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936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单元和多条冷媒自循环回路,每条冷媒自循环回路包括串联的冻干板层、加热器、混液管、板层循环泵、第一温度检测件和第二温度检测件,第一温度检测件设于冻干板层的入口处,第二温度检测件设于冻干板层的出口处,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通过独立的进液管路与冷媒单元连接,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通过独立的回液管路与冷媒单元连接,进液管路上设有控温阀。本系统结构简单,温度控制精度和平温度高,每个板层有独立的冷媒循环系统,互不干涉,每张板层的温度可独立监控,适用范围广,既可减少板层间的温差带来的质量不均一,也可应对特殊的冻干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
本技术属于冻干机
,具体涉及一种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冻干机是将物品在冷冻和真空状态下进行干燥的设备,能避免制品氧化变形、变形或失去活力,复水后能够很好地保持原料中的活性物质。冻干机是主要利用升华的原理进行干燥的设备,通过将被干燥物料在低温下冻结,然后通过真空升华和解析吸附的方法,使制品的水分减少到长时间内无法维持生物学反应的水平。在此过程中需对被干燥物料进行冷冻和加热,而影响冷冻干燥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则是温度控制的精度与平稳度。现有技术中,冻干机通常有多张板层,每张板层采用分液管进液,再出液汇流,现有的冻干控温结构只能控制总的进出口温度,往往板层之间存在温度差,这给药品生产带来了质量隐患。且由于控制的是多张板层总的温度,当其中一张板层温度偏差较大时不易发现,而板层的温度均一性能往往1年才验证一次,当发现板层温度偏差较大时,由于已经生产了很多批次药品,对最终的用药者产生很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单个板层冷媒量和温度的精确和平稳控制,从而实现对各冻干板层温度的精确控制,适用范围广。一种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冷媒单元和多条冷媒自循环回路,每条冷媒自循环回路包括串联的冻干板层、加热器、混液管、板层循环泵、第一温度检测件和第二温度检测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设于冻干板层的入口处,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件设于冻干板层的出口处,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通过独立的进液管路与冷媒单元连接,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通过独立的回液管路与冷媒单元连接,所述进液管路上设有控温阀。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所述冷媒单元包括总循环管路、串联设于总循环管路上的冷媒存储箱、总循环泵、换热组件和调压阀,所述进液管路设于所述换热组件与调压阀之间的总循环管路上,所述回液管路设于所述调压阀与冷媒存储箱之间的总循环管路上。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件14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来控制加热器11和控温阀6;所述PLC控制器根据设定压力与总循环泵2出口检测到的压力来控制调压阀4。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所述总循环泵2与所述换热组件3相连的总循环管路5上设有压力检测件,所述总循环泵2出口的压力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测量。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检测件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来控制加热器和控温阀;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检测总循环泵出口压力来控制调压阀。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所述总循环泵与所述换热组件相连的总循环管路上设有压力检测件,所述总循环泵出口压力通过所述压力检测件测量。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所述冷媒存储箱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均设于冷媒存储箱的底部。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至少两条所述冷媒自循环回路的至少一部分错开设置。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所述冷媒单元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换热组件连接。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所述总循环泵为2台或多台。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所述换热组件为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1个或2个以上。上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可0~100%无极调节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1、本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中每个冻干板层有独立的冷媒循环系统,互不干涉,且能够独立监测每张冻干板层的温度,从而能实现对各冻干板层的温度独立控制,也能够提高控温的精度。本系统能够应对多种冻干需求场合,当需要各板层温度均一时,能够减少或避免板层间的温差带来的质量不均一,当面对特殊的运用场合例如连续干燥,需要不同的板层温度时,也能实现,因此该系统应用范围广。2、通过采用冷媒掺冷控温相对氟利昂蒸发制冷,更加柔和,控温精度更高,也能提高控温的平稳性。3、本系统只需要采用压缩机给存储箱中的冷媒制冷,避免制冷系统复杂及压缩机工况波动大等。且本系统更加温度,结构更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的冷媒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的冷媒自循环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冷媒存储箱;2、总循环泵;3、换热组件;4、调压阀;5、总循环管路;6、控温阀;7、进液管路;8、回液管路;9、冻干板层;10、自循环管路;11、加热器;12、混液管;13、板层循环泵;14、第一温度检测件;15、第二温度检测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多条冷媒自循环回路和冷媒单元,每条冷媒自循环回路如图2所示,包括自循环管路10,串联设于自循环管路10上的冻干板层9、加热器11、混液管12、板层循环泵13、第一温度检测件14和第二温度检测件15,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14设于冻干板层9的入口,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件15设于冻干板层9的出口,各冷媒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12通过独立的进液管路7与冷媒单元连接,各冷媒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12通过独立的回液管路8与冷媒单元连接,所述进液管路7上设有控温阀6。本方案中,第一温度检测件14用于监控冻干板层9入口的温度,第二温度检测件15用于监控冻干板层9出口的温度。冷媒单元包括总循环回路;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12通过独立的进液管路7与冷媒单元连接,指的是,各冷媒循环回路的混液管12通过不同于其他冷媒自循环回路的进液管路7与冷媒单元连接;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12通过独立的回液管路8与冷媒单元连接,指的是,各冷媒自循环回路的混液管12通过不同于其他冷媒自循环回路的回液管路8与冷媒单元连接。本方案中,各进液管路7上均设有控温阀6。由此,可以对每条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冷媒进行独立的控制,即各冻干板层9具有独立的冷媒自循环系统,互不干涉,进而实现对每张冻干板层9的温度进行独立控制,从而能够精确和平稳地控制冻干机各板层的温度。当各冻干板层9需要相同的温度时,可以避免板层间的温差带来的质量不均一;也能够适用于需要不同的板层温度的运用场合例如进行连续干燥。本技术中,所述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除了所述多条冷媒自循环回路外,可以是没有其他冷媒自循环回路,也可以是具有其他冷媒自循环回路,当具有其他冷媒自循环回路时,这些冷媒自循环回路可以与上述多条冷媒自循环回路的构成、连接关系不同。作为一个具体的案例,本实施例中冻干板层9、第二温度检测件15、加热器11、板层循环泵13、第一温度检测件14依次串联于自循环管路10上构成媒自循环回路。本技术不限于这种串联方式。当冻干板层9需要降温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单元和多条冷媒自循环回路,每条冷媒自循环回路包括串联的冻干板层(9)、加热器(11)、混液管(12)、板层循环泵(13)、第一温度检测件(14)和第二温度检测件(15),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14)设于冻干板层(9)的入口处,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件(15)设于冻干板层(9)的出口处,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12)通过独立的进液管路(7)与冷媒单元连接,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12)通过独立的回液管路(8)与冷媒单元连接,所述进液管路(7)上设有控温阀(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媒单元和多条冷媒自循环回路,每条冷媒自循环回路包括串联的冻干板层(9)、加热器(11)、混液管(12)、板层循环泵(13)、第一温度检测件(14)和第二温度检测件(15),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件(14)设于冻干板层(9)的入口处,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件(15)设于冻干板层(9)的出口处,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12)通过独立的进液管路(7)与冷媒单元连接,各冷媒自循环回路上的混液管(12)通过独立的回液管路(8)与冷媒单元连接,所述进液管路(7)上设有控温阀(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单元包括总循环管路(5)、串联设于总循环管路(5)上的冷媒存储箱(1)、总循环泵(2)、换热组件(3)和调压阀(4),所述进液管路(7)设于所述换热组件(3)与调压阀(4)之间的总循环管路(5)上,所述回液管路(8)设于所述调压阀(4)与冷媒存储箱(1)之间的总循环管路(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存储箱(1)的进液口与出液口均设于冷媒存储箱(1)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冻干机板层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跃翁宽谭亮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