YxSi(OH)4-x(I)
其中:
Y可选地为取代的(C1-C4)烷基、(C2-C5)烯基、(C1-C4)烷氧基、氨基,
x为0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其中,所述硅化合物为硅酸(x=0),其中,所述硅酸优选为原硅酸和/或其低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其中,所述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用稳定剂来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其中,所述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与作为所述稳定剂的胆碱化合物一起给药,并且所述胆碱化合物选自包括胆碱、氢氧化胆碱、乙酰胆碱、甜菜碱、甘油磷酰胆碱、鞘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或其盐的组,其中,胆碱化合物的盐优选选自包括以下的组:氯化胆碱、酒石酸氢胆碱、柠檬酸二氢胆碱、2-4-二氯苯氧基乙酸胆碱(2,4D胆碱盐)、乙酸胆碱、碳酸胆碱、柠檬酸胆碱、酒石酸胆碱、乳酸胆碱、磷酸胆碱二丁酯;胆碱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胆碱二氢磷酸酯;磷酸胆碱。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其中,所述硅化合物以胶囊、片剂、液体或颗粒的形式给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其中,所述硅化合物用于通过胃肠道吸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生物可利用的硅化合物,其中,所述硅化合物以每天1mg至50mgSi的量给药,优选以每天5mg至20mgSi的量给药,例如每天以8mg至15mgSi的量给药,例如每天以10mgSi的量给药。


8.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里奥·雷米·伊冯娜·卡洛梅凯瑟琳·约瑟夫·英格丽德·苏珊妮·范·霍夫
申请(专利权)人:生物矿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比利时;B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